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左江”式研报 华安证券“信口开河”为哪般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雷晨 北京报道
2024-02-20 08:55

如果有投资者信奉华安证券的研报当天买入*ST左江,且至今未卖出,那么其账面将浮亏约9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 北京报道

在妖股*ST左江股价200元高位坚定唱多,最终惨遭“打脸”,华安证券因研报把关不“严”被监管痛批。

2月18日,华安证券收到安徽证监局《关于对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釆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其中提到,公司发布的涉及“*ST左江”等研究报告存在制作不审慎的情形。

据悉,2023年4月25日,华安证券发布题为《算力领域的璀璨明珠,DPU放量乘势而起》的深度研报,对*ST左江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

故事浮夸的背后,股民实在“伤不起”。截至2月19日收盘,*ST左江的股价为19.52元/股,如果有投资者信奉华安证券的研报当天买入*ST左江且至今未卖出,那么其账面将浮亏约91%。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ST左江”式研报层出不穷,个别分析师因研报数据不准确、逻辑不合理、泄露未公开信息等原因被监管处罚。

有受访人士对记者表示,券商研报应该严谨,以确保投资者利益、履行职业责任、遵守法律法规并提高研究质量。这也是券商研究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

华安分析师高位摇旗

*ST左江自2021年起便不断披露正在进行“可编程网络数据处理芯片”的研发(自2022年起,此类芯片被称作DPU芯片)。

搭上DPU的“快车”后,自2022年5月以来,*ST左江所谓自研DPU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由于DPU产品的主力厂商是包括英伟达在内的国外企业,*ST左江对这类产品研发的公告显然吸引了足够多的市场关注,甚至有关于公司产品可以实现国产替代的声音在坊间流传。

而在此期间,*ST左江的股价快速上涨,从约38元/股的低点开始一路狂飙。其中,券商研报对该股涨势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很多人就喜欢这种主题标的,有资金愿意干,炒得那么高,然后(股价)崩掉。”有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

2023年1月31日、2月25日、3月25日,尽管*ST左江连续三次发布了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但个别研报却并未重视此事,反而逆势唱多。

2023年4月25日,华安证券发布题为《算力领域的璀璨明珠,DPU放量乘势而起》的深度研报,对*ST左江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报告中不乏溢美之词。

在研报发布之际,*ST左江收盘价已经高达218.98元/股。

研报中提到,2019年公司开始持续投入芯片研发,2022年公司DPU进入流片程序并完成了测试封装,正式发布NE6000系列DPU,实现国内首颗从设计、制造、封装到产品化完全国产化自主可控的可编程DPU芯片。

对于技术路线,研报显示,公司DPU使用了全新SoC+NP+GP路线,芯片里面不仅集成了处理数据平面的专用网络处理器,还集成了擅长处理控制面的通用处理器,这种模式很好地适配了各个应用场景。

上述研报总结道,DPU市场规模大,增速快,公司是国内DPU技术领先的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与BEAT的上升。

研报还预测,*ST左江2022年至2024年将分别实现收入0.6亿元、9.3亿元、13.4亿元,同比增长-49%、1452%、44%;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3.51亿元、6.25亿元。

研报发布后,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ST左江的股价仍然不断攀高,在2023年7月14日达到最高点299.8元/股。

但后续*ST左江的一系列公告与监管罚单,将上述研报置于尴尬境地。

研报不“严”吃罚单

“买入”的声音在坊间传唱,期待的资本盛宴却迟迟未至。*ST左江DPU有关交易疑点逐渐浮出水面,其真实业绩也与上述研报预测相差甚远。

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ST左江实现营收3372.21万元,同比下滑9.54%;归母净利润-9732.73万元,同比下滑28.27%。

根据*ST左江发布的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亿元-2.25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约1.47亿元。在营收方面,公司表示,因证监会立案调查原因,目前无法对2023年营业收入进行预计。

“*ST左江的故事比较奇葩,它作为一个规模不大的公司,却讲了一个大公司的故事,而且是超级大的科技公司才能做的事情,与其整体的能力不符。”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023年11月24日,*ST左江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妖股神话彻底破灭。

因发布*ST左江有关研报,华安证券已接连收到深交所、安徽证监局的罚单。

2024年1月30日,证监会通报*ST左江财务造假案阶段性调查进展情况称,该公司2023年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

深交所于2024年2月5日下发对华安证券的警示函。经查,华安证券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分析结论依据不充分,结论不审慎,未充分揭示投资风险,公司对研究报告质量审核把关不严。

2月18日,安徽证监局向华安证券下发《关于对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釆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其中提到,公司发布的涉及“*ST左江”等研究报告存在制作不审慎的情形。

除此之外,安徽证监局还提到,华安证券存在人员管理、网络安全管理、融资融券业务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过程中,个别项目尽职调查不充分,质控、内核把关不严,持续督导不到位。

基于上述情况,安徽证监局决定对华安证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对此,华安证券回应称,公司坚决服从处罚决定,将深刻吸取教训,以整改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一是严把入口关,强化覆盖管理,完善相关跟踪及动态调整机制;二是严把审核关,完善制度流程,更加审慎评估研究报告重要敏感信息可能对市场产生的影响;三是严把质量关,加强教育管理,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执业水平和研究质量。

监管严打“信口开河”

华安证券是一家立足安徽的中型券商,前身是1991年成立的安徽省证券公司,安徽省第一家专营证券机构。2016年12月6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909)。

*ST左江研报的作者阵容也堪称豪华,包括是华安证券时任研究总监兼研究所所长尹某技、计算机团队联席首席王某珏,以及两名较为年轻的分析师邓某佯、张某光。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在参与该研报撰写的分析师中,有人已离开了华安证券改为其他机构效力。

Wind数据显示,我国券商分析师的数量近年来持续增加。2017年起,券商分析师的人数约两千多名,2023年上半年已经突破四千大关。

谈及当前证券分析师整体工作情况,前述受访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稍微靠谱点的研究员,写报告一般都会去实地考察。

“一篇研究报告发出来之前,研究所内部是有很多流程去一道一道审核,如果没实际调研过,就算把报告写出来了,那些底稿根本就过不了,合规专员根本不会给过。”其表示。

但在行业逐渐凝聚共识的同时,“*ST左江”式研报也时有出现,个别分析师因研报数据不准确、逻辑不合理、泄露未公开信息等原因被监管处罚。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对券商研究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也越来越严厉。

从过往案例来看,有券商因研究报告中的数据不准确、分析逻辑不合理等问题,被监管部门处以罚款,并责令其进行整改。有的分析师因在研究报告中泄露未公开信息,被监管部门处以罚款,并撤销其业务资格。有的分析师因在研报中预测不准确、分析逻辑不严谨等问题,被监管部门处罚。

“*ST左江”式研报为行业敲响了警钟。受访机构人士告诉记者,券商研究员作为专业人士,有义务向投资者提供准确、客观的研究报告。如果研报不够严谨,可能会误导投资者,导致投资损失。

在其看来,除了分析师自我约束之外,券商机构也应加强对研究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分析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确保研报的质量和准确性。

(作者:雷晨 编辑:朱益民)

雷晨

记者

邮箱:leichen@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