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田玉龙: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共建合作创新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丁莉 广州报道
2023-12-18 20:19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

12月18日,2023广州国际创新节在广州市天河区拉开序幕。开幕式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工业互联网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田玉龙表示,本届活动聚焦“开放融合 数智领航”,主题鲜明,有助于各界交流思想、碰撞智慧,分享前沿创强理念,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而赋能产业技术发展。

今年相继召开的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2023广州国际创新节正是在此背景下落地。

田玉龙认为,这将促进各界力量汇聚广州,有助于全国科技创新产业高地加大开放、深度融合、数字引领产业创新,以此加快科技创新驱动新型工业化,并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田玉龙进一步分享了三点认识和看法。他提出,要继续发力科技创新,这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变革加速,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正处于转换发展理念、调整发展方式、重构竞争优势的关键节点。特别是以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了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业态,为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关键支撑,也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驱动力和强大技术保障。

“科技支撑作用逐步显现,我们正在走出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新模式。”田玉龙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融入千行百业,依托我国工业体系全、品种多、规模大、场景丰富的优势,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带动了工业芯片、智能终端等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已突破1.2万亿元。

二是制造业企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全产业链竞争力的领先企业;三是培育形成开放包容、协同高效的产业服务生态。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及其服务体系逐步建成,装备制造业数字供应链平台汇聚了超30万家企业、190多万名工程师、近2亿种工业基础产品,形成了完备的装备制造业供需生态,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合作中心等生态平台也不断完善,人才培育和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田玉龙的第二点看法是,“继续发力产业创新”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升级、产业转型的深度融合正在成为科技创新驱动新型工业化的突破口和产业创新的试验田。但相关工作涉及技术、产业、管理、人才、政策等方面,整体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

一方面,这需要加强我国产业创新的支撑基础,尤其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供需对接,以及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重大领域、重点行业和区域集群的创新能力,培育企业家和工匠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要更加关注产业创新的体系化,在重点行业和区域要建立健全整体推进、协同发展、合作创新的运行机制和工作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

最后,田玉龙提出,要继续发力合作创新,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探索广东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广东高度重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制造业当家”,深入实施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广州市也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通过“四化”专项赋能行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而天河作为科技创新强区,聚力发展现代都市工业,发挥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新高地。

“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广东已经走在全国前列。”田玉龙表示,接下来,要继续加强政府和企业产学研合作、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创新机制体制,支持跨行业、跨区域、跨企业的联合体,加强产业创新生态的共建。

在政府层面,各级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要素投入,前瞻性培育新赛道、新产业,加快先进制造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园、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

在企业层面,要进一步吸收新技术和新业态,聚焦通用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领域,加强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的交流合作,推动产业集群创新。在高校、科研力量层面,要进一步立足实验室工程中心,积极提供创新成果,强化政产学研高度协同,提升技术创新、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国内外合作水平,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四链”深度融合发展生态。

在国际合作方面,应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产业、数字经济、文化创新创意产业等方面加强创新合作与交流。

田玉龙希望,接下来能够以国际创新节为契机,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目标,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引领产业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丁莉 编辑:喻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