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质量发展为何“有信心”?“五外联动”稳外贸外资,加快孵化“新物种”企业

大湾区观察梁施婷 2024-03-29 20:25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梁施婷 广州报道

3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坚定不移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 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举行发布会。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必须真正挑起大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努力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广东的GDP增长目标是5%,对于这个目标,广东有信心、有底气。

信心来自哪里?发布会透露了两个主要的积极信号。

一是产业更新的活力。广东今年再推动超1万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92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此外还安排1万亿元的省重点建设项目、超过3200亿元的产业项目,正在加快推进55个50亿元以上的重大制造业项目。

二是来自于活跃的市场、畅旺的人气。今年1—2月,新设的经营主体33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8.2万户、企业14.8万户。在粤实有人口超过1.5亿人,去年全省接待游客7.7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9500亿元,均居全国首位。

“我们将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王伟中表示,广东今年将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推出一批新的惠企政策,让企业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配合近期中央部署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王伟中还透露,广东正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加大财税、金融、要素支持力度,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重要方向,推进7大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开展汽车、家电产品、家装消费品等以旧换新,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

“五外联动”组合拳支持外贸外资发展

今年1—2月,广东多项经济数据持续回升向好,其中进出口增长24.9%。广东省的外贸依存度达到64%,东莞、深圳外贸依存度更是达到124%和113%,进出口的“开门红”为广东经济提振士气。

“深圳的手机,佛山的家具、中山的灯具,都广受非洲朋友的喜欢。特别是我们非洲朋友对传音手机可能知道的更多一些,传音手机专门设计为非洲朋友使用,我也去过这家公司,广受非洲朋友的喜欢。”面对来自非洲记者的提问,王伟中表示,非洲是广东重要的贸易伙伴,去年广东对非洲进出口总额超过2700亿元、增长3.9%,占中非贸易的13.7%。

今年,广东将继续出台稳外贸促增长、扩大中间品贸易等政策,培育更多新出口增长点,稳定和提升加工贸易,促进外贸新业态发展,巩固拓展多元国际市场。“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全力支持外贸外资的发展。”王伟中在发布会上说。

一系列数据显示,广东仍是广大外资企业投资的首选地、优选地。过去几年,广东吸引了巴斯夫、埃克森美孚、中海壳牌等企业,吸纳投资均超过一百亿美元,不少的外资企业也在广东纷纷设立研发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2月,广东新设立外资企业2982家、增长38.1%。

粤港澳大湾区四个重大合作平台建设的加快推进成为广东对外合作的重要窗口,并且取得显著成效。今年3月1日横琴分线管理正式运行;前海出台全国首部投资者保护条例,积极推进与香港开展金融和法律等现代服务业合作;南沙已落地期货、航运、数据三大交易所,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揭牌运作;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起势良好。

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也逐步提高。比如,“港澳药械通”“湾区社保通”“跨境理财通”以及“政务服务跨境通办”等一批标志性事项落地实施;自“澳车北上”和“港车北上”政策实施以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港澳单牌车已突破200万辆次;三地共同公布涵盖食品、中医药、养老等领域的“湾区标准”已经达到183项。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认为,全方位的开放是吸引外资和稳定外贸的主要基础和支撑力。广东进一步推进外贸外资的发展首要是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稳定外资和外企的信心,这也包括本地的民营企业的信心。只有把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平等看待,比如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获得金融贷款和上市享受同等待遇,企业才能够有进入市场的信心。

王伟中表示,广东接下来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包括推进制度型开放,全面落实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直通车”“一站式”等重大外资项目的服务机制。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也在发布会上透露,广东将落实落细深圳、横琴、南沙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在生物医药、教育文化、绿色低碳等领域和先进技术应用等方面率先有序放宽市场准入;加快研究出台广东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等。

“过去粤港澳合作更多立足于自身发展,比如说珠三角需要引进外资、扩大出口。到了建设的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要锚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定位,联手参与新一轮全球科技产业竞争。”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的科技创新离不开基础研究、科技金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粤港澳三地并船出海可以取长补短,港澳可以推动经济转型更好发挥优势,广东也可以做强产业体系。

加快孵化一批“新物种”企业

今年2月,全球首条跨海跨城的电动“空中的士”在广东首飞,深圳到珠海从空中只需要20分钟左右,比开车节约超2小时的时间。王伟中在发布会上介绍,“空中的士”2026年有望正式开启载人飞行,这将为广东催生一个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近年来,广东坚持以产业集群筑牢实体经济的根基,支持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5大未来产业全面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空、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发改委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艾学峰在发布会上特别介绍了广东生物制造业的发展。他表示,生物制造目前处于产业爆发前期,向食品、医药、材料、能源等重要领域加速渗透,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竞争的一个焦点。

近三年,全国每两家合成生物公司中就有一家落户广东,广东在生物制造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特别是去年,广东获批在深圳光明科学城建设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这是目前该领域唯一一家国家级产业创新载体。

接下来,广东还将制定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根据技术和市场成熟度,结合广东的创新优势和产业需求,谋划重点方向和重点领域,布局重点平台和重点项目;统筹用好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等专项资金,加大对生物制造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打造全球领先的生物制造创新策源地。

艾学峰在发布会上表示,新形势下,广东将继续让企业在创新中唱主角,推动一流科技领军企业向生态主导型和平台引领型企业转变,培育一批创新链“链主”企业,壮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孵化一批“新物种”企业,形成上下游紧密合作、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良好格局。

艾学峰在会上总结了五个“要”,以强调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要在政府创新决策中让企业多参与;要使创新资源配置向企业多倾斜;要在核心技术攻关中让企业挑大梁;要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上给企业多赋能;要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中使创新企业受激励。

比如,广东今年将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中由企业主导的项目比例提高到80%以上,赋予企业技术路线制定权,支持企业作为“发包方”组织开展技术攻关。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广东有条件、有能力也有信心,更责无旁贷。”王伟中表示,对广东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一靠创新、二靠产业。

“我们一直相信,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工厂。无论是衣食住行的传统产业、‘上天入地’的新兴产业,还是想象无限的未来产业,都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都非常重要。”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在发布会上表示,广东长期致力于推动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2023 年广东的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创2018年以来最快的速度,今年1—2月又增长22.8%。不少企业反映,实施技改以后,生产效率提升了15%以上、生产成本降低10%以上。

如今,国务院正在部署大规模的设备更新,为广东推进技术改造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广东将继续把技术改造作为保持制造业旺盛生命力的最关键密码,作为坚持“制造业当家”关键工程之一,坚持“小技改不停步”。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向晓梅表示,政策刺激了消费,带来了市场,提升整体产业的技术水平,企业也能有动力和机会推动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对广东的制造业当家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机遇。

涂高坤介绍道,具体来看,广东将聚焦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落实技改政策,全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开展广东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质增效行动,实施技术改造赋能提升工程,确保政策“红利”充分惠及企业;二是持续开拓企业技改路径,实施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和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改造提升,不断提升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水平;三是持续培育技改主体和创新载体,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完善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提升各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质量和效益,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

(作者:梁施婷 编辑:张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