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2024年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到突出位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 12月17日至18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梳理总结2023年发展改革工作,安排部署2024年发展改革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2024年要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和政策预研储备,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强化政策统筹协调。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到更加突出位置,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用好各类资金加强项目建设,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做好能耗双控工作,加快推动节能改造,扩大可再生能源消费。
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到更加突出位置
会议指出,2024年要进一步加强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和政策预研储备,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强化政策统筹协调,加强评估和督导。
1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发布会上表示,随着经济动能持续恢复、各项政策接续推出、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有条件、有能力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圆满完成2023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2024年要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要加强形势分析和政策研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同时为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备足政策工具。
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5.2%,为完成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打下较好基础。由于去年四季度基数较低,同时稳增长政策加力效果显现,10、11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速有所回升,不少机构预判我国2023年全年经济增速在5.2%左右。
展望2024年,有建议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也有建议设定在4.5%左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建议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因为综合考虑2020年到2023年四年时间,四年平均增速在4.7%左右,2024年定在5%左右要高于前四年平均增速,且更加接近5%-5.5%的经济潜在增速。
会议指出,进一步发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导向作用,切实推动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有效落地。结合中期评估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实,研究提出“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编制实施好年度计划,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年度重点工作。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到更加突出位置,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着力解决城市发展中最迫切最突出的安全韧性问题。
12月13日,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表示,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我国有14多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城镇人口超过欧洲的总人口,我国消费和投资潜力巨大。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会释放巨大的社会需求——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5.2%,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17.5个百分点,弥补这一差距也会释放巨大需求。
推进新型城镇化并释放相关需求,是当前扩内需政策可重点发力的领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当前我国吃穿等日用基本消费已经趋于稳定,消费增长更多是由社保、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娱乐、金融服务、交通通讯等发展型消费在拉动。发展型消费较多采用集体消费或公共服务的方式,与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直接相关。城市居民经常感受到三座大山的压力:教育、医疗、住房,其实近2亿外出进城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压力更大。以近2亿进城农民工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扩大内需的作用非常大。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激发经济活力
会议指出,进一步用好各类资金加强项目建设,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力提效用好2023年增发1万亿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府投资,支持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区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安全能力建设等领域。更大力度激发民间投资,建立重点产业常态化项目推送机制,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实施,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推动消费持续扩大,培育更多消费新业态新热点。
2023年年初赤字率定为3%,新增地方专项债3.8万亿元。10月下旬,中央财政决定在四季度增发万亿国债,赤字率从3%提高到3.8%,赤字规模从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12月中旬,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开表示下达了增发国债第一批项目清单。这意味着,增发万亿国债将更多作用于2024年经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2024年积极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稳健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部分市场机构预计,2024年赤字率会略高于3%,地方专项债规模也会略有提高在4万亿元左右。
会议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持续激发经济发展动力活力。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各类所有制企业协同发展,聚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改革攻坚。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产业布局,实施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抓好招商引资领域突出问题整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营造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从个案和整体上协调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持续推进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落地见效,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3年前11个月,我国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下降5.2%。2023年前10个月,我国吸引外资规模同比下降9.4%。从国际机构展望来看,2024年全球经济和贸易整体上不如疫情之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2024年如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为外界所关注。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要巩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信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发挥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优势,支持外资企业继续“在中国、为世界”,深度参与国际大循环。2024年要更大力度吸引外资。一是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结合高水平经贸协议谈判,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开放,努力破除影响外资准入的隐性壁垒,保障内外资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二是积极回应外资企业诉求,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促进公平竞争,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三是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在近期宣布的单方面免签政策、互免签证安排、加快恢复国际航班等基础上,切实打通堵点,提升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便利化水平。
(作者:周潇枭 编辑:张星)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