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过境后,无人机小队找回粤北一座“失联”的小镇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实习生胡嘉美 广州报道
广州市无人机应急救援中心24小时值守室里,前往韶关的调令电话拨过来,大约是在4月20日下午五点钟。此时窗外的暴雨仍然如注。
不到一个小时后,一支约十人小分队驱车赴韶关市武江区,车上搭载的18台无人机将投入于照明、侦察和物资抛投工作。这支小队的任务是,在滂沱的大雨、倒伏的树木、厚重杂陈的淤泥与落石中,“找回”粤北一座失联的小镇。
(无人机救援小队执行任务,受访者供图)
这天上午,据广州200多公里处,江湾镇发生多处山体滑坡,随后不久,外界失去了同这座粤北小镇的联系;唯一通向小镇的318县道公路也被十余处坍方阻断。在此之前,坐落群山环抱中的江湾镇已遭强降水连日侵袭,18日20时到21日8时,两天三夜里,379.8毫米的降水砸向了这座小镇。
当夜九点,这列无人机小队抵达龙归镇多田村村委会附近,大雨仍未停下;村庄断电断网,一片漆黑。通往江湾镇的318县道正是从这里开始阻断的,深深浅浅的淤泥掩盖住路面,陷入孤岛的“江湾镇”,就在距此约13公里处。
抵达不久后,队员即升起了无人机,他们要对路况侦察、拍摄,进行应急测绘、全景图拍摄制作及三维建模,并将资料传输回消防总队。
抵达韶关的第一夜,小队熬到了凌晨四点多,才抽出时间在车上小憩片刻;前两天里,他们的睡眠时间不过五个多小时。抢险工程车一路前突,救援队伍集结在后方道路一侧随时准备进入,泥泞复杂的路况下,必须由无人机担当起大部队的“前哨”和“眼睛”。
小队驱车一路向前勘测,每隔几小时便上报一次路况图像。阻塞的路面在缓慢疏通,有队员回忆,许多在外打工的江湾镇年轻人急匆匆地赶回来,车子被阻停在距小镇十余公里处,等不及道路疏通,他们便徒步翻山越岭往家中赶。
无人机救援指挥车一路艰难挺进,其间,车子多次陷入泥潭中,队员只能不断下车来,用铁锹铲除困住轮胎的淤泥。车上载有的发电机,在断网断电断路的山区维持着无人机设备的正常运行;另有一辆白色皮卡运载着物流机跟在指挥车后。
(队员用铁锹协助陷进泥里的无人机救援指挥车脱困,受访者供图)
本轮暴雨中,前往韶关的这支小队,事实上仅是无人机参与应急救援的一小角。仅广州市无人机应急救援中心前后便派出救援队员13人,无人机设备29台,他们先后辗转韶关、清远、北江大堤……广州成至智能机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科文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无人机每日飞行次数多达200余次。
依托成至智能组建的广州市无人机救援中心于去年7月揭牌,自诞生之日便配备有各型号无人机及配套救援设备近200套,队员规模超百人,其中不少飞手是成至智能测试工程师。救援中心全年7x24小时值班备勤,接受市、区两级应急管理部门调度。
尽管成立不足一年,中心却已“身经百战”,此前还参加过222南沙沥心沙大桥事故等多场应急救援。中心提供日常测试飞行场所,每日给出飞行场景测试需求,每月还设有飞行考核。
近年来,以无人机为代表的硬科技越来越成为人类应对天灾的“标配”。2023年底,广东省发改委答复《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关于申报广东省航空应急项目立项的函》显示,包括1套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救援平台、15套中型复合翼无人机救援平台等内容的航空应急项目已获批同意,估算总投资达2.25亿元。与此同时,包括成至智能在内的大批无人机企业也为相关软硬件及运营提供了支持。
4月22日凌晨,318县道抢通,江湾镇“复联”。这天早上6:50,奔赴江湾镇的这支无人机小队“兵分三路”,余部分人手继续留守韶关,为夜间抢险提供照明;另外两路则先后转战清远英德,广州中心总部还在继续调遣人手增援粤北。
截至发稿,前往韶关及北江大堤的救援队员已先后完成任务,返穗归队;而在清远连南,无人机的嗡鸣声仍在继续。
(作者:丁莉 编辑:吴蓉)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