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健”2024|从“资本盛夏”到“资本寒冬”,创新药企该如何转变策略突破融资困境?

21新健康季媛媛,韩利明 2024-01-18 13:44

找准定位、精准决策,筑高筑牢核心竞争力和护城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见习记者 韩利明 苏州报道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引领和推动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包括“鼓励创新药研发、加快新药上市”,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据国家药监局最新披露,2023年我国批准上市创新药40个,远超2022年的21个。随着创新实力快速增强,我国生物医药企业正逐渐获得国际认可,2023年多款国产新药成功闯关欧美,License out项目数量和交易金额均创新高,创新药“出海”步入新阶段。

“2023年12月至今,大概有5到10个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都是跨国药企到国内来买管线或初创药企,这些出售的公司或管线尚在烧钱,未创造任何收入。这些交易充分肯定了我国生物医药方面的创新能力,这也得益于过往七八年内投资人大量资金投入,加上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做出来的成绩。”有券商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

但过去一年,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频率下降,IPO步伐减缓,不少创新企业持续收缩战线,药企如何安全度过“寒冬”?如何继续保持高质量创新?产业链各方如何协作,助推行业行稳致远?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日前,在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CIC灼识咨询、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共同发起并主办的“预见·2024特别专题之生物医药专场——医药创新:挑战与机遇共存”主题沙龙上,与会嘉宾认为,当下药企要在细分领域里找准定位、精准决策,筑高筑牢核心竞争力和护城河,让市场看到企业的差异化优势,如此,在不同的大环境下,不管是License out,还是各种形式的融资,企业都足以应对。

转变融资策略

回顾过去一年,“资本寒冬”成为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寒冬”之下,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融资更加谨慎,企业融资大幅收紧。《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共196家生物医药企业获得一级市场融资,总融资额310亿元,融资企业数量和总额分别同比下降21.6%和28.6%。

生物医药二级市场的融资情况也不容乐观。Wind数据统计,2023年A股有21家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募资合计223.56亿元。企业上市数量和募资总额降幅明显,分别同比下降57.14%和70.15%。

“对比近来提到较多的‘资本寒冬’,行业也经历过‘资本盛夏’,医疗行业是一个几乎没有周期性的行业,为什么会有‘盛夏’和‘寒冬’的对比?” 灼识咨询合伙人王文华分析,“2018年,港交所推出18A的上市规则给还未有收入和利润的研发型生物科技企业开了一扇IPO融资的大门,一二级市场在后面的几年出现了繁荣的景象。随后生物医药行业在资本市场的降温,让大家感觉是在寒冬当中,但其实前面那几年繁荣的阶段也不是医疗行业的常态。当下,医疗行业需要一些时间回归价值理性阶段。”

但不容置疑的是,融资难题正在席卷生物医药行业,活下去且活得长作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产业链各方也在努力为处于寒冬中的生物医药企业带来暖意。

据浦发银行苏州分行科技金融经营中心暨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中心负责人张哲介绍,第一,浦发银行正在研究制定新的研发贷产品策略;第二,支持药企建造装修GMP车间厂房,有专项的项目融资产品;第三,支持中国药企走出去,有海外账户,自贸资金池助力资金流入流出;第四,助力药企境内外并购,有专业并购服务全流程支持。

在张哲看来,目前生物医药板块应该由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双轮驱动,缓解融资难题。一方面,银行的债权融资成本低,但在金额上不足以支撑研发管线的推进;另一方面,股权融资是很好的补充和回血,对生物医药公司在研发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较大,但它会稀释初创期的股权,对于估值的提升会有一些影响。

王文华认为药企应根据自身情况,平衡造血能力和研发管线投入,积极转变融资策略。一级市场方面,2023年企业融资的投资人相对更加多元化,药企需跟各种投资人接洽融资合作;二级市场方面,对于没有收入和利润的企业,通过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难度变得非常大,但是在A股市场中,北交所近期的表现可圈可点,有些企业的融资还是相对可观。

新的“造血”方法

面对传统融资渠道缩紧的现状,药企需要有更多元的“造血”方式来补充现金流。“不同企业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对寒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开拓药业首席财务官章明明认为,“即使是在三四年前,也有很多企业融资困难;而现在虽处寒冬,但过去一两个月内,国际大药企也做了很多大的BD和并购项目。”

众所周知,在生物医药领域存在着“双十定律”,即需要超过10年时间、10亿美元的成本,才有可能成功研发出一款新药,商业化兑现之路漫漫无期。License out、溢价被跨国大药企收购等方式逐渐成为我国创新药企的新选择。

据医药魔方数据,2023年国内共发生了近70笔创新药License out交易,较2022年全年的44笔增长了32%。交易金额方面,已披露的2023年License out交易总金额超过465亿美元,较2022年的275.50亿美元增长69%。

“2023年最后两个月出现的大额管线授权交易,买方基本都是Biopharma。” 章明明分析,“这些Biopharma很多重磅产品的专利可能在2025年至2026年到期,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他们发现在当下行情中,很多资产是很便宜的。”

在生物医药行业价值回归的这段时间,王文华认为药企也有动力将资产管线授权出去,随着跨国大药企不断“抄底”我国创新药企管线,未来抄底资产的价格可能会有所提升,除了产业资本下场买买买之外,预期未来还会有更多样化的其他资本加入进来。

这其中,抗体偶联药物(ADC)市场一片热火朝天,重磅交易频发。2023年12月百利天恒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与百时美施贵宝(BMS)就双抗ADC药物BL-B01D1达成许可与合作协议。根据协议,BMS将向百利天恒支付8亿美元的首付款,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创下我国创新药授权“出海”首付款新纪录。

2024年刚启幕,宜联生物又宣布将cMET ADC新药YL211的全球权益授权给罗氏,后者支付5000万美元预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另外还有近10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和商业化潜在里程碑付款,以及一定比例的销售分成。

如此重磅的交易,无疑为我国创新药企带来一笔可观的现金流。“海外大药企逐步看好我国创新药企的研发管线,如果能够卖到合适的价格,对于还没有实现资金收入的创新药企来说,是最现实的解决方案。”章明明表示。

以开拓药业为例,“作为一家尚未有产品上市的创新药企,还是希望能够有重磅产品上市。”章明明补充,“对于其他的产品或者平台,目前开拓的策略是通过License out获得资金活下去。如果开拓药业布局ADC,还是要进行差异化布局,这样License out的机会也会更大。”

东曜药业财务及投资者关系负责人肖贲表示,ADC现在的爆火并非偶然现象。

“10年前ADC曾爆火过,但因为工艺尚未成熟,一段时间后遇冷。随着技术日趋成熟,靶向效果逐步得到验证,药企纷纷入场。ADC靶点选择的可能性多,叠加药企更加理性,在这个领域还是大有可为的。像东曜这样打造了集抗体原液、偶联和制剂于一体的全流程,大规模,高规格产业化平台的CDMO,在全国乃至世界都相当稀缺,专业的分工更是可以助力药企的管线研发快递推进,早日惠及患者。”肖贲解释道。

但是如此频繁的交易事件和高额的交易机会能够延续多久?章明明认为未来1至2年时间内,机会还是存在的,“对于国内创新药企,只要具备足够特色的差异化布局,受到跨国大药企‘青睐’,几亿美元什么超十亿美元买进创新药企的研发管线,足以让其活到下一个周期,甚至是推动药企产品上市盈利,产生良性循环。”

(作者:季媛媛,韩利明 编辑:徐旭)

季媛媛

记者

新健康版记者。跟踪报道医疗医药大健康行业最新动态及相关政策解读。常驻上海,关注新药研发,也关注疾病预防。(微信号:jyy199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