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12-05 05:00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明确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会议指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会议要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快调整完善国内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促进内外贸标准衔接、检验认证衔接、监管衔接,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要聚焦企业需求和市场反馈及时优化政策,切实打通阻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堵点,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要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落实好相关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共同促进内外贸高质量发展。

内外贸的差异源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初,规定了外贸企业没有内贸经营权以及内贸企业不能经营外贸,从而隔离了国内与国际两个不同市场。在中国入世后,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按照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与此同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这种背景下,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要求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高水平衔接,降低企业市场转换的制度成本,提高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促进内贸和外贸、进口和出口协调发展。2022年12月,商务部等14部门公布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地区名单。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经济体,市场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处于一个渐进式的完善过程中,尤其是国内收入差距较大,大量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仍待进一步提振,因此,国内市场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等要求相比发达国家水平较低,会出现同样的一件商品外销和内销的生产标准差距较大的现象。这种差异性导致很多外贸企业转内销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与此同时,专门满足国内消费市场的企业,要想走出去则会遇到制造、服务、贸易规则等内外标准不一致的挑战。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就是要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之间的阻隔,这也是制度型开放的目标之一,即国内国际的制造、服务、制度、规则等标准趋于一致,既有利于中国制造和服务“走出去”,促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也有利于将国外商品和服务“引进来”。只有消除内外两个市场之间商品贸易流通的障碍,才能促进中国经济更好地融入全球化当中。

首先,会议提出“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意味着中国国内产品标准必须与全球标准看齐,这将倒逼企业提高中国产品的质量,自觉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进程,促进企业从成本竞争转向重视创新、质量等,增强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出口商品转内贸以及扩大进口等供给侧高质量发展能够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升级的趋势,有利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其次,经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得到提升,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推动企业走出去进行对外投资和贸易,壮大以我为主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以及贸易网络。西方经济体的一些企业正面临成本提升以及全球购买力下降的双面夹击,在此背景下,我国通过制度建设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从而使得中国企业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