共同加速产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卜羽勤 见习记者孙燕 上海报道
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开启。在对外贸易方面,开幕式上强调,中国将持续推进“市场机遇更大”的开放,积极扩大进口,实施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继续为世界创造巨大市场红利。持续推进“规则对接更好”的开放,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更多高能级开放平台,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
本届进博会超过3400家参展商和近41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今年也是西门子连续第六年参展,在此次进博会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他表示,未来,西门子将继续凭借完整的本地化价值链和全球资源,以数字化和低碳化的先进技术与实践,凝聚中国合作伙伴的生态合力,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图: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
1、打造首个数字平台互联业务服务基地
《21世纪》:在去年进博会上,西门子发布了开放式数字化商业平台Xcelerator。该平台在赋能实体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有哪些优势?目前的发展情况如何?
肖松:在数字经济时代,平台让共享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空间,更为共创共赢带来无限可能。自去年正式落地中国市场以来,平台已拥有覆盖销售与服务、联合解决方案、平台认证商家和知识生态伙伴等领域的近40家生态合作伙伴。同时,上线近20款本地开发的解决方案,包含多款 “Siemens Xcelerator as a Service”(西门子Xcelerator即服务)解决方案。今年6月,西门子数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围绕西门子Xcelerator 打造其在华首个数字平台互联业务基地。今年进博会期间,我们正式发布西门子Xcelerator生态合作伙伴“繁星计划”,旨在以此为依托,发挥平台网络效应,激发创新生态潜力,成就并赋能新一代数字化和低碳化转型服务商,共同加速产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21世纪》:从成都的第一家全球数字化灯塔工厂,到南京的全球首座数字化原生工厂,西门子围绕数字化工厂进行了哪些升级?
肖松:随着西门子在数字化层面所提供的平台和系统的成熟度不断增强,各种系统之间逐渐接近“无缝集成”,数据贯穿的程度不断提高,两家数字化样板工厂的持续优化升级,全面展现了西门子从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动工实施到生产运营全过程数字化企业解决方案。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SNC)新工厂不仅是西门子全球首座原生数字化工厂,也是运动控制领域西门子在德国之外最大的研发和制造中心。新工厂投产后,SNC的产能增加两倍。同时,研发的投入将继续加大,更快地开发出更多的适应中国市场的产品。
《21世纪》:在你看来,数字化与低碳化如何相互赋能和融合?
肖松:从传统制造业到基础设施,乃至更广阔的行业领域,数字化赋能将使众多行业加速转型升级,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低碳转型则是企业主动突破和主动创造的历史性窗口,也为数字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这些同样也是西门子在华业务重点,我们可以在中国获得更多市场机遇和空间。为此,西门子将其2030年实际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从与2019年相比减少50%提高至90%。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将至2030年投资6.5亿欧元用于去碳化,特别是借助自身科技力量。
2、数字化和低碳化“双轮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21世纪》:你如何看待当下的中国市场?
肖松:首先,中国具有成熟且高效的供应链体系。虽然全球供应链正在重塑,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依然是全球供应链的关键一环。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拥有齐全的产业体系、完备的基础设施、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具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
其次,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也是中国市场的特色。中国正着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布了一系列切实举措,包括扩大外商投资准入领域,优化外资准入规则等。这些都是中国持续深化开放的重要信号和举措,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正强有力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我们期待这些举措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落地与实施;
此外在中国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绿色化与低碳化转型不断推进。中国市场需求大,应用场景丰富,且人才储备深厚,同时,中国企业对创新技术有着积极的热情和开放的态度,这会加速创新投入转化为更多、更高质量的创新产出,从而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21世纪》:接下来西门子有哪些相应的计划?
肖松:当前,中国正积极推动产业朝着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方向发展,西门子的业务组合和战略方向与此高度契合,我们将继续以数字化和低碳化的“双轮驱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度参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成为中德、中欧乃至全球产业合作的践行者、推动者。
具体来说,将在不断增强在华创新能力,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自身、客户、供应链减碳,以及共享生态新机遇等方面继续发力。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强针对中国市场本地化的,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核心管理及研发能力,以快速、全方位地服务于中国产业,同时也面向国际市场。
(作者:卜羽勤,孙燕 编辑:陶力)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