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坛2024|博鳌亚洲论坛热议“一带一路”:盛赞为全球发展事业贡献巨大,未来应更多属地化

一带一路前沿何柳颖 2024-03-29 19:4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何柳颖 博鳌报道

3月26日-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在28日的开幕式上,多国领导人盛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并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桥梁。哈萨克斯坦邀请亚洲各国前来投资、开辟互利合作新方式。

多米尼克总理斯凯里特表示,自十年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各国通过双边和多边机制表达了对这一倡议的支持和赞赏,其中最具体的成果已经在减贫、粮食安全、发展融资、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以及数字时代的互联互通等领域显现出来。中国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发展奇迹,同时也为全球发展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企业代表,沙特基础工业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尔-法季表示,沙特2030年愿景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对接有助于拓宽两国的合作范围,促进双方的高质量发展。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化工市场,现在也依旧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坚持扎根中国市场,持续创造协同效应。

绿色投融资缺口仍大

年会举办期间, “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圆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分论坛先后举行,与会嘉宾们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方向展开了热烈讨论,绿色成为一个重要关键词。

与会嘉宾们谈及,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绿色项目在世界各地“多点开花”。“在巴基斯坦有一个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高速公路、铁路、空港等各种类型的项目都有。项目开展有两个基础点,一个是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另一个是环境上的可持续性,所有的项目开展之前必须要满足这两个条件。” 巴基斯坦前总理阿巴西分享道。

但在绿色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投融资缺口亟待填补。“埃塞俄比亚等国正站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沿,这些国家在努力共建‘一带一路’的绿色项目,使国家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投融资以及技术支持,他们的目标有可能无法达到。”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表示。

“一带一路”绿色原则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席、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亦提及,目前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还有巨大的绿色投融资缺口。

有数据显示,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到2030年前每年需要投资2.4万亿美元;如果不把中国计算在内,发展中国家目前的年度投资尚不足该金额的十分之一。

“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去支持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不仅要提供相关的资金,而且也要提供技术专长和能力建设方面的帮助。”潘基文特别强调,在弥补投资缺口方面,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包括公共机构和私营部门,都可以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

马骏则提出,除了需要针对可再生能源的绿色融资给予支持,也要关注转型融资,同时还要重视绿色领域的能力建设。“在新兴市场中,绿色融资以及绿色相关项目的设计能力缺乏。在绿色产品的信息披露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进一步对新兴市场的(绿色)能力建设进行技术援助。”

投融资之外,围绕绿色丝路的行为准则也十分关键。2018年11月,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和“伦敦金融城绿色金融倡议”发布《“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这是一套鼓励投资企业自愿参加和签署的行为准则。马骏介绍,“GIP有七大原则,包括充分了解ESG风险、充分披露环境信息等。6年过去了,我们认为这些话题的重要性在不断加强。”

从最新数据看,GIP已经获得了阶段性成果,吸引了诸多参与者加入到绿色丝路的建设团队中。根据《绿色丝绸之路发展报告 (2023)》,GIP已包括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46家签署机构和17家支持机构,持有或管理的资产超过41万亿美元。

“‘一带一路’到底有多绿?我们对成员国进行了调查,发现流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资金中,有三分之一的钱是比较绿的。当我们问成员国,是否希望在未来十年有更绿的项目时,他们都说‘是’;有80%的受访者表示很期待‘一带一路’有更多绿色项目。”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总干事弗兰克·里斯伯曼表示。


(3月29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分论坛现场)

进一步属地化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丝路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世界网络更紧密地联络在一起。

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总裁雷纳特·别科图尔沃夫举了一个例子。“一带一路”倡议下,货物通过铁路经过哈萨克斯坦运输到西方国家,不仅仅中国货物可以进来,其他国家货物也能够进来。”在雷纳特·别科图尔沃夫看来,“一带一路”倡议“非常了解共建国家的需求”。

在各大旗舰项目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时,一大批“小而美”的项目也获得更多青睐。“尼泊尔希望在2026年实现经济转型,对于尼泊尔这样的小国家,并不是非要搞一个旗舰项目,要在短时间内建设旗舰项目是有困难的。我们不能一蹴而就,可以针对性地对‘全球南方’的中小型国家推出小项目,不断积累,未来可以相应地建设大型项目。”尼泊尔总理外事顾问如博表示。

小美大美,美美与共。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也备受讨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行长金立群提出,“‘一带一路’”项目应该更注重质而非量。我认为关键词是高质量,高质量来自于几个维度,包括设计,实施,以及维护,这些都会带来高质量。”

“人们可能就觉得项目结束就完成了,画上句号了。但项目会持续(运行)几十年,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要确定项目得到顺利运行,当地的参与能力非常重要。”金立群强调。

前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总裁苏马·查克拉巴蒂对此持相似看法,他称未来丝绸之路项目需要更多地培养当地技术人员。在生产修建的过程中,也要提高本地化率,让更多的当地工人参与进来。“如果能够这么做的话,(当地)社会和政治的接受度会更高”。

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解决债务问题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过程中,“债务陷阱”等杂音偶有传来。

“我记得1980年代爆发的墨西哥债务危机,我也记得解决拉美国家债务问题的布雷迪计划,我们要从中汲取教训。但如果有任何债务问题归咎于中国,那当然是不对的,中国并没有做这样的事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金立群如是表述。

关于债务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许勤华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已多次宣布免除欠发达国家的贷款债务,制造“债务陷阱”的说法完全是空穴来风。“以斯里兰卡的外债为例,相关数据显示,斯里兰卡外债中对华债务仅约占10%,中国并非其最大债权国,且中国贷款利率水平较低,将该国债务问题归咎于中国和‘一带一路’毫无道理。”

金立群补充指出,“在1980年代初、90年代初,我和一些来到中国的投资者谈过。为什么中国没有债务(危机)问题?是因为钱都花在了正确的地方,钱都被有效地用于促进经济发展,我认为中国在这方面为许多国家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另一方面,当前多个经济体面临债务压力,接下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子当地的进程会否受到阻碍?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沙姆沙德·阿赫塔尔提及,“目前发展中国家相对来说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有一些国家债台高筑,他们的国家税收收入基本用于还债,这些国家在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目标(绿色丝路)的过程中,天然具有脆弱性。”

就此,金立群向记者分享了他的看法,“那些面临债务问题的国家,他们应该停止借贷还是继续借贷并解决债务问题?我想我的答案是,不要停止借贷,否则经济会陷入僵局,要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债务问题。”

“这一切都归结为一个关键问题,即如何充分利用资源,我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可以提供很好的经验。当中国投资‘一带一路’项目时,我认为最重要的不仅仅是给钱,而是要分享经验,即如何使项目行之有效。”金立群强调。

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多边组织的作用尤其重要。以AIIB为例,作为首个由中国国倡议成立的多边开发机构,AIIB多年来为多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莫大支持。数据显示,2016-2022年,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AIIB已累计批准202个项目,融资总额超过388亿美元,撬动资本近1300亿美元,项目遍布全球33个国家。

“未来的项目开展中,应该让更多银行加入进来,我们应该让银行董事成员了解,我们需要‘一带一路’项目,我们需要合作伙伴关系,我们要加强金融合作。”苏马·查克拉巴蒂表示。

论坛上,金融合作“软联通”的重要性被多次提及。雷纳特·别科图尔沃夫提及,“在项目的融资过程中,资本流动方面会有一些挑战。应当确保资本,特别是外商投资的资本能够无阻碍地流入以及流出。”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金融机构正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比如在2023年,中国银行作为牵头主承销商和簿记管理人,协助埃及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35亿元人民币可持续发展熊猫债,实现非洲地区熊猫债零的突破。

(作者:何柳颖 编辑:李艳霞)

何柳颖

21报系海外部记者

关注东盟财经动态、时政热点。欢迎交流!微信:SoniaHo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