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规模超算竞赛在沪落幕,AI人才培养与新兴产业适配“鸿沟”待补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梓桐 上海报道
在超级计算领域久负盛名、参赛规模也为全球之最的2024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24)总决赛日前在上海落幕。
经过激烈的角逐,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分获冠亚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届ASC超算大赛的赛题主要围绕大模型推理优化、渗流数值模拟、火星大气模拟、地震波模拟等高难度赛题。
这些赛题涉及人工智能、宇宙探索、油气开采等尖端科学领域,不仅能考验同学们在计算领域的知识积淀,更体现了科学研究与计算技术加速融合的时代,跨学科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领域的跨学科、交叉型人才的培养也成为赛场内外专家热议的话题。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以技术为引领的科技革命浪潮席卷而来,人工智能、HPC、物联网、量子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突破应用,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前沿科学也在飞速发展,这些人类发展的前沿需求即是引发深层次科技革命的领域。
而这些,均不是通过单一学科的理念、知识、方法、工具可以实现的,亟需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
因此,跨学科人才在科研活动中起核心作用,外加诸多应用科学研究自身就带有工程技术的特点,如生命科学逐渐向定量、精确、可视化、交叉汇聚方向发展。因此,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科技新青年”也逐步成为科技革命的关键支撑力量。
“我们意识到,更高性能与更低能耗,是算力这枚硬币的一体两面,也是全球算力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它们互为因果,这两方面都要突破,才能走出一条高性能、低能耗的计算之路。”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德沛在闭幕式上表示,人才是国家实现算力“硬币”双面突破的关键,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青年科技人才,也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强国梦想的重要支撑。
赛题面向最终应用需求
ASC24超算大赛历时近六个月,全球共有300余支高校代表队报名参加,经过预赛选拔出的25支队伍晋级本周在上海大学举行的总决赛,现场决赛队伍数量也创下历年之最。
在赛题方面,决赛要求各参赛队伍在3000瓦功耗约束下设计安装小型超算集群,运行优化国际通行基准测试HPL&HPCG、大模型推理优化、渗流数值模拟、火星大气模拟、新型材料电子结构计算等前沿科学与工程应用,并参加英文答辩。总决赛期间,25支队伍还通过抽签分为五组完成超级团队赛,通过跨团队合作,共同挑战地震波模拟赛题。
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院长谢少荣对21实际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实战经验,提升了学生相应的创新能力,而这部分能力是学生难以从书本中获得的。
“事实上,超算大赛虽然立足于超算本身,但我们研究超算也是为了赋能千行百业,运用到实际需求中去,更进一步显现超算的价值和推进生产发展的作用。因此,每年都有跟行业需求结合的赛题。”谢少荣说道。
ASC组委会委员刘羽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会遇见很多问题,比如一些突发的情况,以及特定场景下的限制,而这部分在书本中是不可能体现出来的,书本上所教的内容并不是不好,只是我们掌握这些知识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到实际应用中,而有一些内容只有真正放到实际场景中才能显现,这部分内容是无法从书本中获得的。”刘羽强调。
以其中一道渗流数值模拟赛题为例,该题目要求各参赛队伍模拟石油开采场景中油、气、水等多相流体的渗流情况,并优化大规模并行计算过程,提升离散算法的计算性能和并行效率。与初赛中理想状态下的算例不同,决赛模拟算例中流体运行情况更为复杂,算例包含的网格分辨率也更高,赛题总计算量呈指数级别增加。福州大学队表示:“渗流数值模拟软件OpenCAEPoro的代码结构比较复杂,我们在赛前改进了内存分配和计算结构,将计算性能提升了两倍左右,今天在多机环境下进行了实践,积累了很多经验。”
AI领域产学研闭环仍待打通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持续推动下,中国高校围绕人工智能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积累了很多科研成果,但总体而言,这些科研成果对于破解“卡脖子”问题仍有一段距离。这主要是因为高校的科研创新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还没有很好地衔接。
在业内人士看来,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高校和企业建立战略性、紧密型的合作关系,高校要有更加主动对接企业实际需求的意识,企业也要对高校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给予更多信任。同时,还需要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对校企联合开展深度合作破解“卡脖子”问题进行引导与支持。鼓励高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高水平、深层次合作攻关,促使高校和行业龙头企业通过重大项目攻关、高水平基地建设等方式,形成产学研融通发展的格局,设立高校和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基金等。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及其结构的合理性、前瞻性直接关系到新兴及未来产业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突破等方面的发展。我国高校迫切需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命科学、卫星互联网、深海空天开发等未来产业。”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成都市委会主委、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梁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间缺少实质性理论、技术、实践交流与交叉,学科专业间壁垒亟待打破。高校教师多囿于现有教育和学科专业体系,知识与技术体系更新不足,缺乏开展学科交叉与革新的动力,跟不上新兴及未来产业发展步伐。
在他看来,学科与新兴产业适配性不高,面对新兴及未来产业在人才、科技、研发等方面的旺盛需求,“新学科新专业”多因起步较晚,在学科体系重构、管理体系重构、能力建设投入等方面普遍存在短板。
此外,高校与产业系统性联动不足。新兴及未来产业一线企业与高校间在产学研协作、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多方面具备很大的合作联动空间,而目前校企类协作联动缺乏系统性的顶层设计与制度保障,主要以小规模散点合作居多,亟待全面“破圈”。
(作者:张梓桐 编辑:朱益民)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