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丨向数智生活时代跃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1-06

赵刚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人们无法理解电力将给世界带来光明、给人们带来生活的改变。如今我们则难以理解超越我们想象的数智化时代。多数人都在按照数字化的要求,生产、工作和生活,静悄悄地跟着时代在变化。但总有人在研究和思考,这种改变的力量来自哪里,会把人们带到何方。邵春堡博士的新作《未来发展:从数智经济到共享社会》着眼未来,给数字化发展中的人们,分析数字化趋势,多视角描述了数智化的未来。

我国的数字化是从消费互联网开始的。生活在数字时代的芸芸众生,对科学家曾讲过的“世界即数字”最有发言权。因为,我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都在数字化之中,认识事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应用它。谷歌等科技公司认为,所有重要的决策都应该依据数据;华为迭代生产的数字产品、提供的数字化服务,在运用于信息产业的同时,将数字化广泛而深入地贯穿到各种产业;阿里运用互联网和数字平台,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打通了传统的商业壁垒,数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腾讯开发的微信等数字化社交平台伴随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离不开的工具。在互联网公司的带动下,中国消费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也在不断向前。

有人说,中国的消费互联网走在了世界前列,对此应该怎么认识?记得有一次,笔者见到本书作者,他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让国内的消费互联网相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做得更好:一是我国的移动和宽带覆盖面占比很大,方便了包括农村边远地区的更多人运用网络,更好地支持电商平台的发展。二是西方一些国家在支付上很早就推广信用卡,而我国多数地区跨越信用卡时代,直接采用了电子支付的方式,这就使得我们在消费支付数字化上更为捷足先登。三是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向消费运用的探索和试验中,人们对初始的探索创新较为宽容。这种宽容既能促进消费互联网的初期萌芽生长,到后期普及率逐渐增高的时候,再及时予以规范和监管,保障了其健康安全地发展。

谈到数字消费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数字产业。邵春堡博士在《未来发展》中详细论述了数字经济的形态、运行和价值创造,指出数字经济将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其方便、高效的信息沟通为基础,大大扩展了传统工业时期与供应商的联系,打造新的生态链,构建起新的产业集群,也形成了共生共创的新兴商业价值观,并逐渐成为普遍共识。数智经济的生命力、韧劲和蓬勃发展势头,把数字化覆盖到各个方面和领域,有效地促进了智能经济、生态环境、绿色能源的全面发展。

数字化产品、工具和服务的广泛应用,使数字经济向数字化的社会、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延伸。如今的线上学习、线上开会、线上医疗、线上文化活动等早已是司空见惯。未来学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描绘的以数字科技为基础的生活、工作、教育和娱乐,绝大部分已经成为现实。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要求与其相适应的数字化服务和治理,目前的数字政务“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等服务管理模式也在广泛普及,一体化监管效能大幅提升,在线政务服务水平居于全球领先地位。人们用数字、数据、算法等解释许多物质、事实、状况和现象,“数字”像货币一样具有了对所有事物价值的评介尺度,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深化社会治理的基础。

邵春堡博士论述到,科技革命的数智技术促使数字时代由量变到质变,使数据、网络等资料、方法、工具、技术的作用,上升到经济发展的资源、要素、内容的性质。尽管如此,要实现全面的数字产业化,按照传统产业学家的观点,还需要两个康波,一个康波大约25年,总共需要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恰遇2020年起的全球疫情,为了维持工作、生产和生活的秩序,已经发展起来的数字技术得到了更加普遍的运用,省去或简化了原来正常情况下产业转变需要的大量观念转化、体制转化以及程序上的繁文缛节。直到疫情平稳转段后,人们在工作、生产和生活上都已形成了数字化的新习惯,思考问题的重心逐渐由物理世界向数字世界倾斜和转变,对数字生活的依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现在,几乎每人每天都在用数据书写自己的生活史,甚至创造了连自己也不一定充分意识到的、以数据形式存有的虚拟身份。

向数智化时代跃迁正成为不以个体意志为转移的最大趋势。《未来发展》对数智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治理的趋势作了内涵丰富的预判,并且对数智化时代的形态作了详细的描述,其思维的时空格局、前瞻眼光令人赞叹。作者在论述数智时代中认为,技术无国界,经济是技术的泛化,技术和经济是社会价值的基础;作者揭示的共享社会、共富趋势,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都是在数字化的崭新实践中对新经济社会的充实、创新和概括,有助于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论。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着眼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着眼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数智经济的共享特征视角,憧憬数智化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认为数智化基本目标是把人从一些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进而从事创新、创作、创造、创意等工作和活动。数字化不是完全取代人,而是在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创造力、发挥人的价值。无论人工智能作出了怎样的计算和分析,最终做决策的还是人,人是数智化的核心,最大的变量是人的意志。

要面向未来的数字世界,我们更要重视眼前。数字化转型和发展需要我们平衡长期和短期的利益、城市和乡村的平衡、数字消费和数字产业的协调,出发点的定位决定着数字化未来的方向。数字经济方兴未艾,共享发展走向远方。数字时代注定镌刻在21世纪,21世纪数智发展将走向更远的未来。

(本文作者系全球创新中心总干事、研究员)

(编辑:杜尚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