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婺城这对夫妻用心呵护乡村文化之花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3-11-26 21:25

农历十月初十是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蒋堂镇的传统物资交流大会,这一天街道上人头攒动,绕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蒋堂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大门挡住了集市的喧闹,这里有结伴来书屋写作业的学生、与孩子一起打球的家长……对村民们来说,这里满足了他们的文娱需求,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让心灵栖息的港湾。

蒋堂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也叫蒋堂书香文化礼堂,前身是“蒋堂文化大院”,2011年由陈纪祥与张红娟夫妇创建。在2020年的升级改造后,蒋堂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引进更多服务项目,常年免费向社会开放,陈纪祥与张红娟夫妇做着文化管理员的工作,一心扑在乡村文化服务事业中,为村民们带来多样的文化体验。

乡村“悦读吧”给孩子们充电

将蒋堂书香文化礼堂里的农家书屋建设成乡村版“悦读吧”是陈纪祥的目标,如今这里环境整洁、图书丰富、设施齐全,与城市里的“悦读吧”别无二致。据陈纪祥介绍,每到下午放学或是周末,书屋里就十分热闹,许多孩子来这里读书、做作业。

殷诗琪在蒋堂镇中心小学读五年级,她几乎每天放学后都会和弟弟来书屋。“我很喜欢来这里看书,如果看书看累了,还可以在边上的健身房里打乒乓球、踩动感单车。”这个位于学校附近的书屋满足了殷诗琪的需求,她可以在完成作业后,自由地阅读与运动。

舒适的阅读环境需要维护,张红娟就是那个维护者,“我以前喜欢穿裙子,现在都不穿了,因为要在口袋里放书屋的钥匙”。张红娟负责接待读者、打扫卫生、整理图书等工作,“我们说是周二闭馆,但其实也没关过门,大家有需要,只要在院子里喊一声,我都是有求必应”。

为了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陈纪祥对接“婺语倾城”全民阅读推广项目,在文化礼堂举办阅读分享会,他说:“我从事乡村文化工作的初衷,就是想打造一个‘充电站’,为大家提供汲取知识与能量的场所。阅读分享会让孩子们读深、读透一本书,反响很不错,希望以后有更多领读人来书屋带孩子们读书。”

将文体活动送到村民身边

“我之前去杭州考察参观,发现引进社会资源是聚人气、兴文化的有效尝试,所以我也在做这方面的对接。”“以文养文”是陈纪祥最常说的话,也是他一直在践行的事。今年6月,陈纪祥在原本的练舞房里引进跆拳道培训班,“这块场地既可以作为孩子们固定的培训场所,空闲时间依旧可以用于舞蹈排练,活动多了,礼堂就热闹了”。

(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张红娟热爱文艺与体育,是蒋堂老年大学文艺队骨干,她在2022年成为蒋堂镇老年人体育协会秘书长后,积极组织文体活动,“平时有体育培训,我就代表镇上去学,练好后回来再教给大家”。张红娟是蒋堂镇老年体协微信群的群主,平时培训与排练的消息都由她通知,“运动还是要有个伴,带动周边的人把氛围营造好了,大家都能玩得开心”。

蒋堂镇的“家庭春晚”曾经火爆一时,陈纪祥带领家人开办文艺晚会,吸引了不少家庭到文化礼堂的舞台上展现风采。“今年的‘春晚’肯定是要组织的,而且不仅要让蒋堂人来演,我还打算联系别的乡镇的‘文艺轻骑兵’,给大家带来更精彩丰富的演出。”陈纪祥说。

以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自学美术与魔术表演、从事电影放映宣传、开办影像摄制室……文艺是陈纪祥一直以来的爱好,他建设蒋堂书香文化礼堂,将爱好做成事业,惠及周边村民。现在他担任婺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探索文艺家与乡村文化礼堂的互动方式,希望通过“文艺乡建”将文化艺术的力量辐射到更多乡镇。

“民间艺术大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协会把民间艺术家们聚到一起,开展下乡采风活动,既能把文化活动带到村里,又能在一次次亮相中进步。比如现在协会有一支文艺志愿小分队,他们去村里办节目,与当地爱好文艺的村民交流,让村民在文艺活动中收获参与感。”陈纪祥说。

这3年来,陈纪祥对接蒋堂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学任务,不仅在本镇,他还到塔石乡、莘畈乡等20多个农村文化礼堂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应用等知识普及课。现在他着手整合民间文化资源,吸纳更多的民间艺术家,“我们鼓励艺术家们在乡镇创建工作室,将文艺创作与农业产品相结合,做出既好看又能拓展农产品市场的作品”。

(文/摄 郑宇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