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徐洪才:中国经济具有巨大韧性和潜力,新型城镇化、银发经济将释放增长新动能丨解码政府工作报告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庞成 北京报道
2024-03-05 21:58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庞成、实习生范逸  北京报道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等。

围绕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如何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动能、提振市场信心等话题,两会期间,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接受了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

徐洪才表示,此前,全国各省发布的2024年增速目标加权平均数为5.4%,政府工作报告将全国目标放在5%左右科学合理、符合各方预期,既可以有效满足2035年中期发展目标,也有助于稳定微观主体发展信心,同时兼顾政策的稳健性、连续性的要求。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仍具有巨大韧性和潜力,随着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银发经济等领域的推进,将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的动能。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 受访者供图

新型城镇化、银发经济释放增长动能

南方财经:结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你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哪些领域能成为增长点?

徐洪才:经过2023年一年调整,可以说中国经济韧性已经充分地显现。2023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长5.2%,如期实现年初政策目标,对世界经济新增GDP贡献超过30%,是疫情后世界经济恢复增长的重要引擎,可以说表现是可圈可点的。

当前,经济平稳恢复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2024年还会延续这样的趋势。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L型”走势,到2030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出现放缓。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政策调整,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调节,包括逆周期、跨周期的调节,通过改革创新、激活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等措施,以减缓经济下行的速度、幅度。整体而言,中国经济中长期的发展潜力巨大,重要的是各项宏观政策需要持续发力,协调推动发展。

从经济增长动能来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将为经济增长释放动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6.2%。预计到2030年,人口城镇化率将超过70%,并将在2035年前后达到75%后逐步趋于稳定。从现在到2023年间,人口城镇化率还有10个百分点左右的提升空间,推动农村和城市间的融合发展会产生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是一个重大的机遇。例如,通过城乡间的融合发展,让生产要素自由地流动,以进一步培育新兴产业;通过推动农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

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带来的机遇。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发展银发经济。这聚焦了我们当前一大现实挑战:老龄化社会正加速来临,但相应配套的养老服务体系没有跟上。随着加大对养老产业的供给和投入,这将为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我认为,未来,创新要素将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里面亦会释放巨大潜力。

发挥PE、VC对创新的支持作用

南方财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是“五篇大文章”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结合国际趋势来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徐洪才: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们之间需要有机地结合。对企业而言,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具体场景是金融服务要渗透到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尤其是企业发展的种子阶段、成长阶段。

科技创新往往是具有风险的,科技企业往往具有强专业、轻资产、少抵押、高成长、高风险的特点,令初创型科技企业在信贷方面,无法得到像成熟企业相同的评级条件,因此,银行的信贷资金往往与初创型科技企业是不匹配的。因此,像PE、VC,特别是天使资金等,对科技企业有较好的适配性。

例如,最近OpenAI发布Sora视频模型引发关注。回顾OpenAI这家科技公司的发展历程,金融其实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Sora及其背后OpenAI的科技公司,要在技术上实现创新突破,前期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OpenAI最早的天使+轮融资中,微软就投了10亿美元,目前微软也是成为OpenAI最大的LP持股人。

过去几十年,我们借鉴了硅谷等国外发达风险投资中心的成功经验,做了很多探索。从90年代末开始,天使投资开始有较大规模的发展,随后PE/VC行业兴起,各级政府参与主导的各类种子期基金或早期基金等产业基金相继诞生,这些创投风投资金的崛起,都与初创型科技企业前期需要大量投资这样需求相匹配的,可以说目前我们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生态链已经初步形成了。

但需要指出的是,最近两年资本市场的非理性的波动对于PE、VC行业有较大影响。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建设金融强国,做好包括科技金融在内的五篇大文章,今年两会更将“五篇大文章”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我认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除了用好银行的信贷资金,还要发挥好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另外,我们的产业政策也要予以调整,在研发投入方面,财税政策还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这也是至关重要的。 

南方财经:在支持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如何正确看待风险与发展的问题?

徐洪才:创新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我们应该对创新要有一定的包容性,要营造允许失败的创新环境。VC、PE这类资本就有这种机制,它可以允许投资的创新项目失败,就算大部分项目都失败,只要其中有一两个项目能够成功,收益就足以覆盖其他的失败。

另外,我们还要完善创新机制,例如要进一步做好技术创新中的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定价,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这方面也需要政府进一步引导。比如过去几年,我们各级地方政府在超级算力领域加大投入,但在做好技术应用服务、推动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发力不足,结果就是技术的市场化应用还做得不够,因此出现了所谓的“数字烂尾楼”现象。 

恢复股市T+0交易符合国际趋势

南方财经:最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话题也很受关注。目前政策空间较大,但机构积极性似乎不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徐洪才:2023年8月,中国证监会召开机构投资者座谈会,提出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金融市场改革深入推进、长期利率中枢下移的新形势下,养老金、保险资金和银行理财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快发展权益投资正当其时。

随后,为推动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积极入市,2023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通过调低部分风险因子等措施,鼓励保险公司将资金更多地用于长期投资。 

我认为,鼓励机构投资者、养老金、保险资金和银行理财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是正确的方向,能更好地发挥中长期资金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但是也不能“一刀切”,因为它本质是一个市场行为。

目前机构投资者积极性不够,是受到资本市场较低迷或处于低位震荡徘徊的影响,从根本上讲是上市公司基本面没有改善。因此需要标本兼治,一方面要加大宏观政策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完善交易规则,及时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提升机构投资者、中小散户对股票市场的信心。上市公司业绩的不断提升,自然会体现在股价上,我相信我们的投资人一定会有理性的选择。

南方财经:今年两会,有一些代表委员建议股市实行“T+0”制度,你认为时机是否成熟了?

徐洪才:实际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A股市场曾经实施过“T+0”交易制度,但自1995年起,A股市场就迎来了“T+1”交易制度,并沿用至今,与“T+1”随之而来的是,设有涨跌停板制度,这是相互配套的。从国际情况来看,股市“T+0”在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包括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都已实施了多年。

股票交易“T+0”有利有弊,“T+0”最大的特点是“快速反应,一步到位”,但是这也容易滋长市场投机行为,如果市场都在意瞬间的涨与跌,那么市场很容易被误导,变成投机性市场。尽管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实现股市“T+0”交易及取消涨跌停板制度符合客观规律、国际趋势。但从短期来看,应审慎推动股票“T+0”交易,可以考虑在局部领域有范围、有限制地进行试点,然后再推广。比如在大盘蓝筹股进行先行试点,然后逐步推广。

(作者:庞成 编辑:萧北)

庞成

记者

湾区金融新闻部记者,常驻广州。欢迎联系交流:邮箱:pangcheng@21jingji.com 微信:pangc97,请注明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