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探访大湾区国创中心:打通原始技术到终端产品转化难题,催生科创资源聚链成群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丁莉 广州报道
2024-01-15 12:57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

长期困扰外科手术高效开展的实时影像检测难题,如今凭借一台精巧轻便的手持式医用伽马相机就能轻松化解。这件台灯大小的医疗设备净重不超过700克,可以精准识别肿瘤切除边缘那些肉眼无法观测的残留肿瘤细胞,一秒成像,有效辅助降低癌症的术后复发率。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下称“大湾区国创中心”)直属创新平台粒子应用技术创新中心落地的项目成果之一,这台伽马相机在一年多时间里已完成从原理样机到工程样机的迭代。而在大湾区国创中心位于广州黄埔区的总部大楼内,自2022年8月正式“入轨”运行以来,类似的前沿科创项目正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

作为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大湾区国创中心正凭借“1个核心总部+9个分中心+N家高水平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网络体系,吸引全国各地的科创种子在这里走完中试、熟化等衔接路程,最终将产业化落地大湾区。

上述的伽马相机便是自清华大学引入的项目,在进入大湾区国创中心之前,团队已经在校园基本完成了理论研究和原理样机的研发。

“大湾区国创中心为项目提供的关键赋能与支持,主要发生在从技术到产品的过渡环节。”大湾区国创中心粒子应用技术创新中心项目负责人马天予副教授解释,这里提供了完备的实验室,支撑伽马相机从加工到测试的完整阶段,为后期落地企业、搭建产线做准备。

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医工结合的平台逐步被打造出来。产品转化阶段,团队需要对产品可生产性、可用性进行不断验证、迭代,这既需要大规模的工程师团队,也需要大量来自医生的使用反馈和改进意见。而在大湾区国创中心的牵头下,这样的协作成为了现实。在马天予看来,这大大缩短了转化周期和投入负荷。

以伽马相机的诞生故事为缩影,跨学科、跨地区、跨领域的力量正在大湾区国创中心的实验室里充分交融碰撞,这种多元活跃的跨界协作提供了产业化的关键催化剂。

无独有偶,玻片扫描影像系统同样凝结着来自医学专家、工程师团队、高校院所等的多方力量。这一影像系统每天能够扫描3500余张病理切片,足以支撑一家三甲医院一天的工作需求。

大湾区国创中心重点产业创新项目有关负责人王子晗博士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目前,整个中国的病理科医生仅有1.8万名,而病患实际需求则达到10万人,“要弥补这一缺口,必须求告智能化、数字化手段,以提升病理诊断效率”。

事实上,大湾区国创中心引进项目的雄心远不止于单一产品的研发,而是瞄准未来行业变革的深层底座,进行了长远规划。

在扫描影像系统面世后,大量信息被充分采集并转化为数字图像,伴随而来的是数据资产的存储和管理。王子晗透露,大湾区国创中心正支持建设国家病理标准数据库,目前,软硬件已经就绪,来自全国8个医院的顶级病理专家正牵头制定标准,这一标准将在今年3月份的全国病理年会上进一步向各家医院推广。

此外,成果转化顺利进展的同时,不少项目已开始为后续的产业真正落地做规划。马天予表示,团队早有计划去孵化企业,“过去一年,除了推进研发,我们已经在广州调研了大量企业,寻求适宜的投资合作机会。”

也正是基于产业落地的长远考量,他的团队才决定来到位于珠三角的大湾区国创中心。他认为,供应链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条件,而珠三角恰恰拥有中国最高端和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特别是待产品从研发进入量产阶段后,近供应链布局对于保证企业稳定生产、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的意义将越发凸显。

为给未来孵化的企业提供关键的资金支撑,大湾区国创中心也正依托即将组建的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心的成果转化支撑平台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原有科创基金搭建投资平台,实现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以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使命,聚焦科创五环中的“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2023年,广州GDP已冲上三万亿大关,科创产业一如既往发挥着强支撑作用。以大湾区国创中心为通道,越来越多异地科创资源将逐渐汇流广州,并在这里完成产业转化、落地生根。通过聚集科研人才、孵化企业,这里将“滚雪球式”孕育出一批未来产业集群,持续供给着“再造新广州”所需的新质生产力。

(作者:丁莉 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