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刘勇:金融创新应以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为红线

智慧金融观察杨希 2023-11-14 16:3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

11月12日,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大会在京举办。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刘勇出席“数智融合 推动金融数字化高质量发展”论坛并发表主题为《互联网3.0时代的数字金融发展趋势》的演讲。

刘勇认为,当前中国已迈入互联网3.0时代。其特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3.0塑造了全新的互联网技术体系;二是互联网3.0优化了互联网发展模式和产业格局;三是互联网3.0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经济模式。他表示,随着互联网3.0政策持续发力,数字金融将驶入快车道,支付、投融资等领域的金融服务会发生显著变化。

在论坛间隙,刘勇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刘勇谈到了他对于如何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理解,也从研究者的角度对中小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提出了建议。与此同时,刘勇强调金融创新应当有底线原则,他表示,任何金融创新的都要以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为红线。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刘勇 受访者供图

迈入互联网3.0时代

在论坛上,刘勇首先回顾了金融科技的概念与演化。他表示,中国的金融科技产业当前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中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等地金融科技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金融科技融资额依然较高,同时监管进一步健全,金融科技监管领域不断细化。

刘勇认为,中国即将进入互联网3.0时代。具体而言,互联网3.0是以数字资产为核心对象的价值互联网,其核心特征是算法与资产的交互,利用算法来生成和分发数字资产,实现了资产流转趋向于“零边际成本”。

“互联网3.0借助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推动数字资产在合规前提下实现产权的确认与流转,其带来的数字产权经济将引领数字经济发展范式的演化与革新。”刘勇说道。

刘勇具体谈到了互联网3.0的三点核心价值。首先,互联网3.0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塑造了全新的互联网技术体系。其次,互联网3.0优化了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和产业格局,它采用了去中心化的方式,解决了中心平台的垄断和利益分配失衡的问题。最后,互联网3.0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经济模式。

“借助区块链,互联网3.0实现了数据的确权、交易和流转,解决了数据价值流通的问题,在这个新的经济范式中,它构建了一个数字原生的社会,形成了价值的闭环,推动了数字原生经济的发展,在数字原生社会,用户可以参与到生产、消费、再生产的过程中,创造出一个经济可自主循环的数字原生的经济市场。”刘勇说道。

互联网3.0时代下的数字金融

当互联网3.0时代来临,数字金融时代背景下,各类金融活动的业务形态也会发生显著变化。譬如数字资产交易所、数字保险、数字法币(CBDC)、跨境转接清算等等。刘勇认为,随着互联网3.0时代的到来,数字金融发展会呈现出四方面特征。

一是区块链及衍生的可信技术将成为数字资产交易的关键支撑技术。区块链技术及其衍生的隐私计算、数据要素目录共享等可信技术将成为未来数据要素确权、流通、交易的技术底座,可以保证各类数据要素的安全、唯一、不可篡改,确认数据的归属、数据的价值,实现数据要素的跨平台流动。

二是技术深度融合服务场景,多元智慧服务价值凸显。在互联网3.0的背景下,银行形态和服务模式可能迎来重大的变革,随着银行、机器人服务,以线上为核心、以融合为发展,打造无边界沉浸式体验的全渠道金融服务能力将是未来数字金融发展的主趋势。

三是拥抱虚拟数字人,迎接互联网3.0时代。伴随AIGC的赋能,数字员工将成为创新型企业的标配,无论是信息载体如何变化,数字员工可无处不在,成为众多金融机构的“数字劳动力”和个人智能投顾。

四是金融科技落地也将成为标准建设的新阶段,并进一步推动行业生态的发展。

“在数字金融时代,随着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合作创新力度的不断深化,一些新兴技术在金融业务边界模糊化、信息安全、网络安全问题也会随之暴露出来,这些需要通过标准建设进行规范,并进行行业试点,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来验证新兴技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后,对标准进行完善,才能更好地面向行业推广,未来的数字技术的创新生态也基于此逻辑迭代发展。”刘勇表示。

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创新红线

近期,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金融街论坛期间,多位嘉宾也就此发表了观点。刘勇对记者表示,金融科技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是毋庸置疑的。

“在数字经济大背景下,金融科技有效的推动了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通过科技的力量提升效率。我们从近几年金融机构的年报也充分看到了这一点,每年(对金融科技)的投入都是在增加的,今年有的金融机构投入比例达到了营收的6%,而2018年这个占比都是在1%左右。”刘勇表示。

从大的方向来看,现在全球金融竞争的焦点还是在金融科技,科技创新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仍然是大势所趋。刘勇进一步指出,新技术的推动都有其过程和规律。近几年来,监管不断完善,但仍然以包容的态度推动创新,将创新的风险降到最低。

“譬如2019年,北京市最早试行监管沙箱试点。因为金融行业特殊性,要有效地把风险降低到最低,(如果)好的话,我们再去加以推广复制。我觉得任何创新,都要有容错的机制,但是要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作为创新的红线。”刘勇说道。

此外,在此次专访中,刘勇还对记者谈到了大型金融机构与中小型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差别。刘勇总结,大型金融机构的科技能力和资金能力都比较强,所以其数字化转型特点是“以自我为主,外部合作为辅”。中小机构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相对有限,且是“以外采为主,自有做支撑”,这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成本。

刘勇认为,当前在金融机构充分竞争的大背景下,中小金融机构对数字化转型的投入仍然会逐年加大,但竞争需要有效突破和与时俱进,未来中小金融机构将进一步加深与科技公司的合作,而这对金融科技公司来说也是很好的发展机会。

(作者:杨希 编辑:李玉敏)

杨希

记者兼研究员

记者兼研究员,联系方式:yangxi@sfc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