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产业酝酿“惊人革命” 南山生物医药加速“裂变”丨新潮涌动看南山⑤

深圳观察杨坪 2024-04-16 19:44

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作为未来产业的代表,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随着AI技术不断发展,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不止一次将数字生物学称为技术领域中“下一场惊人的革命”。

他认为,当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相结合时,生物学会呈指数级改进,从而成为下一个黄金赛道。

今年全国两会上,生物制造首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生物医药产业居于全国一线的南山区,无疑是这场“革命”的先锋阵地。

在这片不足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汇聚了迈瑞医疗、开立医疗、康泰生物、海普瑞等一众生物医药产业龙头公司,亦引入了凯为医疗、西门子等跨国企业。

早在2021年,南山区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就已达到42.2亿元,在深圳全市占比为28.9%,其中,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增加值在全市占比更是高达49.8%。

深圳市发布的《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显示,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

其中,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作为未来产业的代表,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上市药企总市值接近5000亿元

作为塑造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之一,生物医药产业一头连着国家大计,一头连着百姓民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更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础。

生物医药作为区域重点优势产业,早早就被列入南山“14+7”新兴产业布局的重点发展产业。

近年来,南山区相继发布《南山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领航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及《南山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领航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快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得益于良好的产业基础、政府服务及营商环境,南山区成为深圳医疗器械“总部引领区”和生物医药“产业引领区”,相关产业规模稳居深圳市各区前列。

从产业分布来看,深圳生物医药企业类型多样,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领先,形成以医药、医疗器械与精准医疗为主要组成的上中下游完整产业链条,规模以上企业近千家、居全国前列。

上市公司,是反映一个区域经济活力、产业成熟度与潜力的重要标志。

当前,南山区已经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均有亮眼表现。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南山区在境内外主要交易所(A股、港股、美股)上市的企业数量有13家(海普瑞在A/H两地上市),总市值接近5000亿元,2022年,这13家企业的总营收已突破千亿大关。

其中,“市值之最”迈瑞医疗,最高时市值一度逼近5000亿元。

2022年,迈瑞医疗营收在全球医疗器械企业中排名第27位,公司表示,力争在2025年跻身全球前二十医疗器械榜单。

“营收之最”海王生物,2022 年营业总收入达到378.3亿元。

医药产业是高技术投入、高资本投入的产业。相关企业通过上市这一动作,打通“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逐步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

没有“弯道超车”的新生产力

不冒进,不虚浮,是南山区生物医药行稳致远的关键。

从内生表现来看,南山区生物医药产业内领军企业高度重视研发,不断精进技术创新水平,夯实核心竞争力。

2022年,南山区8家A股上市企业用于研发的费用超过64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这一数据也逼近50亿元。

从研发强度来看,微芯生物、开立医疗、康泰生物等四家企业的研发费用在营收比例超过10%。其中微芯生物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合计2.1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六成。

“从创新的科学发现,到成熟的商业化产品,过程中有效识别并规避其中的科学风险。这个过程需要非常坚实的科学价值观,而且不能仅仅是依托于科学家。”微芯生物董事长、总经理鲁先平说。

除此之外,从国际生物制药巨头的发展经历来看,要想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医药产业龙头,快速获取先进的研发技术、创新专利、产品管线,并购整合是关键一步。

在医药领域,健康元通过多次重大并购和转型之后,将发展战略定义为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完成了从保健品向创新药与高壁垒复杂制剂的华丽转身。2023 年,健康元实现营业收入166.46亿元。

器械领域,今年年初,南山区两家上市公司——迈瑞医疗、惠泰医疗的“联姻”,打响了国内医疗器械产业整合的第一枪。行业内强强联手,有望催生出新的行业龙头,帮助国产医疗器械出口打开新局面。

“我非常不赞同制造业‘弯道超车’的观点,我主张直道超车。只有扎扎实实掌握核心技术,企业才有竞争力。”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说。

 推动原始创新,捕捉未来产业机遇

厚积薄发,自然能水到渠成。

除了巩固传统优势产业之外,南山区也积极推进从“0”到“1”的原始创新。

一方面,围绕前沿基础研究,加深数字技术带动“BT(生物技术)+IT(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疾病诊断、药物研发、海量数据处理等领域应用;

另一方面,南山区积极布局重大创新药物研发,对自主研发的生物医药创新产品按照企业注册在南山区以后完成的不同研发阶段分步给予资助,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资助2000万元。

在 2023 年高交会上,南山区企业深圳福沃药业有限公司展示了两款针对癌症患者的药物——FWD1509和FWD1802。

前者是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新一代口服EGFR/HER2靶向治疗药物,后者则是针对占比高达三分之二的性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人群的新一代内分泌治疗药物。

核心医疗首次展示了目前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Corheart® 6,其血泵直径仅34毫米、厚度26毫米,重量约90克,比市场上同类产品直径缩小40%,重量减轻50%。

据了解,Corheart® 6是国内第一款成功应用于儿童的人工心脏,实现了我国儿童左心室辅助系统临床应用从无到有的跨越。

近日,《南山区促进生命科技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扶持措施》出台,指出要“支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围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合成生物学、细胞与基因等生命科技相关产业发展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共性服务需求,提供临床转化、生物医药安全评价、CRO(合同研究组织)、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等公共服务的创新平台。”

“融合”奋进,产学研医一体化助力静水深流

起步早、起点高,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技术优势,是南山区医药产业在全国的定位。

但相比于海外市场而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仍有较大追赶空间。

流水不争先,争得是滔滔不绝。

近年来,得益于区域内的众多高校、科研机构、生物医药领军企业多方联动,加上领跑全市的优质营商环境加持,一套“产学研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正在南山区形成。

南山区率全国之先,探索建立了以卫健为牵头部门,工信、科创、企服、金融等多部分协作的行业管理新体制,并持续优化完善服务机制,深度串联医疗服务、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医药产业资源,构建“研发+临床+制造+应用”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支撑体系。

据了解,南山区卫健局持续推动建设区域药物临床试验基地(GCP)联盟,区属医疗机构积极申报药械GCP资质备案,目前全区区属医院已完成60个医疗器械专业GCP备案,完成20个药物专业GCP备案,累计PI备案109人,2023年全年承接临床试验总计25项。

目前,区属医疗机构已与企业建设医工融合、医药融合等联合实验室7个,助力企业临床转化;同时,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和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已与华为云、细胞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湾岛生物等多家企业开展干细胞、免疫细胞研究合作。

2020年4月,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于2020年4月由工信部批复成立,并在南山区落地。其是深圳市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国家在医疗器械领域设立的唯一创新中心,布局高端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先进治疗、医用材料、植介入器械、康复与健康信息等领域。

此外,南山区还编制印发了《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推动科研仪器设施共享工作方案》,提出8项重点任务,覆盖供给端、第三方服务商和需求端共享全链条,打造“高校科研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园区+金融机构+政府”共享模式,对共享示范机构奖补100万元,需求方可享受更大力度优惠,全方位保障和促进科研仪器开放共享。

自此,医、教、研、产一体化发展实现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闭环。

“我们将持续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嵇世山如是说道。

在业内人士看来,可以预见的是,南山区必然能抓住历史机遇,成为生物医药融合创新样本,为全国区域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新标杆。

(作者:杨坪 编辑:孙超逸)

杨坪

财经版记者

关注A股市场,持续追踪上市公司、深交所监管动态。邮箱:yangp@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