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郑嘉意 北京报道
3月27日,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华保险”)发布2023年度业绩报告。据披露,其报告期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659.03亿元,同比增长1.7%。
各项财务指标上,新华保险报告期内共实现营业收入715.47亿元,同比下滑66.6%;归母净利润达87.12亿元,同比下滑11.3%;总资产达14032.56亿元,同比增加11.8%。
从各季度具体表现看,新华保险2023上半年表现明显优于下半年;其中,其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0.05亿元、第二季度收入199.38亿元,但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这一指标分别下滑至129.12亿元及96.92亿元。盈利能力上,其第三、第四季度归母净利分别亏损4.36亿元、8.3亿元。
3月28日,新华保险董事长杨玉成、总裁张泓、副总裁龚兴峰、副总裁秦泓波及副总裁王练文亮相业绩发布会,对市场热点作进一步回应。记者注意到,这也是杨玉成履职新华保险董事长后,首次亮相业绩发布会。
杨玉成表示,新华保险管理层对公司前景满怀信心。“新华保险有其独特优势。例如,股东有‘国家队’主力,新华保险自成立以来又一直有市场化基因,充分发挥两个优势就能更有力量。专业化、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改革同时,我们积累了1700家网点、1.4万亿资产以及几十年积累下来‘将才’、‘帅才’、‘干才’,有很好的基础。”
履职7个月有余,杨玉成表示,“相信未来新华保险在行业中的地位和排名一定会上升。此前,新一届党委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发展举措:一是战略引领,进行体制改革与人才建设;二是资产端与负债端同步发力,在负债端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投资端全面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引进专业人才、强化队伍。”
在挑战中寻找机遇
负债端业绩上,2023年,新华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659.03亿元,同比增长1.7%。
从保费结构分析,其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31.8%,一年新业务价值增长65.1%,首年保费口径下,新业务价值率从2022年5.5%上升至2023年8.9%。
分渠道看,个险渠道方面,新华保险个险渠道实现保费收入超1155亿元,其中,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约110亿元,同比增长9.8%。
银保渠道方面,2023年,新华保险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约478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达到历史新高,为124亿元,同比增长60.5%;续期保费约187亿元,同比增长18.1%。
张泓表示,当下,寿险业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是客户的专业化、多元化需求对产品供给带来压力,“前期调研中,我们能感受到客户对康养方面的需求,但保险供给端同质化较严重、服务仍不健全。这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是管理与经营能力。张泓表示,“当下的利率水平较低,同时行业面临增员困难,投资端优质资产稀缺,对行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出挑战。但同时,我们对未来中国寿险市场的发展空间仍持乐观态度。”
挑战中亦藏有机遇。张泓表示,“我们对长期经济充满信心,随着经济上行,居民消费还会稳步提升,行业有很大机遇。目前,我们在大力做好养老金融、普惠金融等系列工作。”
如何看待利差损?
就季度表现而言,新华保险报告期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9.17亿元、第二季度30.61亿元,但第三、第四季度则分别亏损4.36亿元、8.3亿元。
投资表现上,截至2023年12月31日,新华保险投资规模13,360.92亿元。报告期内,新华保险总投资收益率为1.8%,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净投资收益率为3.4%,下降1.2个百分点。
新华保险称,固定收益方面,以十年期国债为代表的利率中枢水平整体下行,信用风险隐患依然较大,配置型的优质资产依旧稀缺。投资端承压背景下,资产负债不匹配导致的利差损问题也引发市场关注。
“利差损问题的讨论很多。这有个前提——利率是不是一直下行?”龚兴峰表示,“如果是的话,那一定有利差损风险;但如果不佳利率下行这个前提,那回答就更中性一些。2023年投资市场的波动给整个寿险业上了一堂生动的利差损风险课程,这个课程就是在于利率的杠杆作用,如果不能覆盖负债成本,产生的损失可能是巨大的。”
龚兴峰表示,面对当下,首先要做好资产负债管理,但同时,也要从长周期角度、穿透周期角度看待寿险业务。“一是要加强长期主义思想,通过学习型组织和赋能型组织的打造,走好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使得我们对于资产端和负债端的驾驭有一个更高的水平。”
二是提高差异化竞争能力。龚兴峰表示,目前这个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严重。“要关注业务结构,看长板的同时也看到短板,对核心竞争力有清醒认识。”
三是提高资产负债管理的联动。龚兴峰表示,应把资产与负债端壁垒打穿,在公司的组织架构上要强化对于资产负债管理的统筹领导,“我们近来对有一些账户成立了专班,比如说对于一些分红产品的账户成立专班,里面有寿险渠道部门、负债管理部门、投资部门和资产管理公司,大家一起来研判未来发展的情况。”
四是创新。龚兴峰表示,在资产荒、负债压力大的情况下,更需要通过创新来解决问题。“下一步我们会加大对万能、分红这类产品创新与销售力度,从长期的角度来讲,更好地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压降低我们利差损风险可能的敞口。”
(作者:郑嘉意 编辑:李玉敏)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