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8”产业政策迭代2.0:低空经济“进群”,人工智能单列

深圳观察陈思琦 2024-03-14 17:07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深圳“20+8”产业集群政策迎来“2.0版”。

3月14日,深圳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结合2022年6月以来的发展实际,调整了“20+8”集群门类。

2.0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新增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中的人工智能升格单列为1个产业集群。未来产业中,新增智能机器人产业和前沿新材料产业,区块链产业并入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

2022年6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印发,明确布局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8”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实现战新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

政策发布后,深圳“20+8”相关产业发展迅速。2023年,深圳战新产业增加值达1.45万亿元、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1.9%。

此次《实施方案》更新了2025年的系列目标,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6万亿元;打造形成4个万亿级、4个五千亿级、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5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5万家。

产业目录和目标更新之外,2.0版《实施方案》发展逻辑更为清晰。强调分类推进、市区协调之外,各类产业发展的“轻重快慢”也更有节奏感。

顺势应时   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单列”

此次《实施方案》对“20+8”产业进行了更为细致的门类调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最受关注的自然是新增了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并将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中的人工智能升格单列为1个产业集群。

一方面,这些“上新”的赛道与国家层面的重点部署一脉相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首次将“人工智能+”写入,明确将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上新”赛道也符合深圳已有的资源禀赋。据第九届无人机百人会披露,2023年全国17000多家无人机企业创造产值1520亿元,同比增长27.5%。其中,深圳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无人机企业1700多家,年产值为960亿元,占全国超六成。

今年2月,深圳更是迎来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为竞逐“天空之城”铺平法治跑道。

“低空经济是一条展现深圳发展特色的新赛道,也是新质生产力落实到科技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告诉南财记者。

而在人工智能方面,《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度)》显示,深圳人工智能企业达1920家,产业规模达2488亿元,同比增长32.10%。

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也透露,2023年深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已突破万亿元,2024年将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新增10个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场景应用、新增30个数字孪生应用场景。

《实施方案》对战新产业集群的调整还包括,将工业母机、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3个产业集群合并为高端装备与仪器产业集群;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调整为机器人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调整为高性能材料产业集群。

在未来产业方面,《实施方案》新增了智能机器人产业和前沿新材料产业,区块链产业并入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产业调整为光载信息产业,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调整为脑科学与脑机工程产业。

产业发展更具“节奏感”

纵观深圳“20+8”产业集群,所处的发展阶段、市场前景、面临难点等各不相同。《实施方案》由此提出,科学把握产业集群差异化、阶段性发展特征,分类推进、精准施策。

《实施方案》将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分为四大类。

一是战略重点类产业集群,针对具有战略意义、处于风口期、资源投入大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与空天、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等7个产业集群,举全市之力集聚资源,以超常规力度支持培育。

二是优势拓展类产业集群,针对产业基础好、市场相对成熟的网络与通信、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4个产业集群,进一步固本强基,以链主企业为核心完善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形成产业链优势互补发展格局。

三是基础支撑类产业集群,针对基础支撑作用大、成效显现周期长的智能传感器、高端装备与仪器、机器人、高性能材料等4个产业集群,聚焦重点环节靶向发展,为其他产业集群增势赋能。

四是综合提升类产业集群,针对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处于成长阶段的数字创意、现代时尚、安全节能环保、大健康、海洋等5个产业集群,以精深化发展为主攻方向,推进重点领域场景应用落地,推动产业集群特色发展。

未来产业方面,推动合成生物、光载信息、智能机器人、细胞与基因等4个未来产业,5至10年内产业规模实现倍数级增长;推动脑科学与脑机工程、深地深海、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等4个未来产业,10至15年内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坚力量。

产业集群发展的“轻重快慢”让《实施方案》发展逻辑更为清晰,更具节奏感。

“20+8”1.0版政策自2022年6月印发以来,深圳各区结合产业基础积极响应,例如南山区重点布局“14+7”产业集群,坪山区则发展以“智能车、创新药、中国芯”为主导的“9+2”产业集群等。

《实施方案》提到,要统筹各区错位发展。原则上每个产业集群控制在3-5个区布局,其中细分领域较多的产业集群可适当增加布局区;每个区重点发展3-5个产业集群。按照“市级汇集资源、区级抓好落地”的总体思路,健全市、区工作联动机制。

(作者:陈思琦 编辑:孙超逸)

陈思琦

记者

常驻深圳,关注科创、区域产业、教育等话题,欢迎交流。微信号:sukichen1723(请备注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