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坛2024丨博鳌论坛热议世界经济:处于低水平均衡点,中国仍是主要动力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舒晓婷 博鳌、北京报道
3月26日至3月29日,以“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旨在深入分析当前亚洲与世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世界发展中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
3月27日,在世界经济展望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2024年全球、亚洲和新兴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挑战等话题进行了发言交流。
与会嘉宾指出,世界经济处于低水平的增长阶段,需要通过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依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促进生产力等方式来应对挑战。同时,亚洲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希望亚洲成为拥抱开放的领头羊。如果在一个分裂的世界,亚洲自身都不能形成合力的话,世界经济更没有希望。
与会嘉宾强调,亚洲经济体中,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而言非常重要。把政策空间用好,把中国在新经济上的技术创新空间、传统产业上追赶的空间用好,再加上一些必要的改革到位,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有望在5%以上。
世界经济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
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是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在会上指出,世界经济具有一定韧性,今年增长率预计达3.1%。从区域来看,受益于印度增长强劲、中国迅速复苏,亚洲经济2024年预计增长4.7%,仍然是各区域中增长的亮点和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处在低水平的均衡点。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世界经济今年的增长率预计3.1%,2008年之前的增长率在4.5%左右。世界经济发展相较过去下降很多。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没有复苏,带来全球经济增长继续下滑。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副院长傅梦孜指出,开放、包容、合作的外部环境正在变化,特别是地缘政治的冲突、大国战略竞争撕裂了原来统一的市场,撕裂了原来全球统一的生产布局、价值链的布局。小圈子是基于意识形态、安全而不是基于市场、节约效率,这是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
白俄罗斯经济部第一副部长安德烈·卡尔通表示,世界经济要找到新的增长点,这需要各国加速改革、加速转型。同时,各国自身、各国之间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方面的协同,对世界经济增长也非常重要。
吉塔·戈皮纳特也指出,为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各国情况各异,决策者需在加息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以应对通胀方面做出决策,应对货币贬值、资本外逃等挑战。在政策层面做到灵活、可信,这至关重要。
当前,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是影响世界经济和新兴经济体的关键因素。傅梦孜在博鳌现场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来市场预计美联储今年一季度会降息,但现在希望已经破灭了,六次降息也成为泡影,甚至今年降息三次也无法保证。不过,今年还是存在降息空间,能够减轻今年全球经济压力,新兴市场整体也会受益,债务利息支出压力减轻,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
除了考虑货币政策因素,吉塔·戈皮纳特还指出,要促进中期增长,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要减少繁文缛节,减少贸易壁垒。同时,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提高生产力,提高中期的增长前景。但也要注意,人工智能并非万能灵药。减少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扩大人工智能带来的益处,这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吉塔·戈皮纳特强调,面对地缘政治的碎片化以及当前的现实,各国必须在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人工智能、债务和气候变化是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达成共识、扩大合作。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够共同应对挑战,共同承担起责任,打造一个更加繁荣的未来。
谈及人工智能对世界经济带来的变革影响,《人工智能:现代方法》作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斯图尔特·罗素在博鳌现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人工智能领域的经济增长非常快,正在创造收入。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会在人工智能热潮中受益。发展中国家已经在很多地方使用人工智能,可以从云端租用计算资源,不一定需要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
亚洲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亚洲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正在上升。
傅梦孜称,近40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是趋缓的,目前正在进入扁平的渐冷的增长阶段,算不上太好,但是也不算坏。全球经济增长的东快西慢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并且进一步增强。亚洲占全球产值的37%,占全球贸易的53%,亚洲经济板块的重量明显上升。
博鳌亚洲论坛3月26日发布的《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4年度报告》指出,尽管面临各种外部经济挑战,亚洲经济仍将维持较高增速。在相对强劲消费的支持下,2024年亚洲经济增速预计达4.5%左右,仍将是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地区。2024年亚洲GDP规模占全球比重预计为49%,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4年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将达到5.2%。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亚洲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力在显著增大,尤其是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2024年,亚洲经济预计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有望继续领先世界经济增速。
在傅梦孜看来,亚洲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希望亚洲成为拥抱开放的领头羊。如果在一个分裂的世界,亚洲自身都不能形成合力的话,世界经济更没有希望。地缘政治的冲突可能持续一段时间,大国的战略竞争很难取消,但是向往自由贸易是方向,无论有什么因素,自由贸易向前走,这是基本的方向,就像一江春水一样肯定会向东流。自由贸易、全球化虽然目前遭遇了一些挫折,但是向前的趋势不会改变。
对中国经济有信心
中国现在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非常重要。
林毅夫指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出口国。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慢进而影响全球经济增速,导致贸易增长慢,这对中国出口造成明显影响。2008年之前中国每年出口增长平均是18.1%,现在的出口增长低于过去30年历史水平。
中国出口需求少造成产能过剩,民营经济的投资就少,创造的就业机会就少,影响了家庭收入和家庭对未来的信心,因此消费也很难增长。过去几年,中国一直强调依靠消费拉动经济,为什么拉动不起来?大家的收入不增长怎么敢多消费呢?关键还是在于出口增长慢,所以导致了经济增长慢。
那么,该如何应对?林毅夫表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需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灵活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现有产业存在产能过剩,但是中国在新经济领域还有很多投资机会,即使在传统产业上也有追赶的空间。只要积极的财政政策运用好,维持一定的增长,信心也在恢复。
他强调,把政策空间用好,把中国在新经济上的技术创新的空间、传统产业上追赶的空间用好,再加上一些必要的改革到位,相信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会在5%以上,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也指出,中国今年经济增长5%的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对中国经济总体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当前,中国面临的内部经济结构转型、经济运行模式调整和外部世界巨大的不确定性,会对全球贸易和中国经济带来非常复杂的影响。基于这一判断,吴晓求认为,中国经济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变化和调整:一是一定要让所有市场主体有信心、有预期。当人们的消费很难升级、扩张的时候,投资出现结构性问题,加之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经济要得到很好的增长是很困难的。而这主要依靠完善的法治,坚守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制度。二是要深刻理解中国经济运行的模式发生了变化,过去那种“大扩张”的时代已经结束,要走上正常和规范的市场经济之路,让民营和外资企业放心。三是保障政策稳定性和适用性。经济发展需要依靠制度,需要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原则的制度框架。完善的制度比频繁的政策调整重要得多,政策的适用性和稳定性很重要。
那么,如果中国经济实现5%增长,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什么样的状况呢?对此,吴晓求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当前最重要的是稳定信心、巩固信心。
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一定要推动制度改革,制度改革从理念开始,让市场成为财富管理的市场、投资的市场、以投资者而不是融资者为本的市场。此外,需要完善退市机制等核心制度。投资者的信心来自哪里?来自制度的设计是公平的,是符合资本市场发展规则的。因此,中国资本市场必须有公平的制度。当前,最重要的是完善制度的设计,让市场走向公平,让投资者有信心。
(作者:吴斌,舒晓婷 编辑:李莹亮)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