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黄群慧:中国经济进入新供求动态平衡期 完善分配制度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包容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缴翼飞 北京报道
2023-12-29 05:00

回看2023年,中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这其中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坚实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也取得重要进展。

展望新的一年,面对新的风险挑战,中国经济大船如何乘风破浪、持续前行?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当如何稳步推进?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

黄群慧认为,当前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驱动作用日趋增强,房地产和出口主导模式正在转型为居民消费主导模式,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寻求供需新动态平衡的时期。虽然中国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经济逆全球化暗流等一系列挑战,但是新质生产力也正在逐步形成,这集中体现在中国正在深化新型工业化进程,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更加平衡、包容和绿色的增长。

黄群慧。资料图

中国经济寻求供需新动态平衡

《21世纪》: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我国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对于目前的经济形势,你怎么看?

黄群慧: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经济出现一系列新变化新特征。从供给侧看,随着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加深,新成长劳动力减少,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供给结构发生了趋势性反转,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驱动作用日趋增强;从需求侧看,一直以来外需驱动和投资驱动为主正在逐步转弱,房地产和出口主导模式正转型为居民消费主导模式。这表明我国经济运行的基层逻辑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进入到一个寻求供需新动态平衡的时期。

这个新平衡过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动力优化、结构转换所必需的,但也会带来风险集中释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阵痛,进而对宏观经济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需放到这个“坐标系”中来分析认识。

在政策思路上,继续坚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扩大居民消费为抓手牵引形成供需新动态平衡点。2023年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消费政策会持续显现效果,2024年的扩内需工作也会更加注重消费与投资的协同拉动作用。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测算,2008年至2021年间,世界人均GDP增长30%,中国人均GDP增长263%,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如果将中国排除在数据之外,全球GDP在此期间的增长将不是51%,而是33%,人均增长率将从30%降至12%。我们预测,进入“十五五”期间,中国潜在增长率还能保持5%左右,甚至到2050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都会高于3.3%。因此,在未来可以预计的相当长的时期,中国仍是世界增长的重要引擎。

《21世纪》:“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提出的新概念,而且还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纳入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工作内容之中。如何看待“新质生产力”?

黄群慧:“要素-结构-功能”正是目前“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要素的载体。随着传统产业进入深度转型升级,以及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诞生,最终形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这一过程既是经济动能的结构性调整过程,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形成过程。而随着现代化产业的不断发展进而形成体系,又实现了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以及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质生产力系统功能。

从高速度工业化转向高质量工业化

《21世纪》:2023年9月份召开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之后,新型工业化成为各地抓经济、促发展的“热词”,如何评价我国当前的工业化进程?后续还需要如何推进?

黄群慧:新型工业化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而谈的。目前我国正在从高速度工业化过程转向高质量工业化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低成本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但总体上看,我国工业化进程还不协调,具体表现在内需开拓不足、区域之间工业化水平差距较大、产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依然显著、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发展还不充分等多个方面。

具体来讲,中国深化新型工业化要注重把握产业体系的完整性、技术先进性、战略协同性、过程包容性、产业安全性和对外开放性等六个重点方向。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到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从高速度工业化转向高质量工业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1世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鼓励“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同时还列明了生物制造、商业航天、量子、生命科学等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向,未来应当如何培育好这些经济新动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黄群慧:从发展动力上看,新型工业化之“新”体现为数字技术和绿色低碳技术主导的产业创新发展。关键在于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再造产业基础,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开放的创新生态,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主动性。

需要注意的是,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技术升级转型带来的就业岗位转换必然是大规模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也会比较严峻,这必然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要考虑到过程包容性。

一方面,注意避免现代化进程中“极化效应”,不能一味地单纯从技术转型升级、制造业高级化考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还要注意到这个过程的包容性,让更多人群参与到新型工业化进程。

另一方面,不能信奉经济发展过程一定会出现所谓的“涓滴效应”,而要不断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通过分配制度的完善来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包容性,使得全体人民都能够分享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成果。

巩固工业化体系完备性优势

《21世纪》: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了“先立后破”,刚才提到的新动能更多涉及的是“立”,那对于旧有的工业化体系,以及目前增速较缓但经济体量巨大的诸多传统产业,又需要进行怎样的调整?

黄群慧: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制造业体系最为完备、规模最大的国家。但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组,以及我国进入到工业化后期,我国工业化体系的完备性优势正在受到挑战和冲击。

一方面,我国一些企业开始向东南亚转移,存在着一些产业链外移以及制造业配套能力受损的风险;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浪潮冲击下,一些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产业高级化,简单通过“一刀切”产业政策将传统产业作为低端产业淘汰。再加之我国“脱实向虚”趋势又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制造业生存环境,进一步影响了我国工业化体系的完备性。

因此,巩固我国工业化体系完备性优势需要从四方面着手。

一是要以国内产业转移替代国际产业转移,遵循国内版“雁阵理论”,积极推进东中西部产业转移。

二是通过现代化技术改造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简单将传统产业等于低端产业和落后产业而要求退出,要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是借鉴日本“母工厂”经验,鼓励企业在国内建设现代核心工厂,将核心制造能力留在国内。

四是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尤其是注重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建设,不断完善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通过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强化各类企业技术经济联系,提高产业协作配套能力。

而且,无论是强调工业化体系的完备性,还是保证工业化进程的产业安全性,都不能忽视对外开放对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意义。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反对保护主义,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以国内大循环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

(作者:缴翼飞 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