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8高端访谈|专访能链碳中和事业部总经理翟宇博:“能源大脑”提供减污降碳解决方案,上半年实现碳减排146.3万吨

21低碳李德尚玉,实习生王悦阳 2023-12-13 21:3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王悦阳 阿联酋迪拜报道

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期间,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能源基金会等联合主办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环境、气候、经济效益多赢”的中国角主题边会在COP28现场举办。能链碳中和事业部总经理翟宇博作为典型行业企业减污降碳实践代表,向与会者分享了能链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创新解决方案和两大实践案例。

(能链碳中和事业部总经理翟宇博)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在创造经济价值之余,对于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企融合的步伐,加强全球各国在社企融合方面的协同合作,12月8日,能链智电与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国民促会”)在COP28上面向全社会发出“社企融合在中东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倡议”。

在发布会上,能链智电发布了中国在碳普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2023碳普惠发展白皮书》。据悉,这是中国乃至全球首部以产业参与及用户行为分析为主的碳普惠领域白皮书,详细介绍了中国碳普惠的发展背景、碳普惠减排项目与减排场景、平台机制分析、用户行为分析、交易模式及应用。

COP28大会期间,翟宇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与以往相比,能链更加深入地参与进了COP28之中。作为典型行业企业,能链将通过子公司能链智电继续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企业兑现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和采取的切实行动,分享中国企业气候与环境协同保护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与经验。

将中国企业实践经验推广到中东

《21世纪》:你是第几次参加COP?在今年COP28上能链智电带来了哪些新产品和新技术?你参与了COP28的哪些会议和活动?

翟宇博:今年是我们第三次受邀参与COP,今年的主题是“共同落实”,实际上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也在践行着这一主题。

能链智电在位于迪拜商会中国创新中心的专题展厅正式开幕,现场展示多款创新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包括自主研发的充电机器人、获德国TüV莱茵认证的NaaS AC Wallbox、大功率超级充电桩、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等,探索交通能源零碳路径。同时,能链受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邀约,参与“面向碳中和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话活动。我们参与COP28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主题边会,能链智电联合中国国际组织民间合作促进会、碳中和50人论坛及10家国内行业头部企业,发布行业首份《2023碳普惠发展白皮书》,并主办“新能源浪潮下中国市场机遇与实践经验”专题论坛,联合阿里巴巴集团主办“低碳视角下的数字产业和人工智能”边会,分享来自企业的绿色低碳实践。

可以说,与以往相比,我们更加深入地参与进了COP28之中,未来,我们将与各方一起,为《巴黎协定》中的主要目标——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

《21世纪》:据了解,在此次COP28期间,能链智电联合中国民促会发布“社企融合在中东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倡议”。该倡议目前是否有行动落地?未来将会从哪些方面推进该倡议落实?

翟宇博:能链智电与中国民促会联合发布“社企融合在中东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倡议”,双方希望借此将来自中国企业的实践经验与中国非政府组织的优势,推广到中东地区,加速实现传统企业和社会企业的互利共赢,共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上贡献己力。

根据倡议内容,能链智电将承诺做到:主导制定中东社企融合定期交流机制,为中东企业的社企融合提供智力支持;以发展中东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注重通过合作、最佳实践分享和技术援助等开展能力建设;并借助能链智电自身实践经验,为企业和机构提供碳中和解决方案,为中东企业提供更多的减排选择,帮助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21世纪》:你在12月8日的会议上还发布了《2023碳普惠发展白皮书》,该白皮书的发布对于全球可持续发展将带来怎样的贡献?

翟宇博:12月8日,能链智电在COP28上,面向全球发布《2023碳普惠发展白皮书》。这是中国乃至全球首部以产业参与及用户行为分析为主的碳普惠领域白皮书,由能链智电、碳中和50人论坛、成都“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武汉“武碳江湖”平台、SGS、阿里云、极氪汽车等10家单位联合编写。

在我国,通过多方努力,碳普惠机制建设已从社会呼吁、城市实践上升为国家和地方生态保护的整体布局。根据白皮书,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和“1+N”顶层文件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企业通过建设自有的碳普惠平台和应用,或与各类互联网平台联合发起绿色营销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激励形式来鼓励和引导用户形成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的价值观和习惯。能链智电期待将这些成功的实践经验复制到中东地区,从而推进中东地区碳普惠制度的建立,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上半年实现碳减排146.3万吨

《21世纪》:COP28召开前夕,能链与迪拜商会签署可再生能源合作协议。目前,能链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产业领域有哪些新产品和新技术?

翟宇博:11月2日,能链与迪拜商会中国创新中心(CIC)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加强双方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产业的人才和技术交流,帮助阿联酋可再生能源和绿色产业发展。在合作备忘录中,双方强调了多项共同目标:通过促进研究和加强中阿贸易联系,支持阿联酋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国和阿联酋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人才和研究交流;提供政策见解和建议,以加强阿联酋在采用绿色技术方面的决策等。

在源头绿色化方面,能链智电可为充电场站提供清洁能源电力交易。2022年能链智电交易清洁能源(光伏、风电、水电)电量3.93亿千瓦时,占电力交易总购电量高达89.52%。采购清洁电力帮助减排二氧化碳30.91万吨。在场站绿色化方面,能链智电通过在充电场站建筑屋顶上安装分布式光伏,并配套储能设施,实现清洁能源的自发自用,帮助运营商利用光伏电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改善能源供给结构的同时有效降低场站的购电成本。在绿色化使用方面,能链智电率先在行业建立充电碳账户功能,开发推广碳普惠创新机制,激励用户参与碳减排,推动绿色低碳交通出行。截至2022年底,使用碳账户用户数量已达46.3万。

得益于能链智电在技术、产品与服务等维度的全面创新,截至2023年上半年,能链智电实现碳减排146.3万吨,相较于2022年上半年70.04万吨,提升了109%。通过源头绿色化、场站绿色化和使用绿色化,能链智电正持续助力碳减排。

能源转型要坚持“先立后破”

《21世纪》:能链对于从能源领域帮助企业减污降碳,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有哪些具体案例?对于未来能源低碳转型有哪些期许和展望?

翟宇博:为解决能源行业的高能耗、高排放和供需不匹配等问题,能链的数字化“能源大脑”创新项目基于数据基础和技术能力,对能源行业的经营、交易和宏观调度进行综合优化,提高了交通能源网络的稳定性和效率。“能源大脑”不仅为能源行业提供了减污降碳的解决方案,还为实现环境、气候、经济效益的多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能源大脑”创新项目的实践案例之一,是能链在浙江安吉的绿色低碳综合供能项目。浙江安吉通过与能链合作,打造全球领先的重卡“光储充换”一体站样板工程,借助“能源大脑”实现光伏发电、储能、充电和换电等多种能源形式的智能化综合应用,推动了交通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432.8万千瓦时,每年节约标准煤1358.9吨,碳减排约3580.5吨。

我们认为,能源转型要坚持“先立后破”,以能链与皖能合作的综合能源港项目为例,该项目位于安徽合肥,单站投资达1.03亿元,占地面积11698平方米,是安徽首座、全国领先的“油气电氢服”一体化综合能源港,借助“能源大脑”技术创新,实现站内微能网与电网的双向互动,对“源网荷储”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与传统加油站相比,综合能源港每年单站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6647吨,折合标煤约6658吨,相当于减少7230辆油车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作为典型行业企业,能链将继续致力于提升全球交通能源网络的稳定性和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和跨行业合作,为实现环境、气候、经济效益的多赢贡献力量;同时,能链将继续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企业兑现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和采取的切实行动,分享中国企业气候与环境协同保护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与经验。全球能源企业界应共同关注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携手应对挑战,共创美好未来。

(作者:李德尚玉,实习生王悦阳 编辑:陈洁)

李德尚玉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