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拉迪:若中国实施强有力的改革,未来五年潜在增速可达7%

21对话郑青亭 2024-03-27 18:3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北京报道

近日,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对外关系理事会成员尼古拉斯·拉迪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有关“中国陷入日本式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观点是错误的。他指出,与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不同的是,去年,中国居民和企业部门都没有出现债务收缩,与“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特征不符。

他指出,一方面,中国去年,制造业、公用事业和服务业的投资额有所增长,企业部门的贷款额也在增加,说明企业的投资意愿并没有降低;另一方面,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9.0%,超过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6.1%,说明家庭储蓄率实际上下降了。

在年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呼吁中国实施全面的一揽子市场化改革,称由此带来的额外经济增长能够使实体经济在未来15年扩大20%。对此,拉迪认为,IMF的分析“有些保守”。在他看来,如果中国经济能够进行强有力的改革,那么未来五年将有望实现每年7%的增速。

根据IMF的分析,如果中国能够实施全面的一揽子市场化改革,那么其经济增长速度会比在维持现状的情景下快得多。由此带来的额外经济增长能够使实体经济在未来15年扩大20%——按照目前的标准,这相当于给中国经济新增了3.5万亿美元。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对外关系理事会成员尼古拉斯·拉迪(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在25日的“新型消费与内需潜力释放专题研讨会”上,他表示,2023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80%,未来,中国居民消费支出仍有增长空间,特别是消费占GDP的比重。

他认为,随着劳动人口数量的下降,工资收入会继续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将超过GDP增速。同时,随着退休人口的增加,储蓄率可能会下降,这将有助于促进消费和为企业带来机会。此外,他认为,政府可通过增加社会支出来减少预防性储蓄。

此外,拉迪提醒,虽然新型消费受到关注,但医疗、健康、教育和文化等传统消费领域同样重要。现阶段,这些领域的消费支出增长迅速,占家庭支出的比例较高。

拉迪主要从事国际经济政策和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并为美国政府和国际经济组织提供政策咨询。他是美国为数不多的中国经济专家之一。

中国没有发生日本式资产负债表衰退

《21世纪》:近期,有关中国是否发生日本式资产负债表衰退引起了热议。你怎么看?

拉迪: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去年,中国消费者价格确实一度出现负增长,但主要是因为能源和食品价格回落,尤其是猪肉。去年全年,核心CPI同比上涨0.7%,但PPI呈现负增长。不过,“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论点是,面对低迷的需求和物价下跌,企业通过持续降低负债来完成资产负债表的再平衡,导致总需求萎缩。但我们去年在中国看到的是,制造业、公用事业和服务业的投资都在增加了,企业贷款的绝对额和占GDP的比重都增加了。同时,去年,中国消费者人均消费支出增长9.0%,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长6.1%,因此,家庭储蓄率实际上下降了。如果真的发生了“日本式的衰退”,那么家庭支出应该萎靡不振。因此,无论是企业部门,还是家庭部门,都不符合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特征。

中国经济未来五年潜在增速可达7%

《21世纪》:怎么看中国中期经济增长潜力?IMF呼吁中国实施全面的一揽子市场化改革,称这将使实体经济在未来15年扩大20%。你对此有何评价?

拉迪:我认为,IMF对中国增长潜力的看法很好。他们对中国的经济前景进行了分析,以延续当前政策为基线情境。在此基础上,如果中国能够推动全面改革,那么增速将会更高。在我看来,他们的预测有一点保守。我认为,如果中国经济能够进行强有力的改革,那么未来五年将有望实现每年7%的增速。

美国大选如何影响中美关系?

《21世纪》:美国大选将如何影响中美关系?

拉迪:这完全取决于选举的结果。如果拜登连任成功,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近几个月来,两国政治关系一直在改善,经济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变化。但如果特朗普当选,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因为他倾向于提高关税,不支持外向型政策,但不清楚谁将在他的政府中任职。特朗普的行动更难以预测,因此,如果他当选的话将对中美关系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美“小院高墙”政策对中美都没好处

《21世纪》:中美科技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吗?

拉迪:不幸的是,我想会是这样的。这是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经历的趋势。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并且不断升级,这一直是过去几年所呈现的局面。

《21世纪》:美国的“小院高墙”策略会阻碍中国的科技进步吗?你对中国有什么建议?如何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拉迪:我认为,美国虽然在某些领域为中国的技术进步设置障碍,但实际上这些政策正在迫使中国变得更加自给自足。所以,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对美国还是对中国,“小院高墙”策略都没有好处。对中国来说,激发创新活力需要给私营部门更多的空间,这是大部分创新活动的来源。

(作者:郑青亭 编辑:李莹亮)

郑青亭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