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强化配套政策支持,进一步推动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见效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杨志锦
2024-02-23 21:1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  上海报道

据央视新闻联播,国务院2月23日召开常务会议,听取2023年国务院部门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举措,部署进一步做好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等。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经过各方面协同努力,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整体缓解,为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主要由于特殊再融资债化债和金融化债措施落地。去年10月特殊再融资债重启发行,用于置换纳入隐性债务之中的拖欠款、非标及城投债券,目前已发行1.39万亿元。与此同时,金融系统尤其银行支持地方债务化解的工作也启动,银行参与地方债务化解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本行贷款展期降息;二是债务置换。

前述措施尤其特殊再融资债落地后,短期城投债的兑付已无忧。去年8月以来高风险地区城投的信用也得到修复:一级市场上,发行下限动辄下调200BP,高认购倍数卷土重来;二级市场上,城投债信用利差不断压缩,有省份三个月内城投债利差压缩了400BP。

但不论是再融资化债还是金融化债,只是拉长了期限、降低了利率,地方全口径债务余额并未减少。而特殊再融资债置换之后,地方政府显性债务余额明显上升,还本付息压力更为刚性。与此同时,城投公司仍面临融资压力。

一位经常去地方融资平台调研的券商固收部人士表示,名单内的城投利息支付压力较大,因为城投公司ROA远低于债务利率,而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压力较大、也难以提供支持。名单外的城投融资需要化债专班签字,程序更复杂,新增融资很难。

此次国常会提出,要坚持改革创新,强化配套政策支持,持之以恒攻坚推进,进一步推动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见效。

去年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记者了解到,去年9月债务监测平台增加了“防范化解地方债务方案”模块,地方已组织填报相关数据,包括地方财政经济、相关资产、土地储备等基础数据及预算支出压减计划、拖欠账款化解计划、地方债务化解计划等。

近期地方披露的公开信息显示,一揽子化债方案包括一个总方案和若干个子方案(即1+N化债方案),但不同地方的子方案不同。如天津预算报告在回顾2023年工作时表示,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作为“一号工程”“一号战役”,调整设立全市化解政府性债务领导小组,同步组建市、区两级工作专班,进一步健全市负总责、各区尽全力化债的工作格局,制定实施 “1+10”全口径债务化解工作方案,统筹全市资金资源减债化险,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化债目标任务。

陕西省预算报告则表示,组织摸清全省债务底数,制定全省化债总体方案以及清理政府拖欠账款、化解地方中小银行风险、防范化解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等专项方案。

对于今年化债的配套政策支持,市场高度关注特殊再融资债是否会有新额度下达。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置换隐性债务后,隐性债务减少的规模和政府债务余额增加的规模相等。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低于限额,相应才有置换的空间。从过往看,特殊再融资债券额度来源于结存限额。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421674.3亿元,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07373亿元,限额和余额的空间为1.43万亿元。由于特殊再融化债成效明显,市场预计今年继续新批特殊再融资债额度的概率较大。此外,金融化债措施如何进一步优化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会议还提出,要强化源头治理,远近结合、堵疏并举、标本兼治,加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起源于去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当时的会议提出,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在宏观税负下行、经济社会风险财政化驱动下,地方政府债务既有政绩观的驱动,更有被动式抬升,因此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关联不能简单从政绩观纠偏和问责角度,更应建立起相应制度。概要言之,其一是从侧重结果导向到侧重过程和制度建设;其二是认识到债务形成既有地方政府主观,也有客观环境导致;其三是明确债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高质量发展,而不是压降债务绝对规模。  

(作者:杨志锦 编辑:张星)

杨志锦

高级记者

长期专注于地方债、债券违约、货币政策、银行领域的报道和研究。在财政、金融、宏观交叉的地方债领域,力求为市场提供专业的信息和分析。欢迎交流及爆料,记者微信:yangzhijin21,添加请备注单位及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