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专栏丨2023年平稳收官,2024年固本培元
温彬(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王静文(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
2023年是我国疫情防控转段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政策应对及时有力,市场信心企稳回升,经济运行总体向好,交出了一份颇具分量的答卷。
展望2024年,预计政府仍将制定5.0%左右的增长目标,政策力度会相应加大,“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将实际增速推升至潜在增长水平附近。
2023年平稳收官
2023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5.2%,较三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为4.0%,较三季度同口径放缓0.4个百分点。季调环比增长1.0%,较三季度放缓0.3个百分点。整体看,四季度我国经济依旧保持合理稳健增长水平,最终全年GDP增长5.2%,顺利完成年初定下的目标。
从外部看,全球经济呈现软着陆迹象,外需拖累有所下降。以美元计,四季度我国出口同比下降1.3%,进口同比增长0.8%,贸易顺差1997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68亿美元,四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外需对经济增长依旧存在一定拖累,但相比于三季度的-17.1%贡献率已明显收窄。
从内部看,我国的内需基础进一步夯实。四季度以来我国一揽子宏观逆周期政策持续发力,财政支持力度加大,一万亿新发国债推出并逐步形成实物工作量,地方特殊再融资债累计发行超1.3万亿元,“三大工程”项目开始落地。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与前三季度基本相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7.2%,较前三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四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0%和23.1%,对经济回稳形成重要支撑。
回顾全年,一季度疫情防控平稳转段,GDP同比增长4.5%,超出预期,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在低基数支撑下GDP同比增速反弹至6.3%,但随着积压需求释放完毕、出口增速下滑,环比有所放缓;下半年政策集中发力,经济筑底回升,三四季度分别实现4.9%和5.2%的增长水平,整体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特征。能在外部压力和内部困难均有加剧的情况下保持恢复势头,并实现年度目标,并不容易。
12月的四条脉络
具体到2023年12月来看,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边际企稳迹象。此前公布的指标显示,出口增速超预期反弹、CPI和PPI降幅收窄、M1增速持平,从最新发布的增长指标来看,工业增加值、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均有加快,服务业生产指数和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速放缓,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扩大。
综合这些指标来看,当前经济正沿着四条脉络展开。一是出口有企稳迹象。12月按人民币计出口同比增长3.8%,达到5月以来最高水平,且超出市场预期。从出口目的看,我国对除了美国之外的主要贸易货币出口大都有所改善,在发达经济体推进对中国的“去风险化”和“友岸外包”的背景下,中国积极扩大“一带一路”和新兴经济体“朋友圈”,不断拓展出口目的地,相当程度上实现了风险对冲,我国出口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有率基本保持稳定。
从产品看,以“新三样”为代表的机电产品增速较快,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离子蓄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年度出口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达到29.9%。全年汽车出口突破500万辆,首次超过日本,跃居汽车出口第一大国。
二是政策效应持续发挥。12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6.8%,较上月加快1.8个百分点,同样连续两个月加快。2023年12月政府债合计净融资规模为9279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6470亿元。发改委12月12日要求各地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加快资金拨付使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对基建投资形成支撑。
12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2%,较上月加快1.1个百分点,达到全年最高水平。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继续正增长,出口保持一定韧性,设备利用率持续回升,均对制造业投资产生推动。此外,政府对新型工业化和先进制造业的高度重视,也是制造业投资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的重要因素。
三是消费显现出一定韧性。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7.4%,较上月回落2.7个百分点,但主要受基数效应拖累,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12月增速由1.7%回升至2.7%,包括汽车、通讯器材、金银珠宝类消费增速均有加快。
推动消费保持韧性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居民收入增速加快。2023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大幅高于GDP增速。实际上,近10年来我国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高于实际GDP增速的年份仅有2013、2014、2015和2017年,平均增速差为0.4个百分点,而2023年增速差扩大至0.9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对居民增收的贡献达到10年来的最高点。
另一方面则由于居民部门的“疤痕效应”有所消退。四季度全国居民消费倾向(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4.0%,达到年内最高水平,且高于2022年同期的72.1%。12月居民部门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增速差收窄至7.0%,为2022年9月以来的最小差距,居民部门预防性储蓄倾向有所消退,疤痕效应持续减弱。
四是房地产市场继续寻底。12月房地产市场整体走弱,除了竣工面积当月同比增速有所加快之外,其他如开发投资、销售面积、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资金来源等增速均出现回落。
市场风险目前仍在释放中,相关主体预期仍未扭转。居民部门对未来收入预期偏弱、对期房信心不足以及对房价走势偏悲观,导致加杠杆意愿继续走弱。房企由于待售面积仍处于偏高水平,故将主要精力放在竣工上,拿地和新开工意愿仍然偏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对房企的风险偏好较弱,不愿加大资金支持,由此导致金融与房地产之间的循环出现一定阻滞,“房价跌—销售弱—回款难—拿地下降—投资下滑”的负反馈链条亟待解决。
总体来看,当前经济复苏的主要拖累因素集中在房地产领域。房地产市场能否筑底企稳甚至触底回升,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下一阶段甚至全年的经济表现。
2024年固本培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作为工作主基调,“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围绕“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三项任务,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固本培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各个部委也召开了年度工作会议,落实中央的相关举措,部署本部委的年度工作。各地开年也在密集上马项目,以推动今年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2024年1月4日-5日召开工作会议,重申“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要求聚焦“五篇大文章”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在新华社采访中也强调“将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从总量、结构、价格三方面发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不过,目前总量和价格政策仍然相对克制,1月15日央行选择加量续作MLF,但并未调降政策利率。其原因,一是近期经济形势边际企稳,宽松政策紧迫性不强,二是年初贷款重定价之后,银行净息差继续面临收窄压力。市场普遍预计宽松的时间窗口会落在3-4月。此外,央行去年末重启了PSL,12月净新增3500亿元的规模为有史以来第三高,这将对“三大工程”建设产生直接推动。
财政政策方面,去年底召开的财政工作会议强调,财政政策的“适度加力”主要是保持适当支出强度、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以及优化调整税费政策等四个方面。“提质增效”,主要是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绩效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强化政策协同六个方面下功夫。
近期《人民日报》刊发关于当前经济财政形势的问答,强调的仍是“适度”“保必需和重点”“过紧日子”“可持续”。从这些表态来看,不宜对2024年的赤字率估计过高。由于去年四季度增发万亿国债中的5000亿将放在2024年使用,意味着2024年赤字率已经额外增加0.4个百分点左右,预计赤字率目标可能在3.0%—3.5%之间,专项债规模可能由3.8万亿元小幅增加至4.0万亿元左右。
房地产调控方面,住建部年度工作会议继续强调“先立后破”的政策导向。“先立”是指“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完善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基础性制度”,“后破”则只指“继续稳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两根支柱’”,“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之后,监管层酝酿推出了“白名单”和“三个不低于”两项政策,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要求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我们认为,当前的政策重心应致力于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在现有的考核体系下,无论“白名单”还是“三个不低于”,可能都难以扭转金融机构的行为。从国内外经验来看,由中央背景的专门机构负责收购出险房企或者项目,确保市场风险平稳出清,可能值得我国借鉴。
(编辑:陆跃玲)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