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自贸区联动发展研讨会在汉举行:首次发布沿江自贸区两大报告,共议联动创新发展举措

21看湖北王雪 2023-11-26 18:3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雪 实习生王忆 武汉报道

11月24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办,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21世纪经济研究院华中分院承办的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主题为“加强沿江自贸试验区联动,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大会现场正式成立了长江经济带自贸研究智库联盟,发布了《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产业政策十周年分析报告》(以下简称《产业报告》)、《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十周年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制度报告》)等创新成果。 

此外,多位专家共议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加强联动发展的举措。湖北省商务厅副厅长陈华荣建议,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可以从加强制度创新联动、加强产业协同联动、加强开放平台联动等三方面共推改革、共享发展、共促合作。

发布两大报告 

长江经济带自贸研究智库联盟(以下简称“智库联盟”)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南京大学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合牵头成立,成员包括云南、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安徽、上海、江苏和浙江等沿江9个省(市)及21世纪经济研究院华中分院等11个自贸研究智库。

智库联盟旨在提供高质量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创新方案,搭建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协同合作机制平台。对于智库联盟未来的发展路径,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侯俊军指出,智库联盟应设计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共性制度,不仅要鼓励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产业报告》《制度报告》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对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的情况进行全面对比梳理的两大报告。其中,《产业报告》指出,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针对第二产业发布的政策数量高于全国自贸试验区平均水平,特别是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

《产业报告》数据显示,十年间,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共出台190项政策,占全国自贸试验区产业政策数量的47%。“企业”“给予”“奖励”和“支持”是产业政策中的共同高频词,反映出对企业的“资金支持”是最常用的政策工具。通过试点各项产业政策,长江自贸试验区在推动科技创新、引进与培养人才、加速产业集群发展及优化政府市场边界等四个方面为地区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制度报告》重点围绕十年来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建设中的制度创新成果进行总结盘点,剖析各自贸区制度创新特征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展望未来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方向。

《制度报告》数据显示,十年间,全国自贸试验区共形成了302项在国家层面集中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全国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占全国的比重超过七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部部长、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院长钱学锋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在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格局中,长江经济带自贸区数量更多、层级更丰富、结构更合理,同时,长江沿岸涉及的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也更加庞大。因此,探讨长江经济带自贸区制度建设及产业发展成果将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共议联动发展  

会上,多位专家指出,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发展取得一定成果,但面对新发展格局,沿江各自贸试验区应联动发展,释放巨大的能量。

中国自贸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孙欣元指出,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整体联动发展机制尚未形成,可以从六方面发力。分别是:形成沿江省市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体制机制;由“极”到“带”,推进自贸区“共性+差异化”改革探索和制度创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领域、新渠道;坚持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数字化转型;构建统一大市场和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等。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姜玉梅认为,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应积极推动形成长江流域大通关体制,共同探索一站式通关监管服务模式,简化通关程序,提升沿江自贸试验区辐射外围及港口体系的整体航运能力;还应推进长江经济带金融一体化改革,搭建沿江金融交流合作平台,完善沿江金融信息共享、金融监管合作和金融债券司法保护机制。

具体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钱学锋表示,长江经济带各自贸区可以围绕着产业链进行系统配套,依托各自资源禀赋,在产业链中找准定位。换言之,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应该作为一个整体,各自贸试验区之间应形成合理有序的梯度分工,承接产业的不同环节,进而形成联动效应,加快发展效率,共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

“当然,此种分工不是单纯依靠市场行为,需要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自贸试验区之间在招商引资、信息平台等方面形成联动,减少各自为政和彼此竞争带来的‘内耗’,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进行深入规划。”钱学锋进一步表示。

此外,面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也应承担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罗雨泽认为,“先行先试”始终是自贸试验区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宗旨,要为我国参与规则重构搭建压力测试的平台,更好地发挥在经济发展中的压舱石作用,在全国一盘棋、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牵引作用。

南开大学中国自贸试验区中心主任佟家栋表示,自贸试验区在对外开放方面还需进行多方面创新。例如,加强对国外企业的“吸盘效应”、对标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尝试零关税、零补贴、零非关税壁垒等。

(作者:王雪 编辑:王峰)

王雪

21记者

关注华中区域、新能源、科技等条线新闻,欢迎交流。微信:wx01159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