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塑造健康湾区,密切医疗卫生合作;探索推进在广东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方面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的待遇。
深圳市人民医院“1号楼”1层大厅 摄/周妙妙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周妙妙 吴治聪 深圳报道
深圳市人民医院,在许多老一辈的深圳人和香港居民口中叫“留医部”,“留医”即粤语语境中的“住院”。
如今,这里迎来了更多前来就诊的香港居民。
内地居民正在享受越来越多的国际医疗服务,港人也逐渐受益于内地医疗服务,大湾区跨境就医双向奔赴。
其中,港人“北上就医”一方面是更多在内地生活、工作的港人能够享受到内地医保而选择在深就医;另一方面是苦“私营就医贵、公营排队时间长”久矣的香港居民选择更具“性价比”的跨境就医。
跨境医疗融合的提速是这一现象背后的核心“引擎”。不过,跨境医疗仍存在社会福利可携性不足等难题。
与社交媒体的火热讨论相反地是,“北上就医”的火热目前还未在医院的相关数据上体现,但未来可能会有所呈现。
北上就医:香港“就医贵、等待长”的现实选择
“性价比”是吸引港人北上就医的关键因素。
27元与700元,感冒就诊26倍的花费差距给了麦女士一次颠覆式的“冲击”。
“我在香港一家私立医院花费了700元,但在深圳自费仅花费27元。”港漂多年的她近乎二十年没在内地就医,近期在一家社康中心体验后较为感慨。
在深圳做胃镜的香港居民陈先生对此感受更为“剧烈”,他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在香港私立医院可能需要花费5000至10000元,但在深圳自费只花了400元。
治疗费用账单极为明显的长短差异,主要体现在香港私立医院与深圳公立医疗机构之间。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罗伟香向记者表示,与内地相比,香港的就医成本更高,就医等候时间更长。
其中,“贵”指向了香港私立医院。记者梳理发现,香港私立医院的诊金大致在几百至上千元区间,与内地几十元的诊金相比高出十至百倍。
这也间接导致了香港保险本土市场的高度饱和,大多数香港居民购买了保险,以分散高昂的支付压力。
据香港保监局2022—2023年年报,中国香港保险密度居亚洲首位,保险渗透率排亚洲第二位。
但即便如此,在香港保险分担之后,对于部分香港人而言,由于就医等候时间更短,在深圳就医依旧具有较高性价比。
“就医等候时间长”是香港公营医疗体系一直以来所面临的极为突出的问题。
据悉,在香港,本地居民在公立医院享用医疗服务的定价被视为“象征性”收费,以急诊室诊金为例:香港居民急症病床住院收费大致为每日120元。而私营医院的多人普通病房,每人每天的床位费用则高达千元以上。
公营医院也正因其较强的“普惠性”承载着极大的压力。例如,在内地当天便可预约排上号的CT、核磁共振、超声波等常见项目,在香港公立医院可能要“轮候”1年以上。
据香港医管局相关公开数据,2018年至2019年轮候CT和核磁共振检查MRI的稳定个案等候时间中位数达52周,超声波检查甚至需要60周的等候时间。
“服务轮候时间长”的问题在专科门诊更为突出。记者从香港医管局了解到,当前,香港公营医疗主要实行分级转介制度,香港居民如有不适,需先向遍布各社区的普通科门诊或家庭医生求诊,如需进一步在专科门诊治疗,由诊所的医护人员作出转介安排。
而专科门诊会进一步分流为紧急、半紧急、稳定三类,其中前两项的就诊人员会被尽量安排在两星期及八星期内就诊。而稳定类新症个案的轮候时间依科室不同短则数十周、长至上百周。
对于疾病而言,尽早干预有利于防止病情恶化。“我们曾经遇到很多案例。比如,胃痛和便血在香港不属于急诊范畴,就医要等候较长时间,有些患者需排一年半甚至两年,最后将病情'拖'成了胃癌和肠癌。”罗伟香表示。
“轮候时间长”的现状与“尽早干预”的理念冲突下,“北上就医”由此成为部分港人的新选择。
为何火热:跨境医疗障碍逐渐突破
比较有意思的是,“私营就医贵、公营排队时间长”并非短期现象,而是香港医疗体系长期存在的问题。
而为何“北上就医”近年来才兴起?实际上,深港两地相互毗邻,两地往来一直以来都较为密切。
随着越来越多港人来深工作和生活,两地就医疗卫生合作持续探索,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香港居民在医疗、养老等民生方面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的待遇。
据2020年实施的《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在内地(大陆)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符合条件的在内地工作或拥有居住证的香港居民以及在内地就读的香港大学生,可按规定参加医保等。
这一制度为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香港居民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吸引了部分香港居民在深就医,而非返回香港就医。
“北上就医”群体中,除了本身在深圳工作、生活的香港居民外,也有部分香港居民选择跨境自费就医。
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这背后主要得益于深港两地跨境医疗融合提速以及两地医疗资源加速流动。
“跨境医疗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两地在社保和商保的覆盖面以及药品和器械的管理制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一位长期关注跨境医疗的保险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
而如今,部分障碍正逐渐得以突破。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塑造健康湾区,密切医疗卫生合作;促进社会保障与社会治理合作,探索推进在广东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等民生方面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的待遇。
商保方面,专门为解决跨境医疗问题而设的大湾区专属跨境医疗险产品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据广东保险业2023年度新闻通气会透露,广东已有19家公司42款湾区专属重疾险及跨境医疗险上市,累计为15.34万人次提供健康及跨境医疗保障1697.53亿元。
同时,香港保险机构和深圳医院探索推出“跨境直赔直付”模式,相比于此前“先垫付再理赔”的繁琐流程,持有保单的香港居民在内地就医将无需垫付。
药械方面,“港澳药械通”下,港澳居民能在内地更方便地使用到以前惯用的药品和器械。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医疗融合提速,此前存在的种种“藩篱”得以突破,同时,在社交媒体传播下,“北上就医”的火把由此被迅速点燃。
而“北上就医”热潮仅仅是跨境医疗融合的一面。
在这一过程中,深圳医疗水平得到了提升,深圳市民也能享受到更多医疗资源。
例如,“港澳药械通”不仅为在内地生活工作的港澳居民提供用药便利,同时让内地市民更快地用上已在港上市的进口药等。
同时,深圳通过开展境外医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认定、简化港澳医师资格认定、短期行医许可程序等方式,让本地市民同时能享受到两地医疗服务。
数据未显:社会福利可携性不足有待进一步突破
尽管“北上就医”这一话题似乎在社交媒体上十分火热,也有不少市民担心未在深圳工作、生活的香港居民通过购买深圳社保挤占深圳公共医疗资源。
而实际上,记者了解到,目前相关数据仍较少。
“我们医院来自香港的住院病人或港人使用内地医保就医的数据目前还不多,但过段时间可能会比较明显。”罗伟香表示。
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这背后或与社会福利的跨境可携带性不足、内地医疗服务范围有限等因素有关。
据悉,香港居民能在香港以较低费用获得公立医疗服务,同时,每年能领取一定金额的医疗券,用于各类预防性、治疗性及康复性服务。
从促进两地医疗融合的角度出发,罗伟香表示,如果香港居民在深圳北上就医能直接享用到香港医疗福利,跨境医疗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但泰康保险集团管委会成员兼泰康之家CEO邱建伟此前曾向记者表示,香港居民医保的报销问题,目前还存在政策性的障碍。
除了社会福利的衔接外,医疗器械和药品的跨境流通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在香港有许多先进的药物和医疗器械,目前是无法在内地推广使用的。倘若能够通过‘港澳药械通’在深圳推广,内地患者和来深看病的港人都能从中受益。”罗伟香表示。
她直言:“目前,申请对象范围仍较窄,引进药品器械品种较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深圳4家医疗机构获批引入31种进口药械。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临床急需进口的港澳药品医疗器械只能在指定医疗机构内使用,不得在指定医疗机构以外的区域或机构使用。
此外,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许可处副处长梁云在第八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曾表示:“针对‘港澳药械通’如何认定港方、澳方对于药品注册上市的认定证明,这其中涉及的材料,跟内地材料要求不同。同时,现在碰到的最大难点是与海关的沟通,这些都是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
(文中出现的麦女士、陈先生均为化名)
(作者:周妙妙,吴治聪 编辑:孙超逸)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