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券商解读:证监会“两强两严”政策如何发力、影响几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妍君 广州报道
在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基调下,近日证监会集中发布四份“两强两严”政策文件,针对IPO发行准入、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机构监管等方面提出具体政策措施。
从相关文件来看,监管将全面从严加强对企业发行上市活动监管,压紧压实发行监管全链条各相关方责任,也将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加强投资者保护。其中,打击财务造假、严格规范减持、加大分红监管、加强市值管理等均是重要的着力点。
另外,相关文件提到,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推动形成10家左右优质头部机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机构人士认为,未来待实质性举措出台,或将加快证券行业向头部集中趋势。
中金公司策略团队认为,上述文件的密集发布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提振投资者信心。
释放两大信号
3月15日,证监会集中推出了四份文件:一是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二是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三是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四是关于落实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全面加强证监会系统自身建设的意见。
总的来看,文件突出“两强两严”,全链条压实各方责任,向市场释放出重要信号。
平安证券研究所策略组魏伟/张亚婕/蒋炯楠认为,本次证监会集中出台四项监管政策文件,是证监会主席吴清于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上提出“强本强基”“严监严管”监管思路后,实质性政策细则的迅速落地,为监管实践提供具体的规范指引,既体现了当前监管工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不回避矛盾、直面问题,切实回应市场关切,同时重视系统思维、综合施策,注重形成政策的有机整体。
中金公司策略团队表示,上述文件的密集发布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助力投资者信心提振。结合去年十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3月两会相关精神,资本市场改革发力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更好实现金融强国。
国泰君安策略首席分析师方奕则指出,政策一方面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从严加强证监会队伍管理。
第一,在严把发行上市关上,着眼于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全面从严加强对企业发行上市活动监管,压紧压实发行监管全链条各相关方责任,维护良好的发行秩序和生态。第二,在加强上市公司监管上,着眼于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和加强投资者保护,围绕打击财务造假、严格规范减持、加大分红监管、加强市值管理等市场关切提出政策措施。第三,在加快推进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建设上,围绕聚焦校正行业机构定位、促进功能发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监管效能政策提出政策措施。第四,在自身建设上,推动证监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重点举措解析
就上述四份文件“划重点”,中信证券研究团队认为,有以下内容值得关注:一是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压实发行人、中介机构、交易所等主体责任,再次释放严把IPO“入口关”信号;二是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和加强投资者保护,特别是提出要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预计股东增持、回购股份、股权激励、加大分红等市值管理举措将会进一步地推广;三是加速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建设,并购重组有望成为优化资源配置、助力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
该团队分析,此次发文再次释放出严把IPO“入口关”的重要信号,能够倒逼拟上市企业更注重内部治理,有利于从根本上降低投资者在市场中的风险。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证监会也明确表示,在适应经济规律、符合基本的上市标准的基础上,IPO将提升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包容性,预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发展、真正有潜力的企业IPO仍将获得政策支持。
此外,该团队认为,如何通过改善投资端制度、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或是接下来资本市场的重要议题。
在中信建投非银金融与前瞻研究首席分析师赵然看来,文件主要围绕强化监管财务造假、推动上市公司分红、规范股东股份减持、加快推进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建设、强化自身队伍建设五方面的内容而展开。
其中,对于规范股东股份减持,赵然认为,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有助于提升市场透明度,增加市场信心,为投资者提供更可靠的信息,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市场定价机制。违规减持行为一定程度上会对市场的稳定性和公平性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损害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和中小股东的利益。违规减持一直是资本市场监管重点,证监会早在今年8月27日发布《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对违规减持行为“重拳出击”,此次政策的细化落地进一步堵上绕道减持的漏洞,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监督,提升公司自我约束能力。
如何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在上述四份文件中,《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提到,“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推动形成10家左右优质头部机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到2035年,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浙商证券非银研究团队认为,打造一流投行的目标有望推动券商进行兼并收购。当前我国证券行业牌照数量多、业务同质性强,多数中小券商难以提供较高的附加价值,且证券业集中度低于银行、保险等行业,有通过收并购出清部分券商的需要。
该团队分析,我国头部券商与国际一流投行仍有较大差距,中信证券2022年营收、归母净利润、总资产规模分别为651/213/13083亿元,高盛则分别为3110/784/100416亿元,二者体量差显著。要想打造优质头部机构乃至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领先投行,高质量发展是一方面,通过外延并购做大是另一方面,预计业内将继续出现兼并收购案例,行业集中度也有望随之提升,头尾部券商分化将加剧。
赵然分析,推进一流投资银行建设加快行业向头部集中趋势,利好头部券商做大做强。通过打造航母级头部证券公司将有利于促进国内证券市场的深化改革和开放进程,提升国内证券市场的活跃度和吸引力,最终增加市场流动性和交易量。目前,从归母净资产以及营收规模的角度来看,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在国内位居前列,放眼国际市场,我国券商在国际的参与度整体较低。支持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助力中资企业“走出去”一方面加强我国企业全球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为国际客户开拓打下基础。
除了打造一流投资银行,该意见还提及强化公募基金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完善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赵然分析,从美国大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历程来看,其资本市场慢牛、长牛的形成离不开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推动,这些机构坚持长期投资理念,通过定期再平衡平抑美股市场波动,为投资者带来长期回报。
借鉴美国发展经验,赵然认为,一流投资机构的建设需要券商、银行、公募基金等“以投资者利益为中心”搭建投顾服务体系,真正聚焦提高投资者的账户收益,建立与投资者之间长期的信任关系。
具体而言,国泰君安非银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认为,意见将引导股东单位加大功能性考核的权重、压实证券公司交易管理职责、督促证券公司健全投行内控体系、强化公募基金投研核心能力建设等实质性措施将会逐步出台,推动行业机构增强功能性、提升专业性,更加关注投资者的长期回报,为资本市场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同时,证券行业供给侧改革逐步推进,头部机构将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做优做强,合规、专业的头部券商更为受益。
中长期利好三条主线
“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在加快推进,一方面加大鼓励分红回购以及加强盈利要求,另一方面严格法治约束,加大违法违规查处。各环节入手加大推动投资者市场转型,整体市场回报率有望长期提升。”平安证券研究所策略组表示。
该团队分析,结构上,中长期更利好于三条主线:一是受益于分红改革及稳定回报的红利策略,关注分红规模和持续性相对占优的央国企和绩优公司,目前煤炭、银行以及石油石化的股息率仍相对占优;二是受益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政策下分化的经营稳健且良好治理的上市公司大盘白马;三是联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受益于可期成长性发展的数字经济TMT、先进制造以及生物医药。
在方奕看来,近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证监会提出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彰显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决心。
“从股票投资的角度看,经历年初的市场波动后,投资者的预期已不再下修,有力积极的政策举措有助于改善投资者风险参与意愿,指数运行的底部已经清晰。”方奕认为,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两类资产:一、价值中的价值,即高分红/稳定现金流股票、固定收益;二、成长中的成长,围绕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科技成长股。
综合来看,“考虑到当前A股市场估值仍处于历史偏底部位置,短期内市场仍有修复空间,中期走势则取决于政策环境落实。行业配置上,我们认为年初至今调整较多且近期有科技进步预期驱动及新质生产力相关政策催化下的TMT领域仍有望有相对表现,互联网、计算机、电子板块有望继续活跃;设备更新和消费品相关板块可能有阶段性机会。”中金公司策略团队表示。
华泰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市场进入反弹歇脚期,经济预期改善、增量资金进场或是后续走向的关键。
该团队进一步分析,2月经济数据修复方向存差异,信贷数据显示资金活化程度仍有待回升,但CPI同比环比修复,后续关注持续性;交易性外资、融资资金节后回流,但资金面切换至增量环境仍需时日,上周证监会出台政策规范减持、回购、融券等行为,有望从供给侧稳定市场信心、引导更多长线及价值资金入市。
短期市场或偏震荡运行,低位业绩板块补涨、新主题轮动或是月内市场主要线索,配置上建议以沪深300中低位业绩品种做组合配置,中期视角下在类红利下沉及 “深度价值型”行业中结合景气挖掘,主题关注两会增量方向。
(作者:易妍君 编辑:巫燕玲)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