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信托邵泉:以信托财富管理力量服务金融强国建设
光大兴陇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
邵泉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明确了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同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提建设“金融强国”,提出做好“五篇大文章”,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一大分支,信托业已历经四十余年发展,特别是2001年《信托法》颁布实施后,信托制度成为连接资金端与资产端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具体体现为日益壮大的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业务。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已连续五个季度企稳回升,达到21.69万亿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财富管理需求,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回首2023年,信托行业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开展各项工作,开辟新赛道,助推经济行稳致远。
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
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要深刻认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增强金融报国情怀和事业心、责任感。
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围绕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强调了“八个坚持”。在“八个坚持”中,“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放在了首位。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既是中国金融发展的特色,也是中国金融发展的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金融系统加大力度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成功避免若干全面性危机,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就信托行业而言,经过三年的“两项业务”压降工作,行业业务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融资类业务较峰值压降了52%、通道类业务较峰值压降了95%,精准“拆弹”几家高风险机构的风险,持续推进信托业保障机制改革,构建信托业风险市场化处置机制,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加强,这些无一不是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完成的。
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就是要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求,是信托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信托制度以其独特的功能属性,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可形成差异化优势,互为补充,共同促进。一方面能够提供风险隔离、他益安排等服务,能够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能够提供贷款、股权等投融资服务,资产证券化,财务管理,服务信托等综合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提供全方位支持。
过去六年,在监管引领下,信托业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采取积极措施,稳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入力度,着重引导资金进入工商企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截至2022年末,信托业投入实体经济发展的金额合计超过11.8万亿元,同比增长3.8%。
光大信托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多措并举提升公司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一是提升管理能力,加大重点领域投资力度。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光大信托服务实体经济规模占公司受托管理业务规模的66%;三季度新增制造业投资46.03亿元;新增绿色产业投资8.14亿元。二是创新业务模式,拓展新兴产业服务深度。运用信托制度参与大型企业风险处置,助力维护地区金融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产业升级,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目标企业混改,布局“专精特新”项目。三是把握政策导向,增加区域发展服务广度。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以“光大所能”服务“国之所需”“民之所盼”。
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就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求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同时明确了包括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地方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金融市场风险和外汇市场风险在内的金融风险防范化解。
2023年以来,信托业面临内外部复杂的经济形势,叠加行业内生的转型发展压力,行业整体面临传统业务收缩、转型业务不明朗、行业风险化解难等问题。特别是对涉及的房地产、地方债务风险化解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一是严守合规底线。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监管要求,合规要求既是监管红线,更是讲政治的体现。二是健全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用制度规范流程,做到风险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处置。三是加强文化建设。信托二字从字面即可理解为信任和托付,委托人对受托人的信任和托付,离不开公司风险合规文化的培育。光大信托高度重视风险合规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监管规定要求;补齐风险合规制度短板,建立全流程管理体系;深耕厚植风险合规理念,切实推动公司形成正确的风险合规文化观。
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就是回归信托本源,加快创新转型步伐。2023年3月,原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三分类”),2023年底《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实施,引导行业更加重视创新业务布局,资金投向不断优化,标准化投资快速发展,新模式、新方向不断涌现。例如,家族信托规模进一步提升,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家族信托存量规模已达到4976亿元;多家信托公司推出普惠性家庭服务信托;保险金信托体系不断完善;拓展基础资产类型,创新资产证券化业务;深耕标准化证券信托业务;探索风险处置服务信托新模式。光大信托与中信信托作为共同受托人,落地了行业最大的信托项目——海航破产重整专项服务信托,在我国企业破产史和信托业转型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坚持金融工作的人民性,
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坚持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就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财富需求。财富管理是金融的重要一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财富需求,是每一个金融工作者的责任。招商银行和贝恩联合发布的《202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22年,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316万人,个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达到278万亿人民币,占全球份额的五分之一,过去三年在疫情背景下年均复合增速也有7%,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信托公司作为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近五年累计向投资者支付的信托收益达到5万亿元,光大信托近五年来累计分配近1500亿元,为投资者财产保值增值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坚持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就是要提升民生慈善服务精度。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动扶困济贫、扶老救孤等一系列慈善信托开展,助力三次分配。2022年,信托业备案慈善信托392单,备案规模11.4亿元,慈善支出6.17亿元,直接受益人数超过40万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光大信托新增备案资产信托约6000万元,成立光信善·圆梦西藏慈善信托,用于西藏地区生态振兴,推进国土绿化行动,该项目是西藏自治区慈善总会设立的首单慈善信托;成立“光大之声”听障帮扶项目,用于湖南新化县14岁以下重度和极重度耳聋青少年患者救助,帮助听障人士重回有声世界。
坚守行业定位,打造信托
在财富管理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2022年中国信托业年会上,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指出,信托业未来能否长期健康发展,一是取决于信托业能否在金融体系中建立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或者说是可替代但替代成本高;二是取决于信托公司能否凭借自身专业能力和信誉取信于委托人,取信于金融消费者,让他们放心把钱交给我们。信托的未来,取决于新时代的需要和信托的功能定位。
厘清信托公司定位,明确本源业务。在当前环境下,信托业发展的业务逻辑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先前带有“通道”“刚兑”等影子银行色彩的业务已无法持续。“三分类”则明确“立足受托人定位”即信托本源,“根据委托人要求,为受益人利益”为信托服务实质,对信托在我国金融业中的定位进行了更加清晰的界定。通过资产管理信托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样化资产管理需求,通过财富管理服务信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综合化财富管理需求,通过行政管理服务信托、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风险处置服务信托满足社会民生等服务性需求,通过慈善/公益信托满足社会责任管理需求。信托的这些独有特性,是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其他金融业态无法替代的。
构建信托公司差异化财富管理模式。一是发挥信托财产独立性、他益性、多元性等独有优势。信托作为财富管理工具,具有天然的财产隔离和财富规划的法定制度优势,也有着灵活的产品创设和广泛的资产投向优势。信托财产可以为现金或者非现金等多种形式,这就为信托公司开展财富管理信托业务带来天然的优势。特别是随着居民财富的稳定增长,其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从货币类财产的保值增值已经扩充到货币、股权、股票、不动产等形式多样的资产;已经从单次、短期、无规律的投资行为发展到出生、读书、成年、老年等生命全周期需求。
近两年,光大信托实操了多单股权家族信托,通过提前设立家族信托,将家族企业的上市股票置入信托架构中。一方面将上市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提升家族企业股权架构的稳定性,避免因突发事件而对上市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可以为子女进行婚姻财富规划,实现家族财富对子女的定向传承,提升家族传承的稳定性。此外,在隐私保护方面,家族信托采用私密方式管理信托财产,起到安全保密的效果。二是发挥信托“小众客群”的独有定位,在财富管理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通常来讲,存款、国债等产品对应“风险收益图谱”中的“低风险低收益”区间;股票、权益等投资对应“风险收益图谱”中的“高风险高收益”区间;信托产品则对应“风险收益图谱”中的“中风险中收益”区间。光大信托对财富客户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选择“中等风险中等收益水平”产品,且从投资组合配置角度而言,这一区间产品配置亦不可或缺。信托“小众客群”的逐渐增加,存在转化为错位竞争的契机,可在财富管理服务、推动三次分配等工作上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占据一席之地。
通过强化专业能力打造财富管理服务信托的不可替代性。信托公司的财富管理应以受益人为中心,从四个方面建设财富管理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特色化、价值化、有温度的服务,助力金融强国建设。一是以特色化为优势满足客户价值需求。信托公司是目前唯一可以同时在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投资的金融机构,既能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投资需求,同时能充分实现灵活的跨资产组合投资,从而有效降低组合风险,实现收益最大化。二是以专业化为基石提供高品质服务。“三分类”新规创新性地对财富管理服务信托细分为家族信托、家庭服务信托、保险金信托、特殊需要信托、遗嘱信托、其他个人财富管理信托,并设立了法人及非法人组织财富管理信托,丰富了信托型财富管理的场景,创造了信托与其他财富管理机构差异竞争的空间。三是以数字化为抓手全面提升客户体验。通过客户精准画像、建设智能风控、提升运营效率等方式提升公司专业能力,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四是以协同化为驱动构建客户服务生态。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的统计,2022年信托公司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客户中,有81%来自直销渠道,19%来自机构渠道。虽然目前外部渠道占比不高,但未来机构渠道将是信托公司财富管理服务信托的重要发展方向,应互惠共赢,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需求构建财富管理客户服务体系。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金融发展成果。
坚持“因信而托”,
以信托文化建设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国信托业历经多次整顿,除制度层面、功能定位等出现偏差外,与行业文化的缺失也存在较大关联。监管部门指出,信托行业的受托人文化建设存在四个方面问题,并明确提出建立“守正、忠实、专业”三大特征的受托人文化。过去三年,在监管部门引领下,信托行业着力推动信托文化建设工作,通过文化的力量重塑行业新形象,注入发展新动能。信托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积淀和涵养,需要全行业下大力气,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信托文化是一种信托行业有别于其他金融同业的行业特质,是信托业建立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的重要抓手。宏观上讲,信托文化要深度融于信托公司的企业文化,牢固树立受托人意识,牢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使命,制定经营层面的目标、价值观、行为准则的约束,助力打造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形成企业的特质和标签,保障行稳致远。微观上看,信托文化最终体现在每一个从业者身上,个人要养成遵规守纪、埋头实干、勤勉尽责的习惯;要提升全面风险管理、专业化资产管理、综合化管理服务、信息科技支撑引领等能力,推动企业稳健发展。
新时代信托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坚守定位,稳中求进。通过内外兼修,践行“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切实提高信托的社会认可度,成为委托人信任、乐于选择的财富管理机构,真正实现“因信而托”,打造信托业的不可替代的护城河,以信托财富管理力量服务金融强国建设。
作者系光大兴陇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党委副书记、总裁
(来源:银行家杂志)
(编辑:李彤欣,见习编辑,朱芷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