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海洋城市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洪晓文
2023年6月,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召开,作出了“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体部署。会议要求,要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构建科学高效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做大做强做优海洋牧场、海上能源、临港工业、海洋旅游等现代海洋产业,强化涉海基础设施、海洋科技、海洋生态等支撑保障,为广东改革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蓝色动力”。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GOP)为18033.4亿元,同比增长 5.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4.0%,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近五分之一,连续28年居全国首位。这一亮眼数据背后是4114千米的全国最长大陆海岸线和41.9万平方千米的广袤海域空间的天然条件,以及沿海岸线东西两向临海而立的14座城市,共同奠定的发展底气。
2023年,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现代海洋城市发展研究院走访广东14座沿海城市,对话近百家涉海企业、科研机构与地市相关主管部门,观察广东各地如何立足城市特色向海要增长。研究院课题组综合一线调研收集到的最新情况,结合政策研究、区域比较、案例研究、产业链梳理、专家评议等,编写了《广东海洋城市调研报告(2023)》(简称“报告”),寻找“海上新广东”的发展密码。
古往今来,全球领先的海洋城市大多都有着雄厚的科研资源与优渥的科创环境。报告认为,依托高校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搭建的平台,当前广东海洋科创资源呈现出持续向广州、深圳、珠海集聚的现象,近年来一批领军型海洋科学家从全国乃至全球各地落户于此,新型研发机构牵引产学研的作用凸显,广深珠的科创辐射能力还将进一步增强。科创资源的集聚与产业根基相互促进,除了珠三角核心区以外,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则更多地依托自然资源条件、土地空间等优势,布局发展特色海洋产业,例如深海养殖、海上风电等,并在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等领域逐渐形成错位发展态势。
报告发现,无论是科研机构的研发创新环节,还是涉海企业的应用型技术自研、试验与投产,都有着大量的融资需求。然而,相当一部分海洋产业或有着评估监测难度高的难题,或易受自然灾害冲击,或研发回报周期长,客观上金融支持能力受到制约。为此,课题组从建设海上新广东过程中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视角出发,建议一方面应加快对传感器等各项海洋探测监测技术研发的支持,不断完善海洋经济价值评估的技术手段,为资本“敢投、能投”,提供科技保障;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考虑抢抓当前蓝色金融蓄势待发的“蓝海”,推出更多包括信贷、基金、保险等在内的创新性的金融产品。
前沿科创:海洋基础科研资源集聚广深珠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省级以上涉海科技创新平台1包括省实验室1个(含广州、珠海、湛江3家实体)、省重点实验室11个(含省企业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个、省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中心1个。
从地域分布来看,由于距离港澳近、国际科研交流便利,以及本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较为活跃等因素,其中大多数涉海科研平台和机构集中在广州、深圳、珠海。虽然各地市对涉海科研平台的统计口径不一,但从几个城市涉海部门提供的数据来看,仍可清晰发现近年来涉海科研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广州有54个涉海科研机构,32个海洋科学实验室;深圳落地建成涉海创新载体74个;珠海全市的海洋领域创新平台则达13个。这与近年来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对国际科创要素的支持力度与吸引力呈现正相关,而众多近两年来选择迁入广深珠的科学家正是看重其市场经济发达、人才聚拢优势,以及拥有科研成果展示和市场化应用的广阔机会。
从功能定位来看,广东新近成立的涉海科研机构产业化和国际化导向较为明显。以成立于2018年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为例,该平台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牵头,广州、珠海、湛江分别承建,依托中国科学院、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广东海洋大学设立独立法人的实验室主体,集聚一批境内外领军院士专家,也为海洋青年人才提供了优良的科研资源与平台。多位科学家均对课题组透露,实验室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对接产业孵化,一边突破前沿技术,一边对接商业应用与投资,新型研发机构牵引产学研的作用凸显。此外,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香港分部则聚焦国际海洋科学合作与交流,成为海外顶尖科学家“引进来”和中国科学家“走出去”的重要桥梁。
从技术内容来看,考虑相关海洋产业的应用场景及不断扩大的需求,以及多地在海洋牧场、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的大力布局,报告建议接下来应重点关注并追踪抗病毒渔业育种、抗海水腐蚀材料(涂料)、冷泉生态系统、海洋传感器、氢能船舶及科考无人船、抗台风海上风电机组及漂浮式风电等关键技术的进展及投资机会,这些技术大多正实现国内“零”的突破,大部分还处于研发成功到大规模投产之间的关键阶段,将是下一阶段海洋牧场建设、海洋各类能源与资源开发利用实现大发展的关键基础,若能抓住技术产业化的机遇,将为相关产业带来质的飞跃与能级提升。
产业应用: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布局特色赛道
截至2022年末,全省在海洋渔业、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油气及矿产、海洋药物等领域专利公开数为19375项,专利数排前三的科研领域包括海水淡化处理、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水产品加工,2018-2022年全省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及占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1%提高到3.3%。课题组发现,专利数较多的领域恰恰与广东各地市近年来正发力布局的海洋产业特色赛道相吻合。整体来看,以海工装备、海上风电等为代表的蓝色工业,海洋牧场等为代表的蓝色农业,港口航运、蓝色金融等为代表的蓝色服务业,正成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增量。
梳理14座沿海城市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到,各地在海洋产业的发展规划上有着不同的思路与定位。以汕尾为例,2022年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为核心的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实现产值132亿元,约占汕尾全市工业产值的10%,海工装备制造业成为这座滨海城市打开海洋新空间的关键产业路径。而坐拥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蛇口邮轮母港等东、西两大港口群的深圳,以及位于西江出海航道的江门,则把港口航运、滨海文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广深珠等珠三角核心区城市依托海洋科创基础,集聚带动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当地的快速发展;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城市,则更多地依托自然资源条件和土地空间优势布局特色赛道,例如惠州、茂名、揭阳等依托临港空间优势,进军绿色石化产业,布局海洋新能源;湛江、阳江、汕头、潮州等依托广阔的海域资源条件,在传统散户式的海洋渔业基础上,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近海和深远海养殖,并大力推进海上风电场建设等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赛道,与广州、深圳等城市陆地或海域空间资源较为紧张的城市形成错位协同。
从产业链上下游集聚情况来看,突出表现为向上游研发设计与下游品牌推广等高附加值环节拓展。例如海洋渔业,广州、阳江、湛江多地企业正在更多地联合科研机构参与深海鱼苗育种创新,一批“大棚鱼苗”“大棚虾苗”正走向市场。从上游的育种创新,中游的智能化养殖,到下游的海产品预制菜与品牌建设,逐渐形成了一条跨越城市行政区划的完整产业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体系逐步成型。
从现有研究来看,蓝色经济和海洋经济在产业上并无明显区分,但相较于海洋经济,蓝色经济更强调产业活动的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可循环”。因此,近年在能源结构转型压力催动下加速发展的海上风电产业,就成为广东多座沿海城市的“新赛道”,在多地之间逐渐形成“研发设计制造-临海试验-发电场-海底电力传输-储能”的产业链配套协同。
在上游环节,中山明阳设计制造的风电占据了全国海上风电一半市场份额;同时,多个沿海城市则加快推进建设中下游应用场景——国内首个风电临海试验基地与超大型风电机组电气及动力学综合研究实验室,以及海底电缆和新型储能等实验与检测中心等关键创新性设施落地汕头;阳江则成为国内首个规划建设的风电城,基本形成集风力开发、装备制造、港口服务与施工安装、研发设计、检测认证、运维管理、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汕尾的南海海缆补充了电力海上传输的关键一环,再加上惠州等地市在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广东海上风电产业链发展图景渐趋完整。
蓝色金融:研产融资需求大、前景广阔
报告发现,无论是科研机构的研发创新环节,还是涉海企业的技术自研、试验与投产,都有着大量的融资需求;同时,诸如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海洋航运相关行业易受气象变化冲击,长期对蓝色保险也有着大量需求。然而,由于海洋空间监测技术与能力尚不及陆地空间发达,其中,作为海洋监测系统的神经末梢和海洋大数据的设备基础,海洋传感器在材料、精准度等方面的技术仍待持续突破,对许多涉海生产活动的生产标准制定、风险评估与保险精算能力构成制约,此外海洋生物医药等研发回报周期长,市场化融资能力也受到一定影响。
为此,近年来全球围绕支持蓝色经济(可持续的海洋经济)的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多国开始探索“蓝色金融”的发展,目前关于蓝色金融的内容尚无统一定论。从国际普遍适用的定义来看,蓝色金融指的是服务于蓝色经济,通过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支持海洋保护和蓝色经济发展的金融活动,包括国际组织融资、政府补贴贷款、蓝色债券、蓝色基金、蓝色信贷、蓝色保险等。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蓝色金融仍在起步阶段,市面上的保险、融资租赁、债券等产品体系有待进一步丰富完善,这也说明发展潜力与空间巨大。近两年来,经济发展程度高、金融活动较为频繁的广州、深圳等超大城市已分别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及试点工作。2022年末,广州南沙首创了全省政策性虾蟹气象指数保险,其中财政与养殖户各承担90%和10%的保费,遭遇气象灾害冲击时(如台风等)保险公司能对受影响的养殖户进行100%赔付。央行广州分行则指导银行机构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推出了诸如“海洋牧场贷”“深海养殖贷”等特色信贷产品;珠海则基于本地海洋牧场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创新推出了海水网箱养殖风力指数保险。
几乎同时,作为全国性金融中心和国际金融创新中心,深圳发布了我国首个区域性蓝色金融发展指导文件,《深圳银行业保险业推动蓝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加大对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支持海洋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推动蓝色金融集聚发展,包括体制机制创新、信贷产品创新、保险产品创新,以及融资渠道创新。
整体而言,目前广东多数涉海中小企业融资以银行信贷以及生产利润再投资为主,一部分头部企业能够脱颖而出顺利实现上市融资,截至2022年全省沪深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涉海企业达140余家。此外,财政资金对于引导中小企业扩大技术攻关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十四五”期间广东省海洋经济重大项目总投资预计超6000亿元。其中,2023年省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六大产业专项资金达到2.95亿元,2024年计划支持37个项目、总计资金超过1.89亿元。
根据当前广东海洋科技、产业、金融的发展情况,报告建议,一方面应加快对海洋传感器等各项海洋探测监测技术研发的支持,不断完善海洋经济活动价值评估与风险评估的技术手段,为资本“敢投、能投”,提供科技保障;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考虑抢抓当前蓝色金融蓄势待发的“蓝海”,推出更多包括信贷、基金、保险等在内的创新性的蓝色金融产品,畅通海洋经济领域的“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
2024南财21海洋经济研究愿景
经过对广东14座沿海城市的深度调研观察,报告认为,打造“海上新广东”的密码在于涉海基础设施、海洋科技等“硬实力”的支撑,财政与多层次蓝色金融的融资保障,以及海洋牧场等现代海洋产业的“质”“量”齐升。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广东大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出台“海洋牧场17条”等措施,正在为各沿海地市拓展深远海利用空间、为城市发展寻找蓝色新增量,带来一轮新机遇。
由点及面、由近岸到深远海,从省层面的统筹规划到沿海地市特色布局,再到市场主体反响,现代海洋城市研究院本次发布的《广东海洋城市调研报告(2023)》是对广东海洋城市的一次全景式调研,聚焦典型案例和特色做法,也是对南财21智库2022年在青岛发布的《现代海洋城市研究报告(2021)》的一次延展研究,为此前所做的全球海洋城市综合定量评价提供了更加丰富鲜活的一线案例支撑。与调研成果相呼应的是,2023年研究院通过在广州举办系列与粤港澳海洋合作发展及广州海洋城市建设相关的高端峰会,为区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谋良策;同时还在青岛举办国际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国际合作蓝色青年科学家论坛等国际会议,广邀多国科学家、智库专家为全球海洋科技与治理合作寻求有效路径。
下一步,现代海洋城市发展研究院将把研究目光聚焦到更广阔的区域,走进更多海洋城市,充分发挥媒体智库的一线调研优势、政策洞察力、资源链接作用,通过一系列研究成果、高端峰会、公众活动、产业对接,搭平台、建生态,以媒体智库研究赋能政府决策、 服务涉海企业转型发展之需,为推动海洋经济领域的“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畅通提供智力支持。
(作者:洪晓文 编辑:陆跃玲)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