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为农业现代化增添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12-21 05:00

12月19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

农业向现代化产业的持续转型升级,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核心在于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与改革系统集成的双轮驱动作用,发展乡村新质生产力,同步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发挥农村改革的牵引作用,实施双轮驱动可更好地激活农村“沉睡”资产,改善要素禀赋条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要素基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更好地解决农村资源碎片化等问题,例如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推进的“小田变大田”工作,一方面推动进一步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基础地力,另一方面为适度规模经营、吸引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代经营方式提供基础要素禀赋条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同时,结合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战略,各地进一步探索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强村公司等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探索农村共同富裕新机制,将老年人口从土地与生产中解放出来,释放要素改革活力,拓宽现代乡村产业发展空间。此外,农村物流、信息化、数字化等其他要素条件优化和新型要素的进入与创设,有利于增加改革系统集成与科技创新引领的双轮驱动作用,促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大重点的协同融合,促进乡村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乡村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升级。

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实施双轮驱动可促进乡村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把农业建成现代化产业。首先是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与支撑。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现代农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社会化服务业等有力支撑。因而,建设农业强国,将激发农业对于工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有效需求,形成良性互动。其次,从中远期来看,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将推动拓展延伸农业产业链供应链,提升韧性和安全水平,进而形成基于现代化大农业的农工业互补协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再次,借助于新科技与改革创新,数据资产、碳汇等新型资产与要素在乡村的创设与积累,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寓于其中,进而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双轮驱动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等建构性中观制度创新与机制设计。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需要与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等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其中重要的结合机制在于把握住能够有效结合顶层设计(宏观)与基层探索(微观)的中观制度创新,展开结合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建构性机制设计。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县域是强化双轮驱动的重要载体,也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精髓所在。第一,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而有机结合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基本路径,也是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第二,县域是改革系统集成的重要载体,是乡村振兴体系化的重要集成中枢。抓住县域牛鼻子,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可以更好地产生协同效应,亦可以更有效地推动工农业良性互动,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第三,统筹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个重点,实施“千万工程”,也是县域发展新动能、新空间所在,是从基层探索和地方发展层面将建设农业强国与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