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很多小微企业的经营业态是独特的,现有的线上通用贷款产品体系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融资需求。”民生银行小微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宏图在12月15日举办的该行“小微金融15周年服务升级发布会”上直言。
许宏图举例,在大连众多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他们想获得贷款支持,但流水不够,缺乏抵押物;河南的中药商户,他们希望获得更大金额的季节性贷款;而安徽黄山的民宿经营者,他们希望翻修改造,需要的是更长期限的贷款。“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
事实上,经过十年快速发展,我国普惠金融已硕果累累,但进步却无止境。据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研究统计,我国普惠金融服务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部分指标已居于中高收入经济体的前列。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9.2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4万亿元。近五年的年均增速约25%,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贷款客户数4260.5万户,较年初增加372.8万户。其中,数字化技术进步,对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效率功不可没。
许宏图表示,民生银行在年初的“民生进万企”走访调研中发现,在数字小微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衍生了很多新的痛点。例如,数字化金融服务的流程往往是标准化的,而且更多是以已经产生的数据为参考,但小微企业是千业百态,往往更需要“雪中送炭”,即数据不好的时候更需要金融机构的帮扶。在他看来,数字化手段无疑是高效的,但差异化的服务和产品设计,再加上专属人工团队的“面对面服务”,可以更好地回应小微企业的需求痛点,实现数字与温度的相辅相成。
那么,民生银行如何推动普惠金融再上新台阶?此次小微金融服务升级又有哪些亮点?发布会结束后,21世纪经济报道对许宏图进行了专访。
许宏图
差异化金融服务更有“温度”
《21世纪》: 小微企业的数目是海量的,差异化的服务和产品设计在实操层面如何落地?服务质量和效率又如何兼顾?
许宏图:小微企业不仅数目是海量,经营模式更是千业百态。一方面,部分小微企业的流水信息和税务信息不足,如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减免税政策,纳税信息不能完整反映小微企业经营情况,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结构也不一样,不能用一个标准把大家“框”起来。例如,民宿经营者申请贷款可能是用于固定资产投入,往往需要中长期贷款;再如,贸易型企业往往需要季节性备货,相比期限而言更在意额度的大小。
那么,如何为海量且千业百态的小微企业提供更精细化的金融服务?一个可行的思路是,为特定经营场景的小微企业打造差异化定制方案,配套场景化的结算服务以及专属权益。
具体来看,银行可以利用网点和人员优势,深入小微客群所在区域、实地调研,了解行业特点和场景特性,精准设计方案,让定制方案更加“合身”;不拿抵押物去框定客户,不拿产品去选择客户,而是了解客户所需,个性化满足,让定制融资更加“合适”;将便捷的“线上”流程,和专业的“线下”团队充分融合,让定制服务更加“合意”。
按照这一思路,我们此次发布了小微金融四项金融服务升级内容之一——“蜂巢计划”,用量身打造的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给小微企业带来一种“家”的感觉。蜜蜂最勤劳,小微企业最勤勉。用“蜂巢计划”命名,以此向小微企业致敬。同时,发挥民生银行小微专属服务团队的专业优势,他们一方面会深入市场、园区和商圈及细分行业去了解小微企业的真实需求和痛点,另一方面会加强与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的沟通工作,从而更好地了解某一行业和某一场景下的小微企业经营特点。
人工团队的专业性往往是数字化手段不可取代的,数字化则是辅助提高流程效率的手段。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小微金融服务变得更加精细化,也更有人文关怀的温度。
《21世纪》:小微企业既担心贷款难、贷款贵,又顾虑在关键节点被抽贷、断贷,如何让他们拥有更大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许宏图:在线上贷款的专项调研中,我们发现,有39%的小微企业曾经申请过线上贷款,但接近半数没有获批;成功获批的企业当中,有41%表示贷款额度不够;更有部分企业反映,线上贷款结清后,续贷不稳定,担心续贷审批被拒、续贷额度变小。
要增加小微企业的获得感和安全感,还是要回到数字化与温度相辅相成的话题。过去很多数字化信贷产品都是标准化的,小微企业的几项核心指标达到条件才会批贷,没达到可能就直接拒绝。其实可以考虑在数字化的标准服务流程上再增加一些人性化的安排,一方面产品和服务设计可以更加灵活,另一方面可以发挥线下团队的力量,通过上门了解实际情况,增加双方协商的空间。
例如,小微企业难免会因为疏忽错过还款日,也可能突然遇到回款困难,导致产生一些非主观因素的逾期;对此,数字化信贷产品可以设置还款宽限期,不要一逾期就直接上征信,影响企业后续融资,要避免偶然事件变成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再如,企业遇到短期困难时,例如政策或外部环境突然发生变化,可以联系银行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在还款意愿依然强烈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协商变更还款方式等,帮助企业快速渡过难关。总的来说,银行不应该轻易放弃一家小微企业,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尽可能地拉一把。
我们此次进行了小微金融的四项服务升级,其中第二项是“民生惠”,这款全线上信用贷款产品主打“主动授信+有温度服务”,就是按照上述思路去设计的。我们依托大数据智能决策技术,将企业主动纳入贷款邀约名单并提前准备好贷款额度,变“企业找贷款”为“贷款找客户”。对于这些小微企业,我们在额度的稳定性、还款方式的灵活性、无还本续贷的便捷性等方面都会给予更多的倾斜。同时,民生银行的老客户也会优先进入贷款邀约名单,享受更高的额度、更长的期限和更优惠的利率;此外,老客户推荐的小微企业也可以进入邀约名单,银企合作“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如何让小微企业“省钱又省心”?
《21世纪》:小微企业主常常需要同时处理个人和企业的资金,如何从产品设计上更好地适应他们的需求?
许宏图:小微企业对银行的线上服务的需求往往是独特的。小微企业老板的个人身份和企业身份经常交叉在一起,常常需要同时处理个人和企业的资金;老板时常奔波在外,无法稳坐电脑前处理银行业务;小微企业缺乏专业的财富团队,通常无法办理像保函、银承这类的复杂业务。
小微企业有自己的交易习惯和交易特点,有很多共性也有差异化的需求,而且小微企业是海量的,因此有必要为小微企业打造一个专属App,既能洞察小微企业在金融服务上的专属需求,又能洞察小微企业在非金融增值服务和生态上的需求。同时,既可以办理个人业务,也可以办理企业业务,小微企业主无论是处理个人资产相关业务还是企业经营相关事务,都可以在这里“一站式”完成,既无需切换,又一目了然。
去年1月,我们推出了民生小微App,这是目前业内唯一用“小微”来命名的App。本次小微金融服务升级的第三项就是推出App的3.0版本,定位是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小微企业的专属口袋银行”。所谓“专属”,意味着银行需要付出更多的资源去保障服务质量,小微企业无论是贷款申请、提款还是用款等都可以在同一个App里完成。我们还要把它变成小微企业专属的的财务助手、信贷专员和和服务专员。除了把老板常用的账务管理和审批功能整合到App中的待办菜单,我们还力推全线上信用贷款的快速审批模式,从App上申请到放款只要几分钟,同时增加了一键“联系客户经理”功能,方便客户联系最近的客户经理提供线下和咨询服务。
《21世纪》:服务小微企业既要“融资”也要“融智”,民生银行在为小微企业经营能力赋能方面有何洞见?
许宏图: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小微企业有1/4的时间在处理各种人事、财务等经营上的杂务,普遍缺乏数字化管理工具,人工处理效率低、差错多,甚至成为企业规模扩大、持续增长的关键制约,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引入各类软件和财务系统工具,小微企业主常常又不知道怎么选、怎么用,并且花费不少成本。
我们理解,每位小微企业主都在想方设法把生意做好,同时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如果一家银行的综合化服务能够解决企业老板,以及财务、人事、业务员等不同岗位、不同角色的痛点,让他们从日常繁琐的杂务中解放出来,帮助企业更好地“省钱”,更好地“挣钱”,就能更好地为小微企业的经营能力赋能。换个角度来讲,如果我们能够通过综合化服务让小微企业主更加专注于主责主业,也是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因此,我们推出了小微金融四项金融服务升级的第四项——“民生e家”,即围绕中小微企业“人事、财务、经营”三大领域,为企业提供考勤、薪资代发、员工福利、财务记账、发票、费控报销、快递物流等方面的数字化管理工具,也提供零售商超、药店等行业的数字化经营工具,同时,融合了银行账户和资金管理能力、支付宝等快捷支付账户管理能力,提供金融和非金融融合能力,助力小微企业降本增效,提升业务经营能力。
另外,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小微企业的经营模式和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通过我们小微团队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小微企业需求变化的持续跟踪与研究,我们也会不断调整我们的产品设计和服务流程,与时俱进,努力与小微企业的心声同频共振。
15年的坚持与探索
《21世纪》:当前,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有很多,无论是国有大行还是城商行、农商行,都非常重视,民生银行有何特色?
许宏图:以数字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除了运用技术改善企业金融服务外,中小微企业同样需要的是金融的长久陪伴与共同成长。民生银行的一大特色是拥有一支近5000人的小微专属服务团队,15年来我们都坚持打造这样一支专业化的线下队伍,即使线上化已经成为普惠金融的主流,我们也从来没有动摇过。
这支队伍平均从业年限近8年,他们可以深入市场、园区和商圈,贴近客户,与小微企业面对面,去深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经营上的难点、堵点和痛点。他们的一线反馈可以指导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设计,从而更精准地匹配小微企业的需求;在小微企业遇到困难时他们可以上门去了解实际情况,协商如何用变通的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我理解,在数字化时代,民生银行要追求的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数字与温度的相辅相成。数字化能力必然是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但业务人员可以提供更专业、更有温度的专属服务。
站在更高的层面来讲,不久前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五篇大文章”,这五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比如数字金融和普惠金融,必然要深度融合发展。同时,会议也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这也提醒金融机构要更多地对小微企业“雪中送炭”,并且人文的温度和差异化的帮扶也同样重要。
(作者:唐婧 编辑:曾芳)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