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2024年4月1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近年来,我国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提升支付便利性。广交会期间,有很多境外人士来华参展,人民银行在保障境外来华人士获得优质的支付服务上有哪些具体举措?现在境外来华人士有哪些支付选择?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负责人严芳在回答南方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3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强调要聚焦老年人和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的支付不便问题,加强协同配合,加大必要的资源投入,多措并举打通支付服务的堵点,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
严芳表示,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牵头单位,会同相关部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将优化支付服务作为目前人民银行系统里面一项重要工作来持续推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各部门协作。支付便利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协同共进,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和商务部、文旅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的协作,共同推动优化支付服务。广交会就是中国人民银行与商务部合作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再如与文旅部和交通运输部等相关部委合作,共同推动在大型商区、景区,包括出租车等交通领域开展支付便利性工作。
二是聚焦重点地区和重点机构。央行根据外籍来华人员平常想去的一些地方和聚集的一些场所,划定了17个重点城市和21个重点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路线图和时间表,力争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加强宣传和推广。为了方便外籍人员更好了解支付服务,央行专门编制了《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指南用通俗的语言给展示了支付服务的流程和应该注意的事项,目前已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中英文版。考虑到外籍来华人员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中国人民银行还在制作其他语言版本。
境外人士来华之后在中国怎么实现支付便利性?严芳表示,目前有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银行账户和数字人民币这五种选择。中国人民银行想通过解决老年人和外籍来华人员的支付便利性问题,进一步提升我国支付生态的包容性和普惠性。
严芳表示,在移动支付方面,移动支付是我国的一个优势,目前普及率已经达到86%,如果外籍来华人士喜欢用移动支付,使用支付宝、微信等绑定其境外银行卡,就可以在境内进行扫码支付。如果是来自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人员,可以在我国直接使用当地的电子钱包。2024年1-2月,超过90万入境人员使用移动支付,实现交易2000多万笔,金额达30多亿元。
在现金支付方面,现在工、农、中、建、交等重点银行的ATM都支持境外银行卡取现,全国超过6万家银行网点、近2300个外币兑换设施也支持外币兑换。广交会上大概有50%的外籍来华人士习惯用现金,现在商业银行也推出 “零钱包”的现金服务,就是一个包里面放了200元、300元、500元等金额的零钞,一方面便于现金使用,另一方面也方便找零。中国人民银行与交通运输部合作,希望在出租车等行业推广使用“零钱包”。
在银行卡支付方面,一些重点城市、重点地区、大型商圈、机场酒店等地都可以使用外卡支付。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持续优化账户服务,数字人民币、银联云闪付“旅行通卡”等产品和服务也提供了多样化的支付选择。
严芳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希望通过支付便利性工作,更好服务于广交会,也更好服务于外籍来华人员在中国的旅游、消费等各方面需求。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还将会同相关部门,按照既定的方案和目标,持续推进各项工作。
(本报记者边万莉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李莎,视频,许婷婷 编辑:钟映佳)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