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经济】日央行终结负利率时代,之后呢?

工银亚洲研究2024-03-25 14:22

图片

阅读摘要

3月19日,日本央行修改超宽松货币政策框架,核心政策调整包括3个方面:(1)短端取消负利率;(2)长端取消收益率曲线控制;(3)日央行停止ETF、J-REITs的购买,购买国债金额大致不变。

整体来看,日央行“量价齐动”,相比以往较为谨慎的态度,此次明显节奏更快。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从短端利率(-0.1%)适用的准备金比率(4.9%)及市场利率(均值:0.72%[1])数据观察,长短端利率的约束力(binding)均在逐渐减弱。日央行实际是移除了已不再具有实质约束的基准利率限制,会议后日元下跌套息交易并未受到较大影响可以佐证此点。(2)通胀中枢(1月CPI:2.2%)抬升,春斗超预期涨薪也为未来“工资-通胀”循环提供支撑;(3)劳动力市场整体偏紧,失业率保持低位。(4)日央行在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利率保持不变[2]的“窗口期”走出“负利率”,也有风险控制的考量。

调整宽松框架之后,日本经济将面临新的问题:(1)价格是否能稳定在温和增长区间?关键是通胀能否从“成本输入型”转化成“内需拉动型”,归根结底还是内需扩大的问题。(2)提高利率之后,企业投资是否能够持续?产能利用率、资产收益率中枢下移是否会制约日本经济增长。(3)较长期内日元升值可能性较高,预期会增大日本出口企业的压力,不利于出口增长。(4)2023年日本政府的债务率超过250%,利率提升之后日本政府2025财年预期付息增加3.7万亿日元,相当于人均2.94万日元债务。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日央行后续迅速加息的概率偏低,更大可能是调整购债规模来平滑收益率曲线及资产价格波动,并关注日本经济的变化相机抉择。

从资产价格变动来看,日股仍有向上空间,但需关注下行压力。但日本政府减持ETF,以及日股和美股的关联性依然对日股具有不确定影响。日债收益率短期或有上移超1.0%可能,但上移空间有限。未来10年期国债中枢或有上移可能,但目前日本经济复苏仍较为温和,利率快速大幅上涨或掣肘经济增长、引致日央行干预,故上行空间也有限。日元方面,市场已于月初计入大部分货币政策正常化预期,叠加日美套汇交易受会议影响有限,会后日元不升反贬,但后续日元汇率走势依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与日本经济增长表现,全球贸易回暖、特别是半导体制造业向上提振增长动能,日元汇率中枢转强仍是基本研判。


正文内容

01. 


日本央行3月货币政策会议释放哪些关键信号?

(一)会议核心要点:修改超宽松政策框架,退出负利率、取消YCC、停止部分资产购买,但维持国债购买量、保留对长端利率的干预余地、不排除重新使用旧工具

3月19日,日本央行修改超宽松货币政策框架,同时取消负利率及收益率曲线控制,并停止ETF、J-REITs的购买。向市场传递以下3个重要信号:

1.利率方面:(1)短端取消负利率,将银行在央行的三层准备金结构[3]恢复至两层,对超额准备金支付0.1%的利率,从而引导无担保隔夜利率回升至0-0.1%之间(目前在-0.1%-0之间,见图表1);(2)长端取消收益率曲线控制(YCC,2023年10月至今为以1%为参考价购买10年期国债),保留当利率出现大幅波动时灵活购债。

图片

2.资产购买方面:(1)日央行停止ETF、J-REITs的购买,并将在一年内停止商业票据及公司债券的购买。(2)日央行将继续以与之前大致相同的金额[4]购买国债、ETF、J-REITs方面。根据日央行资产负债表,2021年以来日央行基本停止增持J-REITs、2023年以来日央行基本停止增持ETF。日央行持有的商业票据及公司债券金额亦分别在2021、2022年开始下降。国债方面,自2023年初起,日央行每季度的购债计划已在“碎步式”缩减,随本次会议公布的二季度购债计划缩减幅度加大(见图表5),未来日本央行料相机抉择,若复苏斜率较高或逐步减少购债额甚至停止购债,但若复苏依旧较缓,不排除日央行继续维持当前购债速度、甚至加大购债力度的可能。

图片

图片

3.前瞻指引方面,日央行认为超宽松货币政策已完成其历史使命,春季工资谈判显示“工资-通胀”循环得到强化,物价持续稳定目标已在望。


02. 


日央行为何快节奏结束负利率

此次,日央行“量价齐动”,同时退出“负利率”,收益率控制,并减少了资产购买。虽然仍保持“相机”购买政府债券,但相比以往较为谨慎的态度,我们认为日央行此次货币政策明显节奏更快。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首先,长短端利率的约束力逐渐减弱。短端利率适用的准备金占比有限;长端来看,市场利率较少触及长端利率1%的上限。从这点判断,日央行调整基准利率节奏虽快,但主要是放松了约束力很小的政策利率,此时放松基准利率市场变化预期可控。

(2)经济数据对于退出“量化宽松体系”有一定支持:首先,通胀中枢抬升,春斗超预期涨薪也为未来“工资-通胀”循环提供支撑。其次,劳动力市场整体偏紧,失业率保持低位。目前日本劳动市场整体供不应求,劳动力市场热度预期可以维持。另外,日央行在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利率保持不变[5]的情况下走出“负利率”,也有风险控制的考量,避免政治共振。

1. 长短端利率约束力减弱,放松之后预期风险可控。

长端来看YCC目前约束力已经较弱。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限制放宽至1%之后,市场利率几乎未冲击该水平(见图表6)。取消该限制之后预期影响可控,市场利率不会大幅跳升。但日央行仍保留了回旋余地,若利率上升幅度、速度超过央行容忍度,不排除日央行继续入市压制利率。

短端来看原因有二,首先,适用负利率的准备金占比相对较低影响有限。截至2024年1月适用-0.1%的政策利率准备金占银行总准备金比例为4.9%,明显低于实施负利率之初(2013年2月)的8.8%(见图表7)。其次, 2023年以来信贷增长趋势较好,2023初至今,日本银行业贷款及贴现平均同比增长率为4.2%,远高于2013-2022年均值3.0%,或表明信贷投放增长良好,即使对超额准备金支付正利率,也难以重演2013-2015年银行将资金回存央行的情形。

图片

2. 通胀中枢抬升,“春斗”强化“工资-通胀”循环。

2024年1月CPI同比增2.2%,剔除生鲜食品及能源的CPI同比增3.5%。二者虽较2023年均值有所回落(3.3%、4.0%),但中枢已显著高于1991-2021年均值(0.4%、0.3%),基本摆脱通缩。春季工资谈判中薪资的超预期涨幅料将推动“工资-通胀”良性循环中“进口价格上升-工资上涨-产品价格上涨-企业对产品及服务实施多样化定价”[6]由前三阶段向最后一个阶段的转化。

图片

3. 就业市场偏紧,整体供不应求。

截至2023年12月,日本总招聘岗位数245.1万、未恢复至疫情前的266.0万,且自2023年初(255.6万)略微回落。但供给端因老龄化加深,劳动参与率继续提升空间有限。在人口持续负增长背景下,日本劳动参与率已从2013年的59%附近提升至目前的约63%。各年龄段中,55-64岁人群劳动参与率抬升最为明显(目前较2012年末提升超12%),但疫后65岁及以上人群劳动参与率已难以提升、甚至有所下滑(见图表5)。随着55-64岁人群日渐年长,未来劳动力供给或更加紧张。供不应求格局下,失业率持续下降,2024年1月失业率继续降至2.4%,远低于1991-2021年的失业率均值3.7%。新增就业人口在2023年11月末有较大改善,其中制造业新增就业受出口转好提振快速回升。2024年1月有效求人倍率[7]升至1.35,低于疫情前的1.72(2018年12月)但逐步接近泡沫经济时代峰值1.58(1990年9、10月,见图表6),劳动力市场的紧张推动了2024年春季工资谈判初步涨薪5.3%。

图片


03. 


量化宽松之后,日本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

调整宽松框架之后,日本经济仍面临各方面问题:

(1)目前通胀温和增长,但后续需关注通胀能否从“输入型”转化成“内需拉动型”。从推升通胀的因素来看,虽然目前成本推升的通胀在逐渐减弱,但后续需求拉动能否将价格水平维持在温和增长区间仍有不确定性。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同比从2022年7月49.5%的峰值回落至2024年2月的0.18%, 2023下半年至今服务[8]对通胀拉动率持续在1%以上。但从消费数据来看,消费端因前期通胀制约商品消费、开放入境后的旅游修复脉冲回落而复苏较缓。前期受输入型通胀影响,家庭实际收入同比自2022年10月以来连续16个月负增,拖累居民消费支出及零售增速,但年初居民实际收入跌幅收窄至-2.1%(2023年均值-4.8%,见图表12)。随着2024年春季工资谈判初步涨薪5.3%远高于去年的3.8%[9],推动实际收入、实际支出及零售陆续回升。但收入效应提振消费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传递,后续价格指数能否稳定增长依然需要观察。

(2)企业投资不足始终是市场质疑“超宽松货币政策”效力的重要依据。截至2023年末,产能利用率指数较1991年初下降了24.6%,非金融企业ROA较1991年初下降了0.3%,企业设备投资支出较1991年初增长了20.9%(见图表13)。提高利率之后,企业投资是否能够持续,产能利用率、资产收益率中枢下移是否会制约日本经济增长亦存在不确定性。

图片

(3)出口增长可能受到抑制。议息会议结束后日元有所贬值,但长期看利率中枢依然有走升的可能性,预期较长期内日元升值可能性较高。2023年二季度至今外需较为强劲是拉动二季度GDP上升的主要原因,所有出口品类均录得明显增长,而2023年下半年至今由制造业周期回升驱动[10]。日元升值预期会增大日本出口企业的压力,对出口增长有所抑制。

图片

(4)日本政府债务付息压力上升,掣肘货币政策实质收紧节奏。截至2023年末,日本政府债务总额超过1,286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同时债务率(债务总额/GDP)达到255%左右。随着利率上限放开,日本政府付息总额将膨胀:根据日本财务省估算,利率上升1%带来的2025财年政府债券的利息和本金支付将比预期增加3.7万亿日元,相当于人均2.94万日元左右的债务。但由于一半以上的债务由日本央行持有,长期来看债务可持续性受到影响预期有限。


04. 


日本金融市场走势展望

1.日股:仍有向上空间,亦需关注向下压力。

虽然日经225在年初以来涨幅较大,已突破1989年前高,但得益于企业盈利的强劲增长消化估值,日经225最新滚动市盈率波动较大,但仍与最近十年均值(20.3)接近,叠加本次会议加息幅度不大,未来估值下调空间料有限。随着薪资增长推动内需回暖,日本二季度起有望迎来内外景气共振向上的局面,股市具备一定盈利增长基础。综合来看,在估值泡沫不大、盈利有望继续增长的背景下,仍具备一定上涨空间。但同时,亦不排除年内美联储降息时点延后、美股下行,并通过日美股市联动性所形成的外部压力,以及年内日央行停止增持国债或减持ETF所形成的流动性压力。

2.日债:收益率短期或有上移超1.0%可能,但受日央行政策余地及企业投资收益率限制,上移空间有限。

因本次会议引导短期利率上行0.1%,且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限被放开,短端利率的上行将通过收益率曲线传导至长端利率,未来10年期国债中枢或有上移可能。但目前市场利率较少冲击利率上限,并且日本经济复苏斜率仍较温和,日央行预测今明两年经济增速仅略高于1.0%,非金融企业ROA也仅为1.0%。利率快速大幅将对经济增长、尤其是企业投资产生抑制,或招致日央行的干预,因此长债收益率上行的幅度或较有限。

3.日元走势预判:市场已于月初计入大部分货币政策正常化预期,叠加叠加本次会议对日美套汇交易影响有限,短期日元承压,未来中枢走升仍是基本研判。

月初美元兑日元自150升值至146基本计入日央行货币正常化的大部分预期、且本次会议未对后续继续加息做出表态,叠加此前两次放开YCC后日债市场利率未触碰上限,会议对美日利差影响有限,因此会议后日元不升反贬值。往后看,日元汇率走势依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以及日本经济表现。2023年初日本CPI升至4%以上时美元兑日元汇率升值至130;2022年底日央行三次动用外汇储备维稳日元汇率时美元兑日元为150,预计未来也将在130-150区间内震荡。


[1] 2023年7月28日至2024年3月18日均值 

[2] 预期大概率美联储3月20-21日议息会议维持利率不变。 

[3] 在三层准备金结构下,基础准备金、宏观附加准备金、政策利率准备金分别适用+0.1%、0、-0.1%的利率。 

[4] 目前约为每月6万亿日元。 

[5] 预期大概率美联储3月20-21日议息会议维持利率不变。 

[6] 2023年12月6日,冰见野良三在大分县金融经济会议上的发言中提出形成“工资-通胀”循环的四个阶段,第1阶段为企业在销售价格中反映进口价格上涨,第2阶段为工资反映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第3阶段为企业在销售价格中反映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第4阶段为企业的定价政策变得多样化,除了低价产品和服务外,也销售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7] 有效招聘岗位/有效求职人数。 

[8] 包括医疗、交通、教育、文化娱乐及其他服务。 

[9] 2023年3月17日,首批总计805家企业回答结果,涨薪幅度3.80%;3月24日,公布1,290家企业(含上一批,下同)涨薪幅度3.75%;4月5日,公布2,482家企业涨薪幅度3.70%;4月13日,公布3,066家企业涨薪幅度3.69%;5月10日,公布3,681家企业涨薪幅度3.67%;6月5日,公布4,475家企业涨薪幅度3.66%; 7月5日,公布5,272家企业涨薪幅度3.58%(最终结果)。

[10] 此次贸易上升主要由运输设备、化工及电气机械等日本优势制造产品出口拉动,增速持续扩大。

图片

李卢霞、兰澜、张润锋


声明:


注:本文的预测及建议只作为一般的市场评论,仅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订阅号版权归工银亚洲研究所有,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任何订阅人、其他机构或个人未经我方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号推送信息,否则均属于违法行为。如果侵权行为给我方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工银亚洲研究保留一切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时,需要保留全文所有内容并不允许进行任何修改与删减。需要注明出处。


(作者:工银亚洲研究 )

工银亚洲研究

官方账号

本南财号是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的成果发布分享平台,中心立足香港,致力于开展亚太及环球宏观经济形势跟踪分析、金融政策业务解读及银行业发展创新研究,并负责对外开展学术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