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
如果回到2023年年初,机构或许会更慎重的出炉年度策略。
2023年,A股行情从受追捧的大消费开始,到大爆发的AI,再到四月崛起的“中特估”,但到了下半年,由TMT领头大回调,直到四季度TMT的再度崛起,同时伴随着北证50指数“一骑绝尘”。
在一个并非典型下跌市里,2023年公募基金再度跑输市场,延续了2022年表现。
投资人的拷问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部分基金遭遇用脚投票,反而加剧了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压力;公开喊多的资本市场研究人士与机构从业者渐多,在市场端尚未引发正向反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值此背景,盘点今年主动权益公募基金的投资路线,看看它们如何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
误判
当站在2023年年底,回头看时,市场发现年初机构和专家们出现集体误判。
比如,有不少人好奇,为什么中金公司对2023年经济的十大预测,全部失败?
比如中金年初预判与股市密切相关的几项:美国衰退压力加大,中国有望在2023年实现全球率先复苏;A股和港股2023年有望实现明显正收益,港股阶段性跑赢A股;国内通胀或面临阶段性压力;房价局部面临上行压力;泛消费行业可能是2023年重要的超额收益领域;互联网和医药行业有望在2023年迎来反转;A股和港股资金面整体好转,海外资金逐步回流……
遗憾的是,这些预判全不中。
事实上,不仅中金,回头看看各大券商对2023年经济和A股投资的预测,也集体翻车。
2022年底,券商研报普遍认为,当时A股市场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水平,2023年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机构关注的投资主线是消费、高端制造、新能源、医药等。
比如,招商证券预测,从资金供给端看,随着市场企稳,2023年公募基金发行有望回暖,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双降将引导外资回流;个人养老金政策落地会带来新的增量流动性。
又比如兴业证券建议,2023年在行业配置上,沿着以军工、储能、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强者恒强”与信创、医药等“底部反转”两条主线布局。临近年底回头看,其中对新能源、医药、军工等属于错判了。
2023年年初,上证指数从3089点出发,截至2023年12月20日(下同)收于2902点,下跌6.06%。
主要股指来看,年内沪深300下跌14.83%,创业板指下跌23.18%,香港恒生指数下跌16.01%。
而去年底券商集体看好的几大领域,在2023年下跌较大,比如电力设备下跌32.47%,商贸零售下跌31.16%,房地产下跌25.97%,食品饮料下跌19.21%,医药生物下跌8.16%。
得失
有公募人士感慨,“以往一个主题兴起,学习半年再跟进,还能赚一两年的钱,比如白酒、新能源、医药等领域,但今年主题轮动太快,动辄得咎,刚研究明白跟进就跌,今年投资很难赚钱。”
2023年的开局,是以消费股和港股轰轰烈烈开场,彼时疫情政策刚刚放开,重仓消费股和港股的明星基金经理载誉归来。
在这波反弹浪潮中,从市场来看,滞涨了两年的港股表现尤其出色。1月29日恒生指数达到今年最高点22700点,自2022年11月初以来,仅用3个月就大幅反弹了54.48%。
而从行业来看,这波反弹浪潮中,以食品饮料、白酒为首的消费基金表现特别亮眼。1月16日食品饮料板块达到今年最高点,仅用两个半月,自2022年11月初以来的反弹幅度达到40.65%。
其中,“公募一哥”张坤旗下既有港股基金,又有重仓食品饮料的基金,带领一群明星基金经理“王者归来”。
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1月16日,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这段时间回报率高达46.48%,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回报率为42.94%;其管理的两只QDII收益也很好,易方达优质精选回报率高达48.30%,易方达亚洲精选回报率为36.48%。
这一阶段,张坤为首的明星基金经理表现出色,这个时期让投资人再度相信价值投资的力量。
明星基金经理们重仓集中在以消费为代表的核心资产。
这期间,除张坤之外,不少明星基金经理也有出色的表现,比如,王元春管理的易方达龙头优选两年持有,朱红裕管理的招商核心竞争力,以及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集英成长两年,这些基金同期收益率均超过40%。
不过,消费的热度除着1-2月份经济数据出台很快落幕,复苏的消费缺少一点市场预期中的“报复性反弹”,因此“困境反转”和“经济复苏”逻辑受到较大冲击,线下消费、周期板块等出现明显回调和资金流出。而以白酒为代表的核心资产板块,仍处于2017-2020年大周期(2021年2月见顶)之后的估值消化阶段。
与此同时,港股受海外资金流动性影响,反弹结束,再度走低。
此后,公募基金集体错过今年“中特估”行情。
2023年一季度末二季度初,“中字头”行情火热,公募机构们却集体“踏空”。事实上,银行、保险和传统中上游行业国企等“大象”公司,成长性相对较低,一直都并非公募青睐的对象,公募少有仓位。
而公募基金重仓的另外两大板块今年却遭受重挫:
一是医药板块,一方面受到此前疫情扰动估值较高,另一方面受医保带量采购影响,整体板块难有机会。自2021年7月以来,医药板块已连跌两年,但对这一板块,投资人采取了越跌越买的“抄底”策略,资金不断涌入。
二是新能源板块,处于需求下滑和供给激增带来的预期“过剩”阶段,是2023年跌幅最大的板块之一。如果2023年年初买入新能源基金,到年底净值基本都打七折。
事实上,明星基金经理们今年表现普遍都差于市场,正是因为他们长期持有的是消费、新能源、医药等大白马股。
自2021年底以来,市场风格从大盘股转向小盘股,从成长股转向价值股。
2023年全年,小盘股胜出,同时,价值股以“抗跌”的特性战胜了成长股。
以“公募一哥”张坤为例,虽然年初以来业绩反弹,但随着市场主线快速切换,业绩再度下滑,截至12月20日,其管理的4只基金全部负收益,其中3只回报率为-23%,仅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相对好些,为-11%。
而重仓新能源的基金业绩垫底。年内表现最差的是中信建投低碳成长,回报跌超52%。
明星基金经理重仓新能源的表现同样很差,比如郑澄然旗下的几只基金:广发高端制造A下跌48.69%、广发成长动力三年持有A下跌45.99%、广发成长新动能A下跌43.56%,广发诚享A下跌41.44%、广发兴诚A下跌41.36%、广发鑫享A下跌40.06%。
2019年基金冠军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创新升级年内回报-41.24%。名将施成管理的国投瑞银先进制造、国投瑞银进宝等年内回报跌幅也超过40%,史博管理的南方新能源产业趋势年内回报为-39.37%。
调仓
2023年重仓以AI为代表的TMT股的基金有不错表现。
开年不久,ChatGPT横空出世。AI概念自带光环,具备了“年度主题”的所有内在条件。
一季度,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计算机、传媒、通信、电子的涨幅分别为36.79%、34.24%、29.51%、15.50%。
但涨得快跌得也快,4月起,电子板块开始下跌;6月下旬起,计算机、传媒、通讯等行业也跟着下跌,连跌3个月。这期间(6月21日至10月23日)TMT成为市场跌幅最大的领域,传媒、通信、计算机、电子的跌幅分别是33.76%、21.27%、26.51%、11.89%。
跌幅最小的电子是因为跌得比较早,如果从4月7日开始下跌算起,这轮跌幅达到18.87%。
急跌后,自10月24日A股反弹以来,TMT行业再度翻身,其中,传媒指数以18.61%再度领涨全市场。
全年来看,TMT四大行业领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传媒、通信、计算机、电子年内涨幅排名前4,分别为26.24%、22.88%、8.09%、4.12%。
但是,TMT行业这一年行情是一波三折。
这也意味着,今年基金要拿到好收益,不但要选到TMT行业,而且还要选对入场和持有时机。
比如,上半年,周建胜管理的诺德新生活涨了75.07%,是上半年冠军。该基金三季度继续“All in”人工智能,但出现了大幅的调整,截至12月20日,下半年以来下跌45.18%,目前该基金年内收益为-4.04%。
与之相反,周思越管理的东方区域发展上半年净值上涨55.32%,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排名第8。下半年该基金从基本满仓计算机,转向酒等消费领域。躲过了计算机6月下旬以来持续3个月的大幅回调。年内收益38.52%,目前在主动权益基金中排名第5。
但今年最后一季出现了一只最大的“黑马”——北证50暴涨,从10月24日反弹以来,北证50一度暴涨达56%,目前涨幅略回调至49.44%。
这导致北交所主题基金异军突起,一只北交所主题基金顺风翻盘拿下年内的冠军。
顾鑫峰管理的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以四季度的反弹表现,年内累计回报达到49.58%,摘下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冠军。
紧随其后的董山青管理的泰信行业精选A43.18%,刘元海管理的两只基金东吴移动互联A42.743%,东吴新趋势价值线39.61%,以及周思越管理的东方区域发展38.52%。
三季报显示,前十大重仓股中,泰信行业精选有8只传媒股,东吴移动互联和东吴新趋势价值线“All in” TMT,东方区域发展如前述上半年同样,重仓TMT。
目前排名前列的主动权益基金,要么是重仓TMT,要么是重仓北交所股票。
反思
2023年,截至12月2日,上证指数下跌6.06%,沪深300下跌14.83%。
全年来看,代表主动权益基金的偏股基金指数年内收益-15.58%,继2022年之后,再度跑输市场。
为什么2023年公募跑输市场?
2023年市场并不是典型的下跌市,但公募机构重仓的核心股——消费、新能源、医药等,正是下跌的重灾区。
总体来看,2023年主动权益基金表现,价值风格抗跌,小盘风格稳健,科技主题类基金收益居前,新能源基金垫底。
平安证券认为,公募跑输市场的直接原因是行业错配,公募重仓的成长性行业跑输市场占优的偏价值行业。
那为何公募不调仓?
机构分析指出,一是规模较大基金调仓灵活度低,今年以来调仓增持TMT的幅度偏小;二是自2015年以来,布局成长赛道的行业主题基金快速发展以及明星基金经理偏好成长类资产,是成长性行业的稳定配置力量。因此,公募基金整体的超额收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成长价值的风格转变。
(作者:庞华玮 编辑:姜诗蔷)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