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加速破题科技成果转化难:推动专利走出“象牙塔”,解困创新主体“融资难”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谭海燕 广州报道
2024-01-19 21:18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谭海燕   实习生郑铭茵    广州报道

粤港澳大湾区是引领中国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源之一。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有效量合计占国内总量的65.6% 。

然而,专利转化率不高一直是难题:专利很难走出“象牙塔”,高校拥有专利有效量大但产业化率极低;创新主体很难通过专利顺利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持续探索破题路径。从省级到地市层面都在积极营造生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截至2022年底,广东共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77家。以广州为例,近年来,广州积极引进大院大所大装置大平台,构建“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例如,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下称“国创中心”),一台净重仅有800克的手持式医用伽马相机,可以对亲肿瘤的分子显像示踪剂“一秒成像”,实时检测到手术切除边缘及转移灶区域的肿瘤细胞分布,实施精准的手术切除。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长聘副教授马天予表示,手持式医用伽马相机是“粒子应用技术创新中心项目”的成果之一,此前已经在清华校园基本完成了理论研究和原理样机的研发,后来成为大湾区国创中心首批立项的项目之一。

“对企业来说,专利从理论诞生到产品投产过程非常漫长,对投资者来说很痛苦,我们加入国创中心,就是希望依托这个平台,把前期能解决的问题先解决掉,未来企业在真正生产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成功率,缩短研发和上市的周期。”马天予说。

术中手持式伽马相机的样机/谭海燕 摄

专利走出“象牙塔”

专利数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近日发布的《博鳌亚洲论坛创新报告2023》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在专利综合能力上领先世界其他湾区。该报告通过对标纽约、东京等世界级湾区,聚焦发明专利、PCT专利、同族专利、专利被引频次四大专利指标,得出这一结论。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99.1万件。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有效量为67.2万件,占全国的13.5%。不过,专利只是第一步,打通创新技术从实验室到商品的“最后一公里”,才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一组数据更值得重视:根据《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下称《报告》),2022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其中,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作为目前专利申请“主角”的高校产业化表现远不如人意,专利难以走出“象牙塔”。

2023年,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就曾撰文指出,当前我国存在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不明确、企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不充分问题,导致我国科技成果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不匹配、转化效果不理想。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亚洲国家原来不太注重研发。近年来,亚洲国家也在积极投资创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专利综合能力突出,现在发明的东西特别多,但不是全都能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政策顾问扎法尔说。

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副会长、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顾奇志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加快专利成果转化上,广东部分高校下的功夫深、表现不错,但也没法与北京、上海比。目前,广东拥有超过160所普通高校,总量位居全国前列,理工类高校、理工类学科专业占比不断提高,但“双一流”高校数量较少。

“广东的科创优势在于企业。”顾奇志说。《报告》显示,2022 年,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 48.1%,数据比高校高出一大截。截至2022年,广东全省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9万家,连续7年排名全国第一,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源。

作为从事知识产权工作20余年的观察者,在顾奇志看来,企业以盈利为导向,不做亏本买卖,而深圳、广州聚集了大量科创企业,因此注定产业化率较高,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实力可见一斑。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专利走出“象牙塔”,呼唤加快确立企业为创新主体是一大关键。王桂林在《直面科技成果转化的真问题》一文中就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牵引、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2023年,为进一步促进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广州出台《广州市壮大科技创新主体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也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高企26条”。在“高企26条”,广州从制度上进一步将高新技术企业确立为创新主体。

“市场有什么需求?行业什么技术最需要突破?企业最了解。哪些赛道、哪些企业最有发展潜力?投资人最清楚。”在“高企26条”的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孙翔如是说。

位于广州的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器院”)背靠央企,资金与科技实力雄厚,在广州拥有研发、检测和产业化三大基地,并于2023年12月入选为广州市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国电器院董事陈立新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企业讲究经济性,近年来中央企业更是强调增强核心功能与提高核心竞争力“两个核”,“我们研发的成果基本上全部都做了产业化,不存在说不能产业化的问题,只是说在产业化的过程中,有没有达到我们预期或者超过我们的预期。”

在他看来,不管大中企业还是小微企业,只要面向市场,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研发能力就是增强竞争力的根本。

然而,尽管提高创新能力是企业共识,不同类型与规模的企业在加快创新的追求上存在“温差”。“显而易见,大湾区的一些龙头企业资本充足、创新动能强,但中小企业没那么容易,试错成本高。”顾奇志说。

数据也印证这一说法。2022年,我国大、中型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分别达到50.9%和55.4%,而小、微型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分别只有45.3% 和22.0%。

在顾奇志看来,鼓励社会创新机制缺位是限制专利产业化的核心。“一方面,近几年民营企业都面临不同程度融资难题,如果得不到资金支持,推动创新成果从0到1艰难,对小微企业来说尤甚。另一方面,目前我们对专利保护力度和宣传意识都不太强,企业并未很好地利用专利给产品定价,因此动力不足。”

探索专利融资难题

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红丽长期专注资产管理等领域,平日接触大量企业客户,根据她的观察,“缺钱”是限制企业创新的一大痛点。

近年来,广东着力打造优良营商环境,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更是出台了“一揽子”利好投融资政策。在广州,2023年出台的“民营经济20条”里,多条措施涉及企业融资,尤其进一步强调对科技型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

系列措施彰显广东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决心,截至2023年9月末,广东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2.3万亿元,同比增长23.8%。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199亿元,同比增长24.9%。

然而,另一个无法忽视的数据是,截至2023年,广东全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中,企业超过780万户。除了“异军突起”的科技型企业,剩余数量庞大的企业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增加附加值、发展新质生产力,值得全社会关注。

“我们现在可能更关注一些‘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政策也向这类企业倾斜,但其实这部分企业占比是很低的,剩余大量其他企业如何实现创新突破,也很值得我们关注。”刘红丽说。

就在近日,广东省财政厅下达了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奖补资金1亿元,该奖补资金重点围绕消费电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型储能、先进材料、食品工业等领域及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力求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虽然我们没有属地化,但企业一直在广州,得益于广州对科技型企业的宽松的、鼓励式的创新环境,对我们发展创新有帮助的。”陈立新说。

除了从融资源头上为企业注入创新信心,广东还在持续探索通过各种形式打通创新“最后一公里”。

2021年,位于广州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该国创中心以广东省人民政府为牵头建设主体,由清华大学等有关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共同参与建设。

“国创中心有点类似于介于学校和企业之间、从原始的技术到完整的产品之间的一个有效的孵化平台。”马天予形容国创中心就像一个“桥梁”,为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提供了一个过渡空间。

其他探索也在加快中。就在今年1月17日,佛山在全国首办高价值专利成果转移转化大赛,本届高转赛吸引432个项目参赛并决出28个获奖项目,成功促成专利许可转让项目15个,交易金额约1500万元,达成意向合作金额30亿元,为打通专利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搭建起更有效的桥梁。

(作者:谭海燕 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