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夏 重庆报道
新质生产力是今年两会热议的关键词。具体在不同行业,新质生产力应如何推进?制造业企业该如何参与其中?
长虹控股集团从家电制造业起家,目前旗下拥有7家上市公司、3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业务已拓展至智能家电、核心部件、IT服务、新能源、半导体等多个产业,对于制造业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有自身思考。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柳江,今年首次以长虹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身份参加全国两会。结合长虹自身探索和前期调研走访,柳江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带来了三份建议,分别涉及工业互联网、AI大模型和家用机器人等领域。
(全国人大代表,长虹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柳江)
推进数据、算力等基础设施的提升,是柳江今年建议关注的重点。柳江是电子工程专业出身、工学硕士,他认为,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支撑,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和重要驱动力量,可助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当前中国工业互联网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初步形成头部竞争格局。但在市场驱动、产品成熟度和生态构筑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亟待完善,尤其是在‘数实融合’的过程中,面临数据要素价值化的难题。”柳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数据也是发展人工智能(AI)的基石之一。面对AI大模型的迅猛发展,柳江认为,国内AI大模型虽然与国外保持同步增长态势,但算力基础设施、数据完备性还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带来的结果是,国内在面向B端的工业互联网、面向C端的家用机器人以及两端兼具的AI大模型的发展过程中,各自不同程度地存在数据采集不足、场景应用单一、产品缺乏行业深度、运营模式不成熟等问题。
从统一标准、加快顶层设计、跨界共建平台等多个角度,柳江在今年多份两会建议中介绍了自己的解题思路。
工业互联网还需强化数据管理、跨界融合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国内工业互联网“双跨(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已达50家,相比前一年增长近一倍。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平台更是超过340家,其核心产业规模达1.35万亿元,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达2509亿元,已经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覆盖所有41个工业大类,推动上万家企业供需对接。
但柳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进一步推进“数实融合”过程中,目前国内工业互联网在数据要素价值化方面还存在不足。比如企业在进行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数据采集水平和数据质量有待提高;企业数据价值挖掘不足,数据应用不充分,数据要素流通技术尚未成熟;数字产品、数字资产流通、确权等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此外,工业互联网多涉及到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存在凭借单一企业自身很难打破的平台壁垒,成为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的瓶颈,影响行业潜能有效释放。
对此柳江建议,一方面要强化数据治理,全面提升公共数据的管理能力,推动数据共享技术升级,完善数据要素的市场机制,引导数据的高效利用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引导跨界牵手和产业共融,鼓励平台之间深度合作,打造互补互利、共建共享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这两方面建议,一定程度上是基于长虹自身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运营经验。柳江介绍,长虹在全球65家制造工厂实现了智能化升级改造,其打造的四川首个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为8个行业的近百家企业提供服务。
具体就数据的采集、流通,柳江建议从标准化、体系化建设入手。
“首先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建立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同时还要加强数据应用场景的创新开发,推动数据在各领域的应用和价值实现,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数字产品和数字资产流通规则和标准,确保数字产品和数字资产的合法流通。”柳江对记者表示。
国内AI大模型产业化需系统化整体推进
2023年ChatGPT横空出世,给传媒、影视、游戏等内容行业带来了巨大震撼。而今年Sora惊人亮相,更是展现出AI大模型的“生成创造能力”已实现飞跃式发展,进一步打开了AI大模型在各行业应用的想象空间。2023年,长虹就发布了搭载AI大模型的电视。
柳江认为,AI产业大模型作为定制化、场景化、专业化的应用模型,可以为相关产业的技术突破、产品创新、生产变革提供高效的智能化升级解决方案,但从他调研的情况来看,大模型在工程化、产业化应用方面有诸多问题待解决,
“大模型的工程化、产业化应用,目前面临一系列挑战:前期投资成本高、数据集不足、产品泛化能力强但缺乏行业深度、运营模式不成熟、成果转化慢、企业人才缺乏,在投入产出、数据流通、创新转化方面也存在问题。”柳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针对大模型产业化应用,柳江建议,要采取多举措强化算力基础设施及产业数据平台建设,大幅改善算力、数据的公共资源服务供给能力,帮助企业低成本获取算力、数据和模型服务。
在柳江看来,以科大讯飞的星火、百度的文心一言、华为的盘古等国内AI大模型为代表,目前国内AI大模型产品与国外保持同步增长态势,但是这些产品在大模型技术范式方面大多是跟随美国的AI头部企业,并且在算力基础设施、数据完备性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大模型产业化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算力规划、数据平台搭建、大模型开发和部署、技术和业务创新、商业运营等环节整体推进。”柳江对记者表示。据此,他提出了三方面建议:
一是将算力基础设施及公共数据资源纳入国家创新要素供给进行统筹规划。在已出台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国家层面文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规划,指导全国产业创新智能基础设施有序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形成部省联动、区域协同、生态联合发展局面;同时加大公共算力平台投资建设力度,推动更多科研院所和科技创业企业依托国家公共算力平台进行大模型训练和算法创新。
二是鼓励支持政产学研联合共建产业大模型协同创新平台。各级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投融资、创新成果认定等政策和评选、认定、挂牌等措施,引导政产学研深度合作打造产业大模型协同创新平台,重点针对模型架构、数据工程、算力协同、领域知识注入等专业方向开展联合攻关,提升平台运营服务能力;同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行业龙头企业依托创新平台,面向特定产业大模型专业方向,联合培养具有科研引领性和工程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夯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是加速培育国产原生产业大模型应用生态。鼓励实体企业与国内大模型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基于国产软硬件底座和产业创新平台开展大模型研发和服务,形成大模型国产化原生应用解决方案,保障产业大模型应用安全。
家庭服务机器人产业应用落地需完善顶层规划
长虹从家电制造业起家,如何借助人工智能等创新,持续投入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的家电设备,是其近年来的探索重点。
家用机器人是长虹看好的一大赛道。柳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家庭服务机器人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在家政服务供给紧缺、老龄人口攀升、用工成本提高的背景下,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美、欧、日、韩等国的家庭服务机器人研发和商业化正在加速发展,各自面向家庭服务场景推出了具有引领性的机器人原型产品,在视觉感知、平衡控制、分类操作、人机交互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比如今年初,斯坦福大学AI实验室推出的家庭服务机器人系统Mobile ALOHA,可以自行完成炒菜、刷碗、擦桌子、倒垃圾等一系列家政工作,一度在网络爆红。
相比之下,国内的家庭服务机器人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不到30%,当前主要面向家庭清洁机器人、娱乐陪伴机器人等功能较为单一的场景应用。”柳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
在柳江看来,国内家庭服务机器人要推动产业化落地,还面临技术成熟度不足、市场需求不确定、产业链成本居高不下等多方面问题。
这当中,首要的问题是家庭服务机器人产业技术成熟度不足,缺乏技术创新协同整合机制。
家庭服务机器人涉及多学科技术,由于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缺乏技术创新协同机制,无法形成技术成果有效转化和创新驱动。“目前机器智能领域视觉感知交互、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人工智能技术,还远未达到应用标准。”柳江认为。
当前家庭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市场需求牵引也尚不明确。
现阶段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及商业模式仍未得到充分验证,尤其是针对复杂的家庭生活场景需求,行业也尚未形成充分共识。家庭服务机器人的C端迟迟无法进入大规模应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服务机器人产业链的整体发展。
家庭服务机器人的产业生态尚不成熟,也导致产业链成本居高不下。柳江调研发现,与美、日、德等机器人强国相比,中国目前更多处于机器人产业链的中下游,核心技术的自主化程度依然不足,缺乏产业层面协同和长效整合机制,导致关键部件的性能及成本无优势,全球行业引领性龙头企业和代表性中高端产品缺乏。
就加快推动国内家庭服务机器人产业应用落地,柳江建议从顶层设计、协同创新、政策扶持三方面着力:
第一,强化家庭服务机器人产业链布局顶层设计。建议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机器人行业的顶层规划,牵头组织论证中国家庭服务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尤其要发挥龙头企业市场牵引和产业集聚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通过重大专项鼓励上下游企业基于未来通用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加强产业前瞻性布局,以核心部件、芯片、传感器、操作系统、灵巧手、双足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为主攻方向,尽快实现核心软件硬件的自主可控,推动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化发展。
第二,鼓励政产学研共建家庭服务机器人协同创新平台。建议构建国家及省市层面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协同创新平台,整合核心创新要素,集中力量攻坚克难。鼓励企业基于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全产业链良性运营。发挥龙头国有企业引领作用,重点针对算力资源聚集、场景数据共享、机器人产业大模型研发、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等方向开展联合攻关,带动产业集群整体智能化升级。
第三,支持家庭服务机器人产业链生态及市场环境建设。可以借鉴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经验,在一定时期内对面向家庭家务、养老护理领域的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给予政策性补贴;借鉴国外将远程医疗服务纳入公共医疗保险的模式,将家庭康养护理机器人产品纳入医保体系,将符合条件的康养护理机器人产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鼓励家庭、医院、康养机构积极使用。
(作者:肖夏 编辑:张伟贤)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