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晓莉,宋彦辰,华沅,蒋冬英,何帆,郭于玮,鲁政委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释放了重要的政策信号。
一是明确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要求“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突出。
二是强化政策协同,突出系统性思维。稳增长方面要求“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防风险方面要求“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
三是回应社会关切,注重经济社会发展“软指标”。会议要求“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将稳预期作为“三稳”之首,更加注重“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之间的关系。
四是做足政策准备,确保最终效果。会议要求“在政策储备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就具体政策部署而言,新提法颇多。
宏观政策方面,一是加强政策工具创新。扩大抵押品范围、一级交易商扩容、通过SPV对更多领域提供流动性支持等都是货币政策可能创新的范畴。二是引导价格预期,维持信用平稳增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三是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或将继续健全地方税体系,完善转移支付。
扩大内需方面,一是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可能的措施包括,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相配合的税收优惠、设备更新再贷款扩容等。二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
创新政策方面,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防风险方面,一是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二是会议提出,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这表明经济大省或需在引领发展、转移支付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区域政策方面,一是要把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二是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中西部等内陆地区在国家产业链供应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或迎来更优发展机遇。
事件:
2023年12月12日,根据新华社消息[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点评:
一、形势判断与工作思路
对于当前形势,会议指出:“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其中,有利条件包括“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等,体现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挑战包括“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在这一背景下,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工作的思路,释放出四项重要信号。
第一,明确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要求“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明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使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突出,经济工作的责任进一步压实。
第二,强化政策协同,突出系统性思维。稳增长方面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防风险方面要求“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
第三,回应社会关切,注重经济社会发展“软指标”。会议要求“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相较于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的表述发生变化,“稳预期”被列为新的“三稳”之首。会议提出“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更加注重“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之间的关系。2023年以来,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回落,居民收入增速较去年有所恢复,但消费者预期指数仍低位徘徊,对居民消费意愿与企业投资意愿均形成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逆周期政策的效果。因此,政策更加注重稳定预期,以顺畅传递政策精神、切实兑现政策效果。
第四,做足政策准备,确保最终效果。会议指出,“在政策储备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2023年第四季度特别国债发行并预留部分于2024年使用,体现出政策的“提前量”。为稳定开年经济增长,进一步打好提前量,岁末年初或有更多稳增长政策出台。会议强调,“要不折不扣抓落实,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在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下,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望顺利实现。
下文将介绍会议具体的政策部署。
二、宏观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保持一致,要求“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会议要求“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加强政策工具创新”为本次会议新提法。
对于货币政策,本次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要“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从总量政策来看,本次会议要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可能通过降息、降准、降低存量资产的利率水平来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降低、补充流动性;同时,本次会议“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的表述,相较于“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的表述有所调整。这主要是由于2023年物价中枢较低,将社融、货币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挂钩,能够起到引导通胀预期的作用。若2024年经济增长和CPI水平预期目标分别为5%左右和3%左右,这意味着,2024年社融、M2将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速。从结构性货币政策来看,本次会议着重强调了做好五篇大文章对应领域的金融支持,要求“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预计央行将继续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上述领域的信贷投放。对于汇率,本次会议继续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方面,除了化解隐债的应急流动性工具之外,货币政策工具箱还可以考虑从三个方向进行充实:一是扩大抵押品范围。2023年下半年逆回购未到期余额和MLF余额均创历史新高,所需抵押品的规模随之扩大。二是扩大流动性支持范围,如将一级交易商范围扩容,使更多非银和中小银行可以参与,以减少流动性分层。三是通过SPV等形式进行流动性支持,除了化解隐债的流动性工具之外,应对房企信用风险事件的流动性工具也可纳入考虑。
对于财政政策,本次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会议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严控一般性支出”。财政支出将更加强调对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的保障,以及民生相关领域的支出,例如增发1万亿元特别国债主要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同时,会议重申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在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方面,会议提出“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2],根据专项债项目储备情况,2024年专项债作资本金领域可能新增供气、供热两个领域至15个,相关项目区县一级也有储备,更好发挥专项债撬动投资的作用。在减税降费方面,“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目前,相关的减税政策包括:将制造业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分别提高至100%、扩大研发费用归集范围、允许企业自主选择按半年或者前三季度提前享受加计扣除优惠等。
本次会议专门强调了“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会议要求“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未来,除了宏观经济政策之外,行业监管、环保等非经济性政策也需要进行一致性评估,聚焦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使政策效果得以充分发挥。
三、扩大内需: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
第一,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配套政策支持值得期待。会议提出:“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其中,“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是新提法。以下措施有助于加快设备更新步伐。一是可以扩大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类别,与降低能耗、排放等有关的固定资产或将是新的扩围方向。目前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类型主要围绕技术更新,包括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制造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新购进的固定资产,以及所有行业企业购置的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3]二是设备更新再贷款政策或将扩容。2022年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政策支持领域为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实训基地、充电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等10个领域。这也是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运用的体现。由此,未来该项政策工具或将以功能为导向,扩围至更多领域的设备更新改造项目。三是设备更新再贷款配套政策或与财政贴息政策进行配合。“贴息+再贷款”合力将加大政策的支持及调控力度,这与此次会议提出的“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的政策基调相符。
第二,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效应,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会议提出:“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培育发展新动能。完善投融资机制,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一是提出政府投资重点支持领域,未来将围绕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培育发展新动能等重点方面进行布局。这意味着财政支出结构或将提高科技支出、基建类支出、节能环保支出等支出比例。二是强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未来PPP项目应聚焦使用者付费方式,防范增加政府隐性债务。2023年1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也可作为此次会议提出的PPP新机制的具体政策指引。《指导意见》提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应聚焦使用者付费项目,明确收费渠道和方式,项目经营收入能够覆盖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具备一定投资回报,不因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额外新增地方财政未来支出责任。”由此,未来的PPP项目将更加注重项目本身资金平衡的能力,在更为透明的监管政策及运行机制下进行。
第三,培育消费新增长点。会议指出,“要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2023年1月至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6.9%,服务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长19.0%,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累计同比贡献率约为83.2%,疫情后消费修复势头良好。值得注意的是,社零增速中枢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商品和服务消费的剪刀差依然较大,居民消费结构仍有进一步升级的空间,2024年要推动消费持续扩大。
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居民服务消费占比相对较低,疫情前服务消费约占居民消费支出的53%左右,疫情影响下进一步回落;相比之下,美国服务消费占比高达65%,日韩占比分别为59%和58%。尽管2023年居民消费总量有所修复,但消费结构仍有疫情的疤痕效应。例如,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在疫情前整体呈现上行趋势,2019年占比11.7%,疫情期间大幅下降,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占比10.7%,仍未修复至疫情前水平。因此会议要求,“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新型消费中,会议提出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和国货“潮品”等,指示文体娱乐等服务消费有望成为明年消费主线,此外含有科技文化元素的商品也会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可以考虑适当放松音乐、影视、游戏、动漫等文娱产业的限制措施,以促进文体娱乐消费。传统消费中,会议提及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在节能低碳的背景下,传统消费品升级换代、以旧换新亦将释放消费动能。
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消费持续扩大,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其中包括有效需求不足以及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畅通经济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4]。根据统计局标准计算,我国约有4亿中等收入群体。通过稳定就业机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可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畅通国内大循环存在的堵点,进一步扩大内需。
四、创新政策: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率较低,对产业创新带动的能力有待提升。一方面,截至2022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21.2万件,位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2022年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 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其中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远低于同期美国的50%。其中,我国在基础研究、“可改变游戏规则”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前沿技术还有提升空间。据此,会议强调“完善新型举国体制”以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会议强调加强“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量子”、“生物科学”和“绿色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从重点支持的领域看,根据科技部2022年6月29日发布的《科技部关于举办2022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的通知》,其公开海选重点领域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未来网络与通信、生物技术、新材料、绿色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以及交叉学科等可能产生重大颠覆性突破的技术领域。这些领域与会议强调的重点支持领域高度重合,表明“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是我国科技创新重点领域所在。
会议强调,“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研究活动类型看,我国研究和试验发展中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其中基础研究是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应用研究是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在我国研发支出结构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占比较低,2022年二者分别占我国研发支出总值的6.6%和11.3%,低于试验发展的82.1%。从创新活动主体看,2022年我国企业研发支出占全国研发支出总值的比重为77.6%,同期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占比分别为12.4%和7.8%,企业是我国创新活动的主体。为此,会议强调,“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强化对企业创新活动的风险投资资金支持。
五、对外开放:培育外贸新动能
会议强调,“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2023年1-11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96万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传统货物贸易回稳向好基础有待巩固。其中,2023年1-9月,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占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比重的5.5%,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贸易新业态已成为我国外贸重要增长点。同时,2023年1-9月服务进出口总额48180.7亿元,同比增长7.7%,表现显著好于货物贸易。由此,在海外货物需求下行之际,我国需重点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以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会议强调,“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自2021年9月和11月正式申请加入CPTPP和DEAP以来,我国已在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主动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2023年6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以下称“《措施》”),提出率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北京等具备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措施》对标了CPTPP规则,聚焦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商务人员临时入境、数字贸易、营商环境、风险防控等6个方面。在此基础上,2023年12月7日,国务院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以下称“《方案》”),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打造制度型开放示范区。《方案》聚焦服务贸易扩大开放、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并率先实施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以对接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
会议强调,“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堵点”。签证限制和国际航班数量不足是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和旅游的堵点之一,据此我国通过对部分国家实施免签政策和增加航班数量来疏通这一堵点。继2023年7月26日我国宣布恢复对新加坡免签入境政策后,我国自2023年12月1日起实施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六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15天免签政策。同时,我国加快恢复和增加国际航班,国际航班月执行架次由2023年1月的4451架次不断上行至2023年10月的33447架次,随后小幅回落至2023年11月的32045架次。
六、改革政策: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步伐将加快。会议提出:“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这也是对2023年12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的具体阐述。
第一,强调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可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要素市场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改革主线。其中,要素市场包括土地和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和数据市场、能源市场以及生态环境市场。
第二,“谋划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是新提法。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一直是财政工作的主线之一,但此次提出了“新一轮”,意味着在当前财政运行体制下,财政改革的步伐或将加快。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这或将是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的主线。第一,优化税制结构,坚持以共享税为主体的收入划分制度。这就意味着基本税制要保持稳定,一方面需要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即提高所得税和财产税比重,或将通过增值税等间接税的调整和优化,财产税相关税种的开征等方式实现。另一方面要健全地方税体系,地方税源需要具备一定的地域性和稳定性,需要寻找财产税、资源税等适合作为地方税源的主体税种。第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或将体现为中央层面资源调配力度的加大。第三,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一方面此次会议提出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也是现代预算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仍要加大教育、科技、就业、社保、卫生等重点领域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在预算收入绩效管理、支出标准、预算执行管理及预算公开透明度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探索和完善。第四,增强财政可持续性能力,这将涉及政府债务的统一合并监管,同时,县区财政的平稳运行也是防范风险的重要目标。[5]
七、防风险政策:统筹化解风险
防范化解风险需要系统性思维。会议提出:“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统筹化解风险是新提法,表明化解风险需要具有系统性思维。土地收入是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城投平台是中小金融机构资产投放的重要领域,因此,房地产领域风险、地方债务风险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之间关联密切,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化解房地产风险的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其对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的影响。这意味着未来的化解风险相关政策需要更谨慎,这也与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先立后破”相呼应。对于房地产市场,需要通过保障房等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作为“立”,同时化解部分房企过度负债过度扩张的问题。对于政府投融资机制以及融资平台风险的化解,需要新的政府投融资机制以及财力补充作为地方政府财力的“立”,同时继续强化政府债务监管,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第二,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可考虑围绕房地产预售制度改革、房地产风险化解等方面进行制度完善。根据兴业研究公司固定收益部2023年11月30日发布的《预售制:香港地区经验与内地镜鉴详解》报告,我们可以借鉴中国香港地区的预售制经验。在预售制度改革方面,一是可考虑引入独立第三方,形成多方制衡的资金监管机制。二是制定明确的追责、追偿制度,同时要求预售资金监管账户必须开立在开发贷款银行,开发贷款银行需审核并担保开发商具有确保项目完工的能力。三是强化信息公示、持续信息披露要求,特别是加强对关联风险的防范。在房地产风险化解方面,一是加大需求端政策托底力度;二是适度优化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三是研究部署全国及地方预售资金监管制度。[6]
第三,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或将加大在债务额度、转移支付等方面的区域调控。会议提出:“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从债务风险化解来看,由于区域间政府债务风险差异较大,限额内剩余额度空间与化债需求并不一致,因此区域间的额度统筹或仍是化债方式之一,如2023年第四季度特殊再融资额度的区域重新分配。从财力分配来看,在化债压力较大的地区,也是政府财力相对较弱的区域。部分地区的财政在短期内或需要中央通过转移支付进行支持,而经济大省是财政收入的重要贡献主体。
八、区域政策:城乡融合,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第一,会议指出:“要把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至2022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53.1%提升至65.2%,其中,根据我们2023年12月8日发布的报告《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解读政治局会议》,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在年龄上呈现倒U分布,15-39岁高达72%,而50-59岁回落至不足60%,因此进城务工人口的老龄化与返乡倾向,将对农村及就近地区的就业和配套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愈加紧迫。一方面,会议指出要“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通过持续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促进城市资源要素有序向乡村流动,包括深化户籍制度与农业土地制度改革、强化农村普惠金融覆盖深度等,增长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另一方面,会议指出要“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根据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县域是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单元,将严控人口流失县城过度建设,而大城市周边、或具有资源交通等优势等人口条件和产业基础较好的县城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与政策扶持,以稳定扩大就业岗位、提升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配套能力。
第二,会议指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城市更新”于2019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主要包括城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等“三区一村”的更新改造。根据住建部2023年7月发布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我国将在设区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坚持“城市体检先行”,把体检发现的问题短板作为更新的重点,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包括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内涝治理、燃气管道改造、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同时,这也需要完善存量土地盘活制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创新市场化投融资等的支撑。
第三,会议指出:“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尊重自然、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的战略导向,随着2022年我国首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正式印发和省级规划陆续获批实施,以保护优先、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全面划定“三区三线”(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未来各地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需要坚持“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新路子,严格限制生态敏感地区的开发建设。
第四,会议指出:“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国家战略腹地”,表明国家对中西部等内陆地区在国家产业链供应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或迎来更优发展机遇。
近年来,受东部沿海地区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一带一路”陆海联动持续改善内陆地区区位条件、国际环节不确定性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重大生产力格局不断变化,制造业出现国内国际“双转移”趋势,如钢铁石化等行业大型生产基地沿海布局、一般性制造业自东向西转移、消费品轻工业“走出去”等。同时,2023年3月,工信部提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产能储备和备份”,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进一步加强,如重庆2023年9月发布《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便提出要“对接实施好国家产业链关键环节产能储备和备份部署,积极承接重大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转移”。
第五,会议指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国在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是推动中国是现代化的有机组成和重要任务, 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明确将建设海洋强省(区)作为发展定位。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突出,2022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9.5万亿元,较2012年近乎翻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三次产业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4.6%、36.5%和58.9%,其中海洋油气业、船舶工业、工程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矿业等海洋传统产业保持了较快发展,海洋电力业、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水淡化等新兴产业规模尚小但增势较好。
注:
[1]资料来源:新华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2023/12/12[2023/12/12],http://www.xinhuanet.com/2023-12/12/c_1130022917.htm
[2] 21世纪经济报道,4000亿专项债资金或将作此用途,2023/10/12[2023/12/12],https://mp.weixin.qq.com/s/4vmDYkh_aJWYcL1eVROS8Q
[3] 资料来源:国税局网站,《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要点》(2022-03-30)【2023-12-12】,https://guizhou.chinatax.gov.cn/xwzx/zxfb/202203/t20220330_73188033.html
[4] 资料来源:国家信息中心,《“十四五”期间中等收入群体发展研究》,(2021/12/13)[2023/12/12],https://www.ndrc.gov.cn/wsdwhfz/202112/t20211213_1307494.html。
[5] 参考文献:编写组,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22:258-266.
[6] 资料来源:陈姝婷,鲁政委,兴业研究APP,《预售制:香港地区经验与内地镜鉴详解》(2022-08-28)【2023-12-12】,https://open.weixin.qq.com/connect/oauth2/authorize?appid=wxf7eeddbe7ba26a5c&redirect_uri=https%3A%2F%2Fapp.cibresearch.com%2FshareUrl%3Fname%3D000000008210896f0182e35450ae2976&response_type=code&scope=snsapi_base&state=STATE&connect_redirect=1#wechat_redirect
特别提示
本报告内容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或估值分析,不属于证券报告,也不构成对投资人的建议。
(作者:鲁政委 )
声明:本文由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平台入驻机构(自媒体)发布,不代表21财经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