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家券商强制披露ESG报告,2022年承销绿债1717亿

21低碳卢陶然,李德尚玉 2024-03-13 14:35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卢陶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郝文琪、周洲、雷椰 北京报道

在证监会的指导下,2月8日,沪深北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征求意见稿)》,对上市公司ESG报告信息披露做出系统性规范,包括环境信息披露(E)、社会信息披露(S)、公司治理信息披露(G)三大方面。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对相关情况加以梳理。

截至2月28日,在458家强制披露ESG报告的上市公司中,共计52家金融业公司,其中包括21家银行,5家保险机构,22家证券公司,1家期货公司和3家金融服务公司,ESG报告披露率为98.08%,仅1家金融服务公司未披露该报告。这22家证券公司包括中银证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中国银河、浙商证券、招商证券、兴业证券、信达证券、首创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光大证券、东吴证券、东方证券、申万宏源、国信证券、东方财富、广发证券、中原证券、国联证券。

日前,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梳理了22家证券公司的2022年度ESG报告(含“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或“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22家证券公司均已披露ESG相关报告,披露率为100%。课题组全盘梳理22家证券公司包括温室气体排放、绿色金融等环境披露信息,一窥证券行业披露现状。

9家证券公司披露范围3碳排数据

根据GHG Protocol的划分,范围1是核算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产生的直接排放量,包括固定燃烧、移动燃烧、无组织排放和过程排放;范围2是核算企业外购电力、蒸汽、供热或制冷的生产而产生的间接排放量;范围3是指包含企业价值链中产生的所有其他间接排放量。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梳理22家证券公司2022年度ESG报告发现,从碳排放数据披露来看,22家证券公司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吨二氧化碳当量)超过34万吨。22家证券公司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围1、范围2和范围3排放量的披露水平总体完整,但涉及范围3等的定量数据披露两极分化差异大。


22家证券公司中,有9家(中信证券、中金公司、招商证券、兴业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东方证券、申万宏源、国信证券)披露了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量)。从其范围3参考指引来看,有5家证券公司是根据Greenhouse Gas Protocol范围3计算工具估算,主要类目为员工差旅排放。中信证券的范围3包括公务差旅,国信证券的范围3包括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兴业证券的范围3包括员工通勤和商务差旅、租赁数据中心耗电。


招商证券对范围3的六项排放源做了具体披露,员工公务差旅交通工具排放、员工公务差旅酒店住宿排放、废弃物处理排放、废弃物处理排放人均排放、废水处理排放、废水处理排放人均排放都有定量数据呈现,其参考的指引为《2011年和2012年中国区域电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一位业内专家介绍称,证券公司在范围3的披露能力和意愿都较强。相较于银行业,其范围3涉及放贷和投资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测算复杂程度较高,而证券公司的测算难度可能更低,主要考虑其投资组合的温室气体排放。此外,不同行业和公司参照的披露标准不一致,其详尽程度也不尽相同。

碳排放定量数据披露最少的有5家证券公司,包括中银证券、浙商证券、信达证券、首创证券、东方财富,这5家证券公司均未披露碳排放定量数据。

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最高的2家为海通证券与国泰君安,前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53957.87吨二氧化碳当量,后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9595.60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范围1直接排放量最高为华泰证券3148.35吨二氧化碳当量。

此外,除了中银证券、浙商证券、兴业证券、信达证券、首创证券、东方财富外,其他证券公司都做了额外的碳排放信息披露,具体统计项有人均碳排强度、建筑排放强度、减排二氧化碳当量或二氧化碳减排量同比增加量。其中,广发证券披露了每位雇员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围1及2)1.18(吨/雇员),同比减少11.07%。海通证券还额外披露了单位面积温室气体排放趋势,从2018年0.11吨二氧化碳当量/平方米,预计到2025年减少至0.10吨二氧化碳当量/平方米。

环境信息披露的完整度与报告的编制原则有直接关联。以中银证券为例,其报告为社会责任报告,缺少环境相关的定量数据,全文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规则编制。

对比9家披露完整的ESG报告,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碳排放披露分别参考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刊发的《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修订版》《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2006 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年修订版)》以及《第六次评估报告》。

证券公司承销绿色债券1717亿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注意到,服务绿色低碳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是证券公司ESG报告中关注的重点内容。区别于其他行业,证券公司践行ESG责任可通过债券承销方式,绿色债券承销和乡村振兴债券承销是其发挥中介机构服务功能,引导资金流向ESG领域的两大途径。

在国家层面倡导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背景下,若要考量证券公司ESG实践的成效,绕不开“绿色金融、可持续投资”这一维度。


从绿色债券方面来看,2022年度承销发行绿色公司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的证券公司共有17家,其中承销规模在百亿以上的证券公司共有9家,分别为中金公司、广发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中国银河、中信证券、中银证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总金额在千亿以上的证券公司共有3家,分别为中金公司、广发证券、国泰君安。其中,中金公司境内累计承销绿色债券规模合计近人民币3400亿元;中信证券共承销绿色债券(含资产支持证券)129只,融资规模2737亿元,承销规模651亿元,承销绿色债券数量较大。

绿色债券承销是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在“双碳”目标的带动下,证券公司绿色债券承销规模连年递增。2020年,证券公司承销的绿色债券或管理的相关产品共计76只,合计金额904.65亿元;而2022年,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证券公司债券承销业务专项统计显示(在上交所和深交所承销发行),2022年度作为绿色公司债券主承销商或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管理人的证券公司共55家,承销(或管理)152只债券(或产品),合计金额达1716.58亿元。

联合信用副总裁艾仁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绿色债券在国际市场很受追捧,我认为中国绿债市场未来可期。”随着国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近几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蓬勃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提高效能,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艾仁智认为,从发债角度来说,绿色债券发行数量最多的是金融机构,这与其发行后使用的绿色贷款密切相关。从需求端看,绿色债券的需求方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多为传统的高污染产业,例如电力、煤炭、转型等,这些产业在绿色转型的前期成本上有足够的实力来让后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其他绿色产品方面,中银证券、兴业证券、华泰证券、国联证券通过发行、租赁或持有绿色ABS产品,为绿色项目和产业募集资金。除了通过股权、债券、并购业务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头部证券公司在开展ESG投资方面也投入了较多资源,如尝试打造ESG评级体系、投资分析与管理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有6家证券公司在报告中披露了承销/投资“碳中和”主题债券的相关内容,分别为国泰君安、光大证券、中信建投、东吴证券、申万宏源和广发证券,规模较大的有国泰君安2022年度承销碳中和债22只,发行规模合计160余亿元,承销数量最大为中信建投,其碳中和债券主承销数量达24只。

对与此类与绿色债券相关的新型贴标债券,如“碳中和”主题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碳资产债券等,上述专家对记者表示,国内传统的绿色债券根据绿色债券分类目录来贴标,“碳中和”主题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债券的未来发展空间,则与其配套挂钩的政策密切相关。“例如央行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其对应的就是债券的贴息,这种情况就会有比较多的供需。如果只是简单的绿债贴标,发展规模将比较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市场需求并不能完全匹配和满足当前绿债的发展规模,未来仍需要丰富相关金融产品,加强标准化建设和风险管理,提高绿色金融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国内投资者对绿色投资理念的认可度和支持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绿色投资者群体尚需不断扩大。此外,不是所有绿色投资者都了解如何使用和配置绿色金融资源,而且绿色金融产品的收益率不一定具备吸引力。”他指出,以绿债为例,绿债的投资收益率相比普通债券优势不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投资活跃度不够,产品流动性有待提高。

他解释称,绿色债券从绝对价格层面考虑的吸引力偏弱,而个券流动属性偏弱也使得投资者难以对此类债券进行高频次的活跃交易。往后看,在吸引配置型投资者的同时,加强对交易型投资者的吸引力是绿色债券后续发展的关键。此外,投资者的优惠政策支持力度有限。当前监管部门给予绿色债券的优惠政策多是集中在发行端,如开票发行专门通道、放松资金使用要求、提供多样化的增信手段等。而对于投资端的优惠和支持政策相对较少,使得投资者很难主动选择去投资绿色债券。

11家证券公司发行乡村振兴债券

根据中上协数据统计,2022年,证券公司承销发行乡村振兴债券305.21亿元,同比增长42.77%;承销(管理)发行绿色公司债券(含ABS)152只,融资金额1716.58亿元,同比增长24.71%,为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截至2022年末,共有103家证券公司结对帮扶357个脱贫县,60家公司结对帮扶83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65家证券公司参与“证券行业促进乡村振兴公益行动”,承诺出资3.5亿元。

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梳理,证券公司围绕志愿者服务、课题研究、培训交流、项目展示等四个平台,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充分利用多层次金融工具,通过承销发行乡村振兴债券、支持企业上市、发行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等,引导资本市场资源向乡村振兴领域投放。

共计11家证券公司在报告中提及其承销乡村振兴相关债券的具体金额,分别为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浙商证券、招商证券、首创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光大证券、东吴证券和国信证券。

其中,中信证券完成脱贫地区企业债券及三农、扶贫、乡村振兴债券 30 只,融资规模 382 亿元。中信建投乡村振兴及扶贫债券主承销数量8只,承销规模17.65 亿元,融资规模 36.67 亿元;主承销 ESG 主题债券(含绿色债券、乡村振兴及扶贫债券)承销规模 427.49 亿元,项目融资规模达 1,745.98 亿元,承销规模占公司主承销债券项目承销总规模的 3.27%。中金公司完成乡村振兴相关项目融资规模超人民币450亿元。华泰证券承销乡村振兴债券7只,规模共计2.5亿元,融资规模4亿元。光大证券承销“乡村振兴”主题债券 4.2 亿元。

(作者:卢陶然,李德尚玉 编辑:李博)

李德尚玉
向TA提问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