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国家发改委: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推动建立统一的招标投标信用评价体系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规范招标投标领域信用评价应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扎实推进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通知》要求,各省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以下简称“信用牵头部门”)、招标投标指导协调部门要推动本地区相关部门规范实施招标投标领域信用评价应用工作,深入开展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科学设置信用评价指标,客观公正评价企业信用状况。各地方不得以信用评价、信用评分等方式变相设立招标投标交易壁垒,不得对各类经营主体区别对待,不得将特定行政区域业绩、设立本地分支机构、本地缴纳税收社保等作为信用评价加分事项。各省级信用牵头部门、招标投标指导协调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立即对本地区信用评价、信用评分以及信用监管有关制度规定进行全面排查,聚焦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结果应用等关键环节,推动相关部门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修订或废止有关规定,切实为各类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建立统一的招标投标信用评价体系。
国家知识产权局: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 培育以专利为支撑的创新型经济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有关情况在京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会上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一是持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助力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顺应我国知识产权快速发展需要,加快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包括加快推进商标法新一轮修订,全面落实新修改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加快完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的修订,加快建立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二是不断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益,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梳理盘活高校、科研机构存量专利,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大力培育以专利为支撑的创新型经济、以商标为支撑的品牌经济、以地理标志为支撑的特色经济和以版权为支撑的文化产业。
三是切实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制定出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持续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效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网络,加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完善跨部门跨区域执法联动与响应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化、现代化、智能化水平。
四是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国际合作,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全国一体化知识产权数字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利企便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平台机制,筹备办好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和第九届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3国际版权论坛。加快建设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体系,健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网络,妥善应对知识产权国际争端,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地方行动
天津:发布29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举措 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11月9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旨在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包含7个方面29条举措,细化分解为138项具体任务,并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形成重点任务台账。
《若干措施》提出,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打造高效便捷暖心的政务环境,破除市场准入壁垒,落实公平竞争制度,加强信用体系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制度,将承诺和履约信息纳入信用记录;持续更新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完善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机制。深化守信激励,在市场监管领域减少对信用等级较高企业的抽查检查频次;完善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修复机制,引导民营经营主体积极改善自身信用状况。优化民间投资环境,在要素保障、手续办理等方面,对民间投资项目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做好服务,支持民营企业投标竞标,完善企业市场化重整机制。
《若干措施》提出,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引导金融机构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延期政策,扩大信用贷款发放规模,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有效落实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制度;引导商业银行接入“信易贷”、“津心融”等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全方位开展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将民营企业债券央地合作增信新模式扩大至全部符合发行条件的各类民营企业,扩大受益覆盖面;深入推广运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灵活采取“中债+银行”、“银行+政府”等方式联合增信,提高民营企业债券发行成功率。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用好各类专项资金,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完善拖欠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加大对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清理力度,强化人才和用工需求保障。
此外,《若干措施》还提出,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包括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探索建立府院联动机制下企业信用保全白名单,完善监管执法体系,探索“一业一查”,构建民营企业源头防范和治理腐败的体制机制,持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包括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支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联合上下游企业,面向重点领域,开展“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鼓励民营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投资等国家重大战略。
典型案例
湖南宁乡:新增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聚焦智能制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宁乡新增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54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小巨人”新增数量为全省县(区市)前列。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不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1)宁乡市对全市所有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深度调研,从企业发展成长性、科技创新能力、平台建设水平、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全面摸排,分级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企业库,共有100多家企业纳入后备库名单;(2)为精准赋能企业,宁乡严格对标对表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每家后备企业进行诊断,制定培育方案,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服务。如五创循环这个企业处于新能源发展风口,负责人有上市计划,宁乡就将其纳入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列入市领导重点帮扶名单等;(3)为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每个季度跟踪企业在成长性、技术创新、市场占有、品牌创建等方面实时情况,及时辅导查缺补漏,做好重点培育企业的项目申报服务,为中小企业多争取品牌荣誉。如了解到企业遇到重难点问题,及时组织企业参加“市长企业接待日”活动,面对面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
二是聚焦智能制造,推动企业转型升级:(1)2013年宁乡市在全省首创提出对企业购置先进装备进行补贴,10年来宁乡市财政累计安排智能技改资金3.08亿元,对近500家企业购置的4800多台(套)装备进行补贴,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智能制造能力。目前,宁乡共有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及项目288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13个,数量居全省前列;(2)以省长质量奖、“湖湘精品”标杆等企业品牌创建为抓手,宁乡鼓励企业专注重点领域,制定实施差异化品牌战略,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享誉度。今年已向上推荐飞翼股份、邦弗特、升华微电子等40多家次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各类品牌荣誉。
三是以问题为导向营造更优营商环境:(1)宁乡聚全市之力为企纾困解难,坚持每月开展市长企业接待日活动,两年多来,共组织市长企业接待日28次,接待企业233家,举办了“拟上市企业专场”“先进储能企业专场”“生命科学企业专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场”等系列专场,帮助解决涉扩产用地、引才用工、用电用气、本地采购等问题370多个;(2)2022年以来,宁乡市坚持常态化开展产销对接活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通过成立宁乡市、经开区、高新区产销对接服务中心,按照“龙头+专精特新+配套”,壮大龙头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的帮扶思路,采取“带配套进龙头”“产业链对接沙龙”等多种方式开展企业产销对接活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目前,产销对接活动已推动近40家配套企业与格力、星邦、楚天、彭记坊等龙头骨干企业对接,累计促成企业达成产销意向合作金额20余亿元;(3)以“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为契机,宁乡建立“一对一”帮扶联系机制,对223项涉企政策进行了汇总,编印《宁乡市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政策汇编》,方便联企干部和企业知晓政策,目前已推荐累计为企业向上争资近亿元。
(作者:申美怡,李鹏 编辑:周潇枭)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