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资本刘唯:2024年,AI大模型谈商业化还为时过早
在2024年英伟达GTC上,宽带资本合伙人刘唯分享了中国市场AI行业的创业和投资机遇。他表示,“在大模型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谈应用场景还为时过早,更别说商业化。但我相信AI大模型是移动互联网之后最大的浪潮和机会,而且会改变人类社会进程,能够参与其中无论对创业者还是投资人来说,都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情。”
宽带资本成立于2006年,投资阶段以成长期为主,也覆盖到早期,投资方向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是明略科技、青藤云安全、海光芯片等企业的早期投资人。
以下观点基于刘唯发言内容整理:
AI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从2023年上半年开始,无论是创业者、科技大厂还是投资人,开始全面开始进入到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AI,2023年是中国大语言模型元年。
但大家对AI的期望超出了这个技术发展本身的节奏了。我的投资生涯穿越过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多个行业周期。比如互联网的兴起,是在三四年之后才有一些真正的商业模式出现,而且这中间还经历过一次巨大的互联网泡沫破裂。那些伟大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存活下来,才慢慢探索出自己的商业化路径。对于大语言模型和AIGC来说,才刚刚走过元年。
我个人对于整个AI的发展还是非常乐观的,从投资的角度,我不觉得在2024年AI公司在2024年就应该将商业化、利润作为一个主要的追求目标。甚至在AI发展更快的美国市场,有一些看似比较成功的应用公司,但也未能找到一个有效的商业模式。
现在的大模型能力还在快速迭代,当在大模型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谈应用场景还为时过早,更别说商业化。首先要在大模型能力上成功,然后在应用端成功,最后商业化成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经过一年时间的发展,中国的AI大模型发展从开始的百花齐放到迅速向头部集中收敛的过程。从资本市场来说,2023年头部AI大模型公司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度,大部分资源都向它们倾斜。
大模型的商业化和应用场景的商业化有所不同。在这一波AI创业中,真正能够成功的只有少数最优秀的大模型公司,绝大多数能够成功的机会在于生成式AI技术的应用。也就是说能够找到很好的应用场景,然后在别人优秀的大模型基础上叠加自己的应用能力,甚至是大模型公司也能够提供一站式的应用,这样的公司最终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从投资角度来说,应用现在还是比较早期,虽然当前还没有出现,但相信最终肯定会有头部应用跑出来,而且是AIGC的原生应用。类似于互联网时代的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这样优秀的公司。
AI对数字化转型提效明显
2024年AI在应用端会出现哪些机会?
细分领域的关注来说,应用层目前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多模态,这个方向和C端应用能够比较紧密的结合,比如说文生图、3D、视频等。To B方向上,当前能看到还是通过和产业相结合去做赋能,这更多地对于大模型公司是一种商业机会。但对于新一代的AI native的To B产品,在短期内出现的可能性很小。
过去5到10年里,中国整个社会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这里面有一些行业的数字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但对于一部分传统行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强IT的行业,像金融、通讯、互联网、智能汽车,它们本身就有很强的科技属性。AI技术会让这些行业从后端的生产效率到前端的营销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甚至还有可能在这种强IT场景中,出现颠覆性机会,出现和当前完全不同的新范式公司。
在弱IT的场景中,像中国的传统的制造、零售、物流、房地产等行业,AI能够极大地提升它们数字化转型的效率。很多行业当自身的成长遇到瓶颈的时候,就要寻找新的出路。像是软件、数字化、智能运维等行业,在总体预算可能缩减的情况下,在AI方面的兴趣和投入反而在增加,它们需要有新的工具去帮助公司的竞争力提升。这种情况下,AI的革新作用非常明显。
此外,算力市场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方向,国内现在算力供应非常分散而且能力参差不齐。这个市场还是需要有资源整合、技术、运营等各方面都优秀的供应商出现。
从AI市场参与方来看,有创业公司、科技大厂、政府、第三方算力供应等,总体来看还是处在一个比较分散的状态。未来会逐渐出现,平台技术能力、资源获取能力、能源协调能力以及运营能力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选手出现。
(作者:闫启 编辑:林坤)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