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清华五道口刘碧波:建议发展创新中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智慧金融观察杨希 2023-11-13 14:0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

11月9日,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举办。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与创业”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助理、科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刘碧波发布了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科创金融研究中心的最新成果——《全球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报告(下称《报告》)。

刘碧波介绍,该《报告》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从政策、技术、金融三方面搭建理论框架,分析和总结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化模式。他建议发展创新中介,汇聚三种资源,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我们研究对象非常聚焦,同时目标很明确,就是认真总结和提炼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和方法。”刘碧波表示。

在论坛间隙,刘碧波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进一步谈到了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难点,金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路径、以及对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的具体建议等等。刘碧波表示,金融在科技创业创新中的作用全面而深入。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助理、科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刘碧波 受访者供图

金融如何发挥作用

刘碧波介绍,本次发布的《报告》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研究对象,以分析全球最新实践、总结先进经验、提炼有效模式为目标,从科技金融角度出发,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体来看,报告从政策、技术、金融三方面搭建理论框架,总结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和模式,并建议发展创新中介,汇聚三种资源,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促进科技创业创新。

“我们的(研究)框架也具有创新性。我们希望能够从科技金融的角度出发,去看金融如何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去推动创业、驱动发展。在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技术+金融’可以发展出新的产品、企业,乃至新的产业。”刘碧波说道。

“我觉得金融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业创新中的作用要比想象的更加全面和深入。”在谈及金融在推动科技产业发展的具体作用时,刘碧波对记者谈到了四个方面。

第一是资源配置。科技的原始创新、概念验证、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环节,都需要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以科技计划、创投资金、银行资金等形式进行投入。

第二是风险管理。技术相比一般的产品和服务不确定性更大,科技成果转化会额外涉及技术开发、转移转化等风险。如何利用保险的风险管理功能、或者资本市场的风险分散机制去解决这个问题,是金融的工作。

第三是机制设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涉及科学家、投资人、企业家等多个主体。一是技术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理念和认识上并不完全一致,二是技术交易本身存在不完全性,会降低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借鉴金融的理论和实践来进行交易和管理上的机制设计,保证各参与方能够全身心地参与科技创业,充分激发各方活力,是一个重要的探索方向。

“最后是信息反馈。科研人员和企业对待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存在不同。金融可以把市场的信号带给创新端。社会需要什么?接受什么样形态的产品和服务?信号从市场端传递到创新端,能够为创新提供参考方向、或者是发现已有技术的新应用,从而提升技术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刘碧波对记者表示。

建议构建创新中介

金融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痛点。譬如,机制如何理顺。由于科技创新项目存在一定风险,如何发现和界定风险、谁来承担风险、风险产生后如何处置和化解等等,一系列问题和机制都有待探索。又如,技术流通体系的建设。当前,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技术项目在风险处置时仍然缺乏有效的流通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发布的《报告》在宏观政策方面主要关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发展与创新,以及效果评估。具体落到地方,《报告》分析了成都的“科创通”实践以及政府作为主体引入外部资源和服务后达到的成效,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从海外经验来看,《报告》分析了以色列政府如何引导科技创新,包括政府如何引入社会资本,激励风险投资投入早期的科技创新。

谈到海外政府的经验时,刘碧波说道:“海外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具有参考价值。比如说,美国风险投资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主导作用,以色列政府引导和社会风险资本结合的比较紧密。”

刘碧波认为,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政府和社会资本的融合。政府提供政策引导和规则监管,同时提供引导和种子资金,然后利用市场化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扩大资源的供给。

刘碧波进一步谈到,当前我国的技术要素市场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也觉得,技术市场的交易机制和中介主体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关于技术交易模式,鉴于技术具有高信息不对称和高风险特征,建议以现有的市场中介为基础,在信息展示-交易撮合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一类称为‘创新中介’的市场主体,作为促进技术交易的桥梁,去生产信息和优化机制。”

刘碧波认为,适合的创新中介应当有技术加金融的复合能力,也对产业有充分的了解。在技术端,这样的中介能够识别、验证和评估技术,甚至进一步去开发技术。在产业端,它对产业需求有足够的把握。在金融端,它能够有效的衔接社会资源支持,同时以一种合适的方式获取收益,以保证商业上的可持续性。

专注一个赛道

在此次采访中,刘碧波还谈到了当前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模式。刘碧波认为,当前的金融机构都在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并推出了很多创新举措。但从风险和期限等方面来看,创投以及股权投资在早期阶段发挥核心作用。

在商业银行方面,刘碧波表示,现在商业银行探索推出科技信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创新产品,利率成本也比较低。

“其实国内的银行也有一些尝试,比如投贷联动等一些设计。这样可能在信贷端收益不高,但通过期权或者权证的形式,银行也可能获取科技企业成长的收益。这些是一些很有价值的探索。”刘碧波说道。

此外刘碧波谈到,债券市场的科创债支持的主要是成果转化后期阶段相对成熟的企业。此外还有保险产品,譬如针对首台套的责任险、科研经费损失险等。部分保险创新采用了市场化的机制,再加上政府的支持和补贴,覆盖了应用转化到原始产品这一前期阶段的风险,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其实怎么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这件事情?第一个就是政策的引导和支持;第二个是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和商业上如何形成闭环。提供资金支持,加上前面谈及的风险管理、机制设计和信息传导功能,我觉得都是金融行业的任务。”刘碧波说道。

另外,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看不懂技术”的情况普遍存在。当前,金融机构对此的探索路径不一,但补充科技人才、构建“看得懂技术”的业务能力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刘碧波也对此给出了一些中肯建议。他认为,在现阶段,金融机构还是应当适当专注,先集中一个赛道或者一个领域有发展足够的能力,再慢慢扩大范围。此外,还要注重内部和外部的结合,除了内部团队的建设,还要注重与外部专家的交流合作。

(作者:杨希 编辑:周炎炎)

杨希

记者兼研究员

记者兼研究员,联系方式:yangxi@sfc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