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经连线|港科大(广州)协理副校长熊辉:数字经济时代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懂得利用数据这种新型生产要素

全球财经连线马嘉璐,庞成,李群 2024-02-19 17:41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马嘉璐 庞成  深圳报道

“要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制造业插上翅膀,‘软硬兼施’建立起真正的差异化优势。”2月18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熊辉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进入创新驱动时代,应面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既懂技术又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

他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应积极探索人才、数据等要素的融合,培育自我价值实现的氛围和土壤,为高质量发展汇聚人才动力。


南方财经: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背景,在运用AI赋能高质量发展方面,广东可以发挥哪些优势?可以进行哪些突破和尝试?

熊辉:当前,我们已经从市场驱动、管理驱动的时代,进入到了创新驱动的时代。我们有强大的硬件能力,下一步要“软硬兼施”,通过人工智能给制造业插上软件的翅膀,建立起真正的差异化优势。尤其在信息革命时代,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数据这一重要生产要素进行加工,可以对各行各业进行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于“融合”二字,包括产业的融合、人才的融合以及数据要素的融合等,如何实现数据跨境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作为融合的先行者,在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科研方向等方面都一直秉承着交叉创新的理念,在实践中也在积极探索数据的跨境流动共享,结合各行各业的实际需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充分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推动制造业等硬科技实现腾飞。

南方财经: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数字经济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使数字经济人才在大湾区“引得来、“留得住”?

熊辉:数字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一个关键点就是懂得利用数据这种新型生产要素。因此需要做到多领域能力的结合。比如,在技术领域,要懂得用算法、AI等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在产业应用领域,要懂得制造业的流程工艺、金融行业的业务逻辑、跨境电商的市场规律等。既要懂技术,又要懂产业,实际上对人才的要求很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教育理念强调交叉和创新,就是要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到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传统制造业优势,又有鼓励人才发展的机制,是非常好的平台。创新驱动时代,拼的就是人才红利,是“科学家创客”。他们的能力很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有自己的战略眼光,也能够带领团队做真正伟大的创新,是世界各地都在积极争取的人才。

我认为要吸引这样的人物留在大湾区,不完全在于物质激励,更多的是要提供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和氛围,让大家体会到在粤港澳大湾区拼搏事业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所作为,并为此感到自豪。“为伟大事业而工作”,这种文化和土壤的培养十分关键。

制作:李群  拍摄:杨雨莱、施诗

(作者:马嘉璐,庞成,李群 编辑:李振)

庞成

记者

湾区金融新闻部记者,常驻广州。欢迎联系交流:邮箱:pangcheng@21jingji.com 微信:pangc97,请注明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