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以改革开放释放更强的活力与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12-29 05:00

宇宙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我们伟大的文明在初时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易》揭示了各种对立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推动事物不断变化与发展。

对于变革的伟大意义,我们现在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更有对改革最热烈的期待。

45年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命运,让人民过上了好日子;10年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在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引领我们走向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一招,我们正行进在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需要改革开放释放更强的活力与动力。

4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划时代地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百废待兴、人民生活贫困,人均GDP仅为156美元,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差距巨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定。我们党也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40多年来,我国不断推动各项改革,生产力迅速发展,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经过长期发展,传统发展模式及其体制机制已经不适应解决发展中的新矛盾以及完成新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通过系统性的顶层设计,致力于解决好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问题,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推进社会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是党自觉地以科学的态度、体系化的方式推进的一场“自我革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里,通过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改革,各领域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机构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扩大对外开放、金融强国建设等方面都建立了新体系,绘制了改革蓝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强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重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但是,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面对的局面不同,在旧的发展模式之下的既有利益格局与产业结构基础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需要应对一些存量调整的风险和挑战,还要解决一些改革中面临的新问题,同时还要提高现代化治理能力,处理好改革、稳定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改革挑战更大,风险也更大。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新起点,面对更为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更加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更要向改革要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再次释放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鲜明信号。

我们要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是我们面对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做出的系统性和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只要认准是正确的事情,应该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干下去。改革意味着改变和革新,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是鲜明的,但过程中部分领域,尤其是对旧发展方式依附性较强的行业会面临一些挑战,而面向未来的创新事业也会存在一定风险。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的必然性与正确的方向,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我们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我们应该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改革只有进行时,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推进,尤其是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更多深层次的矛盾暴露,越来越多的新挑战需要及时解决,改革的紧迫性更加强烈。地方债务风险对财税体制改革提出更高要求;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下如何构建新发展模式;面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新挑战,如何化解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人口问题;全面依法治国如何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如何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下一步如何走,应该如何更好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要素市场化与统一大市场如何完成,很多问题需要通过改革给出明确的及时的答案。我们应该抓住主要矛盾,在关键领域,在更紧迫的挑战面前,勇于破题,善于解题。

我们更应该将改革开放举措落到实处。一张蓝图干到底是对改革方向和意志的承诺,将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关系到改革承诺的信用。我们不仅要制定改革的蓝图,吹响改革的号角,更要有改革的行动。坚持敢啃“硬骨头”,加快推进系统性难题,以改革的实效去支撑社会对改革的信念和信心。基础性制度框架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已经全面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已经进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阶段。可以看到,我们持续筑牢防风险底线,转方式、调结构以久久为功的方式坚韧推进,但是,转变和调整会带来很多新问题新挑战,不仅需要防风险托底,更需要通过改革化解一系列结构性挑战,应对转型带来的一定冲击。如果改革攻坚和扩张性政策不能及时补位,市场就会缺少稳定的信心与预期。因此,我们必须狠抓改革落实,以结果为导向,重视“进与立”,同时采取稳健而又灵活的政策稳定增长,提高改革承诺的可信程度,给市场建立更加光明的中长期预期。

2024年,在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原则下,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一系列政策将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包括新增国债的发行、“三大工程”的铺开以及更多在路上的促消费政策;发达国家去库存基本结束,会有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闯世界。2024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经济复苏进程的确定性更强,基础更牢。

可以预见,2024年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开放,抓住主要矛盾和重点领域,以“进”的精神和“立”的魄力实施一系列改革,释放出更强的动力与更大的潜力。我们看到了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的开放承诺,以及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外资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的安排,我们也看到针对地产和地方债务等问题将推出新发展模式、实施财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化解风险。在新起点上,一系列改革开放举措等待落实,我们需要打赢一场场改革的阵地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而且必须办成,办好,让企业有获得感,让市场更有信心。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改革急不得,但也等不得,必须处理好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关系,强化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努力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不断取得新突破,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和重构,促进生产力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以改革闯出新出路,以改革点燃希望的明灯,赋予我们前行的信念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