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克中国行背后:苹果的困局、变化和新目标

21Tech张赛男 2024-03-25 19:51

苹果不仅依赖中国市场,更依赖中国制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上海报道

iPhone在华销售放缓之际,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开启了2024年的中国行。

库克此番中国行颇为高调,从3月20日与中国演员郑恺“偶遇”开始在微博“造势”,此后无论是参加媒体见面会还是站台上海静安的苹果零售店开业仪式,库克和苹果都能毫无意外地登上新闻头条,引来大量关注。

22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库克,双方就苹果在华发展及中美经贸关系进行交流;24日,库克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

公开资料显示,库克早在1996年就第一次到访中国。担任苹果CEO后,库克于2012年首次访问中国,此后到访中国总计次数超过20次,其足迹遍布中国各地。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库克中国行的重要一站就是和中国供应商互动。2023年他到访立讯精密,今年则和比亚迪、蓝思科技、长盈精密相关负责人一齐现身,似乎力图破除市场对苹果转移供应链的担忧。

“对于苹果的供应链来说,我觉得没有比中国更为重要的地方了。”库克在此行中说。实际上,不仅仅是供应链,库克频繁的亮相和发声,无一不在说明:中国是苹果不可放弃的市场。

“上下夹击”的窘境

在库克到访中国之前,2024年以来,苹果公司就被负面新闻围绕。其中最致命的无疑是指向其成长性问题:苹果在华销售下滑,多家投行下调苹果评级。

2024财年第一财季(2023年四季度),苹果大中华区营收仅为208亿美元,占比17%,同比减少13%,并且远低于华尔街235亿美元的预期。且在五大核心区域中,只有大中华区营收出现明显下降。

今年以来的销售数据也不容乐观,2024年前6周,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滑24%,排名跌至全国第四。3月初,一纸35亿元的集体诉讼和解协议更是揭开苹果伤疤,库克被指早年间隐瞒了中国市场对iPhone需求下降的事实。

为什么中国市场的下滑让苹果和投资者如此紧张?因为过往3年,苹果高增长的最大动力就来自中国。

由于华为退出高端市场,2021年-2023年,苹果一路攻城略地。Counterpoint调查显示,2021年苹果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从上一年的55%上升至60%,2022年更是达到75%。2023年受华为回归影响,苹果份额降至71%,但仍独占鳌头。

这显然离不开大中华区市场的助力。尤其在2021年,苹果中国市场的增长成为最大亮点。

2021财年第一财季,苹果营收1114.4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大中华区营收为213.13亿美元,同比增长57%,大中华区成为苹果第三大营收区域。余下三个财季,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增速分别达到87%、58%、83%。

2022财年,苹果整体营收增长放缓,但大中华区仍有不错的表现,例如在第一财季,苹果总营收增长11%,大中华区增速达到21%。

进入2023财年,苹果连续四个季度营收同比下滑,大中华区也有三个财季下滑。尽管有消费电子市场整体下行的影响,但大中华区的市场需求变化显然是关键因素。

另一面,中国也是苹果重要的供应链基地,有数据显示,全球超90%的iPhone出自中国制造。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统计苹果2021财年的200家供应商名单,其中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企业占据逾50家,如果算上外资在中国内地的代工厂,这个数量规模将更为庞大。这意味着苹果公司不仅依赖中国市场,更依赖中国制造。

但近年来,苹果对供应链的调整转移不断引起全球的关注。曾有报道显示,苹果未来几年要准备在印度生产至少20%的iPhone年产量。

光大证券早前发布的一项数据亦显示,2018年苹果200大供应商中有150家公司在中国内地设厂,数量达358家(占比46.4%),到2020年工厂数量减少至259家(占比42.5%),同期东南亚工厂数量则呈显著增加趋势。

上述消息交织,一边是下游市场的不买账,一边是上游供应链不稳定性的忧虑,苹果“心挂两头”,库克此行稳定人心的用意明显。

继续投资中国

3月21日晚,位于上海静安寺下沉式广场的苹果静安零售店正式开业,库克也来到了现场。这是苹果大中华区第57家门店,上海第8家门店,为中国最高规格的苹果旗舰店,等级仅次于苹果纽约第五大道店。

库克亲自为零售店开业站台较为罕见,这无疑是表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前一日,库克还在上海接受媒体采访,并表示,对苹果供应链来说,没有比中国更重要的地方,且过去30年来,苹果一直扩大在中国的供应链并增加投资。

3月22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库克,库克再次表态,中国人才资源丰富、创新活力强,是苹果公司的重要市场和关键供应链伙伴。苹果公司将继续致力于在华长期发展,持续加大对中国供应链、研发和销售的投入。

虽然此前苹果要转移供应链的消息让市场风声鹤唳,但近期苹果确有动作显示在扩大对华投资。

3月中旬,苹果公司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将在上海和深圳扩建及新增实验室,为智能制造,产品的可靠性、质量和材料分析提供支持。据苹果官方披露,苹果在中国先进应用研究实验室方面的投资已经超过10亿元人民币,随着深圳新设施的增加,这一投资将继续增长。

这是否预示着苹果供应商策略的变化?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苹果的供应商策略在转移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挑战,比如手机生产线转移到印度后,引起市场对其质量下滑的担忧。苹果可能是在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近年来,苹果的供应商策略可能更加多样化,不再只依赖于少数几家大型供应商,而是寻找更多的小型供应商来分散风险。”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朱克力则表示,“苹果的供应商策略过去几年中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苹果一直在寻求供应链的多元化,以降低对单一地区或供应商的依赖。此前传出的供应链转移消息,正是这一策略的体现。”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苹果会放弃中国市场。事实上,中国市场对于苹果而言,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苹果在中国的供应链布局相当深入,许多重要的零部件和组装工厂都设在中国。因此,苹果在强调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在努力平衡全球供应链布局,以确保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率。”他说。

关注碳中和

在库克的中国行中,苹果与供应商的互动向来是产业人士关注的焦点,或可以从中管窥果链技术升级的要点。

此次与库克互动的是三家中国供应商——比亚迪、蓝思科技、长盈精密。据公开信息,比亚迪是iPad主要代工者之一;蓝思科技是苹果的玻璃供应商;长盈精密则为Mac、Apple Watch、Apple Vision Pro等产品线提供关键外观件等产品。

在媒体采访中,他赞扬了中国供应商,他表示,如今中国工厂现代化水平已经很高了,拥有非常先进的制造能力,训练有素的工人。

这并非是库克第一次与供应商互动。去年10月,库克到访浙江嘉善的立讯精密工厂时,特别参观了苹果手表S9的总装产线、背部水晶模块的制造线和包装生产线。据悉,立讯精密为苹果iPhone、Apple Watch、AirPods、Apple Vision Pro等产品提供开发与制造服务。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库克对供应商的关注似乎都落在了环保和绿色。此次挑选的三家中国供应商产品虽各不相同,但都已实现100%使用清洁能源为苹果生产。

而其去年参观立讯精密时,一个重要行程便是参观立讯精密工厂屋顶的光伏板。立讯精密工厂内部打造了大面积的屋顶光伏基地,使用太阳能为产线提供电能,这是以可再生能源的思路来实现碳中和。

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时,库克也没有选择参加时下大热的人工智能或产业研讨会,而是关注产品如何实现碳中和。会上,他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对话,话题聚焦苹果公司近年提出的到2030年所有产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库克说,苹果公司一直致力于实现碳中和。2020年,苹果在全球的公司运营已实现碳中和。目前,苹果公司最大的碳排放来自供应链和客户使用。2015年以来,苹果公司的碳足迹总量(包括供应链和客户使用)方面下降了45%,这是很大的进步。

到2030年,苹果将实现所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包括整个产品价值链(包括产品制造和产品使用)转用100%清洁电力。

他说,要实现2030年碳中和的目标,主要受到材料、运输和用电的影响。谈及如何用回收材料来制造产品,库克表示,苹果最大的目标就是不向地球上攫取分毫就能制造产品。“我们希望不断循环利用,所以要有非常好的技术支持,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去年,苹果已发布了第一款碳中和产品Apple Watch S9,“完全可以使用再生稀土了,这是非常大的一步,电池里的钴也是可循环利用的,还有铝合金也能达到很好的循环利用。”他说。

这意味着,对苹果中国供应商来说,实践碳中和是重要目标,而这一过程或许会带来新的产业机遇。

(实习生黄宏韬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张赛男 编辑:骆一帆)

张赛男

财经版记者

曾是一名宏观经济记者,现转向微观领域。专注A股上市公司、上交所监管动态。欢迎交流,邮箱zhangsn@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