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丨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经济学院院长方洁:“双化”协同发展 培育中国新质生产力

21看湖北陈红霞 2024-03-08 21:01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也需要绿色化和数字化加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红霞 实习生朱奕臣 武汉报道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2024年全国两会中,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路径和方法,成为众多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3月8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经济学院院长方洁,她建议,面对新形势,要继续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以下简称“双化协同”)。此外,针对体现经济活力的民营经济,建议可拓展科技金融“数智”之路,推动形成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经济学院院长方洁             受访者供图)

《21世纪》:今年,培育新质生产力成为热门话题。在你身处的武汉市,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有哪些特点?

方洁:“新质生产力”已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当前,中国经济展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在当前阶段,传统发展模式已受到一定制约,急需寻求新的突破路径。而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等主题紧密相连,成为了寻求新突破中的核心要素。

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新的理念、新的发展形态、新的产业形态、新的技术支撑以及新的路径措施等,最终汇聚成新的生产力形态。

武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武汉拥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3年,武汉经济实现了飞跃,成功跻身2万亿GDP俱乐部。其二,武汉在新技术、新模式、新路径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武汉科教资源丰富,高校、研究院等机构汇聚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为创新要素的生成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三,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全国科创中心城市,拥有良好的发展载体和空间。其四,武汉拥有联合国所公布的全部工业门类,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为创新探索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广阔的试验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在打造创新生产力要素方面起步较早,从过去的“两型社会”概念提出,到如今光谷光纤技术的集聚,再到当前武汉重点打造的5大优势产业,都充分展现了其在创新方面的巨大优势。

《21世纪》:你提及新质生产力也需要新的方式去培育,从具体方法上来说,建议可运用数字化、绿色化的手段,具体应该怎么做?

方洁: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以往,企业可能在较为粗放的环境下发展,但随着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绿色发展道路变得至关重要,成为许多企业的共识。特别是对出口企业,没有绿色标签的企业难以进入国际市场,这并非仅仅基于情怀或理念,而是由现实利益和市场需求所决定的。

我们前期对国内2000余家企业的调研显示,仅有不到10%的企业正在实施绿色转型,90%的企业虽有所意识但仍处于摸索阶段,尚未进行实质性实践。同时,数字经济时代要求企业结合数字技术实现高质量发展。但调研发现,即便是数字经济相关企业,也存在“绿色化”不足的问题。比如,我们观察到一个数据,2020年,全国所有数据中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1亿吨,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2亿吨。这说明数字经济相关企业要在降低能耗、冷却技术、机房建设等领域实行“绿色化”,道阻且长。故此,推动双化协同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

但当前我国双化协同过程仍面临一些难点、卡点。一是双化协同机制路径不清,相关试点还处于起步阶段。二是数字化绿色化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创新融合度不高。三是数字赋能产业绿色转型成效不显,采用数字技术推动绿色转型的企业占比少,且转型深度受限。四是数字产业绿色化水平有待提升,全国各地数据中心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推高,将可能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第一大碳排放源。五是双化协同要素基础不实,生态环境数据流通不畅,绿色算力有待加强,复合型人才供给短缺,金融支持力度有限。

《21世纪》:那么具体措施上,你觉得应该如何推进?

方洁:我建议从五个方面来落实。

一是探索双化协同发展路径,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指明方向。即逐步推动双化协同由重点行业向全行业覆盖。大力推广数字化零碳园区建设,带动全行业双化转型,实现新型工业化。此外,逐步推动双化协同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延伸。促进地区间在双化协同产业链环节建立技术创新联盟,缩小东西部地区双化协同资源差距。

二是加强双化协同科技创新,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动能。具体来说,第一点,可以新型举国体制推动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实施双化协同关键领域和重大项目的科技创新,推动跨部门、跨机构、跨学科的技术协作和集成创新。第二点,可引导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的融合发展。推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有机融合;加快高端芯片、超算等领域的研发突破,促进数字产业用能效率提升;加快研发和突破具有数字化和绿色化融合特征的新技术。

三是推动数字化赋能产业绿色转型,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载体。具体解释,第一点是构建数字化绿色管理体系。利用数字技术加强对企业排放数据的统计监测、计量和数据分析。第二点是推动数字化赋能生产过程节能减排。实行生产设备能耗智能管理,支持企业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生产流程再造、跨行业耦合、跨区域协同和跨领域配给。第三点是构建数字化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探索建立数据共享、资源动态优化配置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信息平台,发挥本土数字科技巨头零碳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上下游企业提高减碳能力。

四是推进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消除隐忧。具体来看,第一点可统筹布局数字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避免数字设施重复建设和闲置,持续推进“东数西算”工程。第二点可优化数字产业能源利用结构。降低煤电利用比例,推进数据中心用能向新能源转换。第三点可推动节能降碳技术在数字产业的应用。运用自然冷源、近端制冷等新型节能技术。推进通信基站软硬件节能技术在5G网络中的应用。第四点可探索建立完善的数字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建绿色回收渠道,降低电子垃圾处理的能耗与污染。

五是不断优化双化协同资源配置,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聚合要素。具体做法上,第一点是加快绿色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建立全国性数据确权登记平台,制定数据要素的价值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数据开放共享,激发数据要素的创造和流通。第二点是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促进各类算力资源在国家枢纽节点的规模化建设、集约化发展。打造全国一体化的算力调度平台体系,促进算力资源跨地区、跨行业高效调度。促进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积极发展绿色算力。第三点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双化人才的专业知识教育与技能培训质量,着力培养既懂数字化又懂绿色化的复合型人才。第四点是加强金融支持。提升创业风险投资规模,支持革命性、颠覆性技术领域初创企业发展壮大。夯实碳数据基础,推动碳交易市场有效运行。创新发展转型金融,支持电力、钢铁等高耗能行业绿色转型。

《21世纪》: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中,发挥民营经济的力量也不容忽视,你如何看待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金融该如何赋能民营经济,以形成新质生产力?

方洁: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为社会提供了众多就业机会,还为国家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由于民营经济涉及的家庭和企业众多,其稳定性和信心对于整个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民众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不稳定,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不足。以上种种,都与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紧密相连。

科技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对于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效果。比如武汉市,当前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其中涉及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科技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此外,武汉的“小巨人”企业,也充分展现了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良好发展势头。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在前沿科技领域进行探索布局和研发投资规划,但我们也观察到,他们也面临着资金筹措难、融资成本高昂以及融资流程繁琐等问题,亟待科技金融加力支持。

助力民营企业在金融领域的发展,核心在于根据其需求特点提供相应的融资策略。在中国现有的金融框架内,融资方式大致划分为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两大类。一方面,间接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体系,然而,对于小微民营企业,银行体系在信息获取及风险评估上存在天然的挑战,如信息的不对称性、数据与资产信息的不完善等。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我们有望为这些企业勾勒更精准的信用画像。另一方面,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为企业注入资金,尽管在中国的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占比相对较低,但其对于科创企业的成长至关重要。直接融资能够为企业提供与风险相匹配的资本支持,进而推动科技创新。科技金融的发展,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必要的直接融资支持。

《21世纪》:那在你看来,科技金融应如何推动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方洁: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被列为2024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以来,我国“专精特新”、科技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快速增长,2023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8.6%和21.9%,高科技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达34%。

为不断加大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一是要动员部署金融行业科技金融“数智”化生态系统建设,支持银行、证券等机构设立专门的金融科技研发部门,鼓励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数据平台等开展合规性跨界合作,研发适合“专精特新”民营企业的金融科技产品。二是要加强民营科创企业风险智能匹配保障机制建设,建立民营科创企业大数据中心,加快民营科创企业数据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共享机制,降低数据共享的技术和制度障碍,打破信息孤岛。三是要加快科技金融数字化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设立金融科技专业,培养具备金融、技术、法律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陈红霞 编辑:陈洁)

陈红霞

华中区域记者

关注华中省份产业、区域经济、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等动态。邮箱:chenhx@21jingji.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