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宏观经济与债券市场判断

靳毅2023-12-29 17:16

展望2024年,我们认为宏观经济方面,应关注两条主线:一是房地产投资向下斜率依然明显;二是中央财政发力,基建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房地产方面,部分先行指标揭示出,2024年上半年地产投资仍有压力。例如2023年下半年,土地成交市场继续遇冷,会滞后半年影响2024年上半年地产新开工;2023年在“保交楼”政策支持下,竣工面积增速较快上行。但受制于2021年以来期房销售面积下滑,后推3年,2024年本轮竣工高峰也即将结束;此外,近期二手房价格出现加速下行迹象,也不利于后续楼市销售回暖,并进一步影响房企销售回款和开工投资强度。

基建方面,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增发国债支持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中央在2023年10月份做出了增发国债1万亿的决定,主要投入到水利工程、防灾救灾等基建领域,增发国债资金集中在2023年末、2024年初下拨,支撑后续基建投资。回顾历史,2016年以来基建周期和地产周期基本相反,2024年上半年基建继续保持较高强度,也符合宏观部门通过基建投资对冲地产下行压力,进行“逆周期调节”的总体思路。

时间进入2024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预计要边际好于上半年。一方面,房地产“三大工程”经过前期筹备,进入密集开工期,地产投资下行幅度将有所收窄。另一方面,届时海内外补库周期同步开启,国内出口、生产形势会出现好转。在此背景下,2024年下半年财政和基建力度,将根据经济形势灵活调整。

基于上述基本面背景,我们认为2024年货币政策,整体仍呈现“稳中偏宽”格局。特别是在宏观压力相对较大的2024年上半年,降准、降息仍有较大概率落地。2023年12月22日,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宣布下调定期存款利率,这一举动或许就是为2024年初MLF联动LPR降息打开空间。

尽管2024年降准、降息大概率落地,但债市并不能理解为“单边牛市”,仍有其他重要因素值得关注。

首先是资金面方面,我们认为央行重新调整了资金面中枢,债市定价逻辑出现变化。可以注意到,2023年9月份以来资金面持续收紧,一方面是由于新增专项债、特殊再融资债密集发行,暂时性虹吸流动性。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此要求下,资金面不宜过度宽松、加剧资金空转问题。我们观察到,此后央行可能重新调整了资金利率中枢。以DR007为例,从2019年以来的围绕“7天逆回购利率波动”,变为“不低于7天逆回购利率,中枢高于7天逆回购利率10BP左右”。随着资金利率中枢的调整,整个债市收益率曲线定价上移。进一步展望2024年,在“防止空转、提高效率”的宏观指导下,债市投资者不应过度博弈资金面宽松。

其次是信贷方面,关注年初、年末两个潜在的信贷高峰。近期随着增发国债资金的下拨,基建相关高频数据出现上行态势。展望2024年初,在基建开工有所发力的前提下,不排除基建配套融资支撑信贷增速重新反弹,类似于2022年末行情。此外,近期央行相关会议要求支持2024年一季度银行信贷投放,届时信贷数据可能有较好表现,并对债市产生扰动。展望2024年末,随着房地产“三大工程”的密集落地,相关配套融资需求可能回暖。同时考虑到央行已经表态为“三大工程”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预计再贷款、PSL等结构性货币工具将同步扩容,“宽信用”形势可能也对债市产生影响。

再次是机构行为方面,2024年广义资管机构依旧处于“欠配”格局。其中,2023年农金社由于相对缺少信贷项目,冗余资金流入债市,2024年这一现象预计依旧持续,利好中长期利率债买盘。保险方面,2024年保险非标到期压力较大,标债是主要的替代投资品种,利好长端信用债与超长债。理财方面,2023年银行存款“1年3次降息”,推动存款资金流入理财,理财产品规模在2022年“赎回潮”后重新恢复增长。2024年存款降息趋势仍在,理财负债端继续扩张,配债方向将主要朝向短端信用债品种。

最后是债市供给方面。利率债部分,我们预计受中央赤字扩张推动,2024年政府债务供给继续保持偏高水平,但总供给较2023年(额外有1.5万亿特殊再融资债)有所回落。节奏上,二、三季度为发行高峰,一季度是发行低谷。信用债部分,2024年四大行有近1.6万亿TLAC资本补充缺口,带来类二永券种供给扩张。地方严控隐性债务,我们预计城投债净融资将有所缩量。同时地产、城投融资下行,拖累ABS、金控、租赁债等融资(产业债口径),2024年产业债净偿还幅度继续上升。

综合下阶段央行货币政策取向与其他重要因素,我们认为2024年在债市投资上,利率债重点在于把握利空出尽后的阶段性交易机会。例如一季度、四季度,潜在信贷高峰结束后的交易机会。并且关注在年初降息后,年中是否有进一步降息的可能。信用债方面,在当前短端信用利差已经处于历史低位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应该关注信用债系统性“拉久期”的机会。节奏上,可以关注2024年一季度保险抢筹行为,一季度城投债、三季度二永债到期高峰时广义资管的再配置行为。

(作者:靳毅 )

靳毅

国海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

分享对经济、楼市、股市、债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