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成都报道
有着“世界太阳能之父”之称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马丁·格林,被全球光伏从业者们视作权威。2023年,他更是多次造访中国,出席国内重要光伏会议,见证着中国光伏产业的历史发展。
“中国无疑是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领导者。”11月13日,马丁·格林在出席2023第六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大会期间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他认为,中国光伏产业已经向世界成功展示了如何快速降低光伏电池价格。
11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户用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助推我国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超5亿千瓦,稳居全球第一的位置。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马丁·格林 图片来源:新南威尔士大学官网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再次迎来了转折点:当新增装机规模屡创新高之时,技术之争、扩产迅速、产业链价格大幅波动等关键词正在加剧产业的“内卷”程度,部分光伏企业甚至走到了生存的边缘。
在马丁·格林看来,光伏产业经历过从供给短缺到过剩的历史。在产业链价格下降的过程中,它会进一步刺激行业需求并同时淘汰一部分行业中较弱的竞争者。
谈技术:看好BC技术
随着光伏产业技术由P型向N型过渡,TOPCon、HJT、BC等N型技术产品在2023年迎来了对PERC技术产品的“替代战”。与此同时,谁是下一代主流N型技术的争论,也在各N型技术路线之间愈演愈烈。
行业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此前预计,2023年N型产品的出货占比将落在25%至30%之间,较2022年的9.1%市场占比有大幅度的提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注意到,今年,以晶科能源、天合光能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亦在快速提升N型出货占比。其中,晶科能源还规划,将加速新建产能投产以及现有产能的持续提效提产,N型产能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75%。
马丁·格林是硅基光伏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也是PERC技术的奠基者。面对如今P型技术红利行至尾声时,他表示,当前正是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竞争的关键期。
马丁·格林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目前四种主流技术中,除了PERC外,就是目前已经实现商业化应用的TOPCon、正在商业化进程中的HJT,以及使用完全不同的背板结构的BC技术。“去年,全球光伏电池90%以上的市场份额为PERC电池,今年或许会下降至70%,TOPCon占据20%,剩下的10%市场由HJT和BC占据。”
今年9月份,随着隆基绿能正式官宣未来押注BC技术路线,有关BC技术与TOPCon技术谁是主流的讨论声浪,一度压过了TOPCon与HJT的争论。
“未来5年将是这几种技术相互竞争的重要时期,尤其是TOPCon、HJT和BC,没有人知道哪种技术路线会快速胜出。”但马丁·格林表示,当前,TOPCon和HJT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可长期来看,BC有可能成为赢家。“BC电池技术可以和TOPCon、HJT等其他技术组合,但哪种组合还有待观察,尚处于调研阶段。”
谈价格:还有下探空间
步入2023年,光伏产业链价格的快速下降成为行业的特点之一。截至目前,位于制造端上游的多晶硅料价格跌逾70%,下游组件的单瓦价格不断逼近1元, 并进而引发了业内新一轮的洗牌。
不可否认的是,产业链价格的降价本质上受到供需关系转化的影响。在产能快速释放的背景下,激烈的价格竞争则成为市场调节的主要手段。
不过,对于光伏产业的发展而言,降本增效是长久以来的核心主题。马丁·格林认为,未来光伏产业链成本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
“技术的创新发展,产业生产规模的继续扩大,都会推动生产成本的降低。”马丁·格林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应该看到,在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过程中,我们的光伏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谈及产能过剩时,马丁·格林表示,光伏产业经历过从供给短缺到过剩的历史。在产业链价格下降的过程中,它会进一步刺激行业需求并同时淘汰一部分行业中较弱的竞争者。“我认为大概三年之后,光伏产业会进入到无法跟上增长和需求的状态。”
“不少公司或许在目前的低价竞争中会感受到经营的压力,因此,行业整合会出现”,马丁·格林指出,光伏行业的强大参与者会有足够的实力在短期的产能过剩状态中生存下来,并迎接下一轮供应短缺的周期。
但他也进一步认为,虽然大公司生存下来的几率更大,但一些新公司如果选对了正确的技术路线也能较好地走下去。
如今,中国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一张走向世界的名片。而随着全球对光伏新能源认知的提升,中国光伏产业的海外交流、贸易将会持续深入。
马丁·格林表示,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要保持相互合作,且在未来时间里,光伏技术将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将继续在帮助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和产生巨大影响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不过,他也指出,美国、印度以及欧洲是目前除中国以外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主要参与者。“他们也有可能成为接下来光伏产业成功发展的地方。”
《能说会道》栏目,是由21世纪经济报道推出的能源领域访谈栏目。该栏目将围绕能源领域的热点话题、创新举措等方面,对话企业高管、机构投资人、专家学者,共话在“碳中和”背景下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栏目内容将在21财经APP、21能闻(21世纪经济报道旗下能源类矩阵号)等内部平台以及头条号等外部平台发布。
(作者:曹恩惠 编辑:包芳鸣)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