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萨电子等半导体企业也在加速“筑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上海报道
今年三季度以来,消费电子和芯片市场需求稍现暖意,复苏拐点何时来临成为焦点。
“我们有感受到复苏信号,手机、智能家居甚至PC,现在的需求和半年前相比都有所回升,但恢复到5%、10%还是20%需要观察,整体需求好转预计要到明年下半年。”近日,瑞萨电子全球销售及市场本部副总裁赖长青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谈道。
在业界看来,下半年景气度将好于上半年,瑞萨电子等半导体企业也在加速“筑底”,面向未来市场进行布局。
11月上旬,瑞萨电子动作频频,先是发布了RA8系列MCU,该系列MCU是业界首款采用Arm® Cortex®-M85处理器的产品,可应用于工业、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智能楼宇、办公自动化、医疗、可穿戴(智能眼镜)等应用终端。随后,瑞萨电子又针对汽车领域公布了下一代片上系统(SoC)和微控制器(MCU)的路线图。
从中也能看出瑞萨电子瞄准的赛道,从产品分类看,MCU是其拳头产品,同时瑞萨电子还有MPU、SoC、模拟芯片、电源及功率半导体、无线连接和传感器等产品线。作为MCU龙头,瑞萨电子2022年全球MCU市场的份额达到了17%,居于第一阵营领跑。
从应用分类看,汽车是核心领域之一,工业、消费电子等都有覆盖。在近日的进博会上,瑞萨电子也展出了多款面向智能工业、物联网及汽车电子的解决方案。谈及市场增长点,赖长青告诉记者:“除了新能源汽车和智慧工业之外,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增长也很值得期待,可能是螺旋式、也可能是起伏式,但是整体趋势是成长的。”
近年来瑞萨电子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投资收购,来完善产品矩阵,也更加全球化、多元化。在去年低迷的周期底部,瑞萨电子也是逆势增长的半导体龙头之一,2022年其营收利润双增长。当然,来到2023年全行业增速都受到影响。
但是瑞萨电子已经抛出高增长的新目标,计划2030年销售额增长至200亿美元,成为全球前三的嵌入式半导体方案供应商,市值较2022年提升6倍。目前,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在30%左右,赖长青表示,瑞萨电子在中国将继续扎根中国、服务中国市场。
当前,半导体厂商在中国市场也面临着地缘政治的挑战,谈及美国的新规对供应链的影响,赖长青谈道:“对瑞萨电子而言影响有限,因为新规主要集中在非常先进的制程瑞萨的产品主要覆盖的汽车、工业、消费类、基础设施等应用领域,影响不大。”
明年下半年终端需求或大幅好转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今年MCU等芯片的紧缺状况基本缓解,如何看待目前的供需关系?
赖长青:前几年主要的矛盾是供应紧缺,有多方面的原因。疫情初期,行业对未来的预估和市场需求存在差别,之后,在家办公、在线上学等原因,进一步导致供需之间的脱节,造成了很大的供应问题。
疫情好转后,其实部分需求有一些透支,而此前因为供应紧张,不少客户会备更多的货,这就导致每个环节都有库存。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环境下滑,需求也有一些下跌,再加上前几年复杂的供应形势,都引发了库存问题。
但是去年下半年开始,尤其是今年以来行业对库存快速消化,并且市场的需求更加平稳,整体而言,大家对未来保持相对谨慎的乐观态度。
《21世纪》:现在三季度结束,供应链上芯片库存是否已经达到比较健康的位置?
赖长青:如果跟半年前比肯定健康很多,如果跟三年前比(有差距)。因为供需从来没有平衡过,行业又有反应的滞后期,所以导致整个供应本身没有办法做到完全的平衡,所以库存会始终存在。
目前整体行业的预测,主要还是取决于需求,业内基本认为到明年的下半年,需求会比现在要好转很多,消费类的明显复苏还需要一点时间。
《21世纪》:近年汽车市场蓬勃发展,但是今年增速有所放缓,如何看待该赛道的成长?
赖长青:对半导体产业而言,汽车业务的成长是来自于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车和传统汽车相比,所需要的芯片数量是6到8倍甚至更多。我们分析过,中低端的新能源车所需要的芯片,一辆就达到1200美元左右,高端车型甚至能达到1800美元以上。
现在中国引领新能源车市场,同时也在推动全球新能源车的格局发展。过去三年新能源汽车呈现爆炸性的成长,未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只是增幅不会那么大。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很多年新能源车的数量将继续成长,所以芯片的需求肯定也是继续成长。
《21世纪》:现在一些汽车整机厂商也布局芯片,如何看待产业链条上的竞合关系?
赖长青:有些客户是从供应安全的角度,希望自己能生产和能供应一部分核心关键的器件。行业非常大,同时变化很快,客户需要多渠道的供应,保证供应得更安全更稳妥。另一方面,技术不断变化,不管是车厂还是Tier1,任何环境里对合作的判断标准还是在于技术是否领先、产品是否可靠、供应是否能保证、服务支持是否快速高效等。
强化多架构生态深耕中国市场
《21世纪》:以竞争激烈的MCU市场为例,怎么保持核心竞争力并稳步增长?
赖长青:瑞萨做MCU的时间非常长。从最早的三菱到日立到NEC,这些都是老牌的日本公司,一直从单片机,就是从MCU起家。我们的产品品类齐全,有瑞萨自有核的MCU,同时也大力投资Arm核的MCU,还布局了开源的RISC-V架构,并且覆盖了8位、16位到32位的MCU。
很重要的是,我们持续投入MCU生态建设,和上下游,包括开发工具、代理商、软件、硬件合作伙伴高度配合。也有瑞萨供应能力的支撑,比如我们都是用双备份的生产策略来让客户消除供应的担心。
《21世纪》:在RISC-V架构上,瑞萨电子有哪些新规划?RISC-V整体生态有何进展?
赖长青:现在我们RISC-V架构主要在MPU产品上,针对马达控制等领域已经推出好几款产品,而且有些产品在中国已经开始量产。瑞萨希望更多地参与到RISC-V的生态建设中,推出更多RISC-V的产品,从MPU到MCU的研发都在持续地投入。
目前从客户的反馈看,和两三年前比需求没有那么急迫,就中国的情况来说,(MCU、MPU)RISC-V架构的增长速度可能没有以前设想的那么快,但肯定市场是继续成长的。还有很重要一个因素在于生态,MCU的系列产品中,RISC-V毕竟是一个新的产品大类,生态建设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21世纪》:在中国市场上,瑞萨电子有哪些新的布局和增长目标?
赖长青:中国一直是瑞萨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市场很大,又是一个很复杂、结构相当丰富的市场,在如此多元化的市场中瑞萨会寻求更多的突破。
瑞萨主要专注在四大市场,一是汽车,包括新能源车、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其二是工业自动化、智慧工业;第三个是基础设施,包括通信设备和信息中心的建设;第四个就是物联网,IOT的各种智能终端,手机等。在这些领域中,中国都是非常大的市场,而且也会继续成长。很多中国客户也逐渐在全球市场中赢得更多市场份额和更为重要的市场地位,所以我们会继续加大投入,支持客户及产业的发展。
(作者:倪雨晴 编辑:骆一帆)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