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贺泓源 北京报道 电影“五一档”票房增速跑不赢场次增速。
5月6日,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显示,我国2024年“五一档”电影票房15.27亿元,同比增长0.4%。这一数据仅次于2021年的同档期票房16.73亿元,与2019年票房基本持平。
此外,今年“五一档”放映总场次创下历史记录。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21:51,该档期放映总场次达到240.4万,去年同期数据仅为230.6万。但此种增长对于推动观众进入影院效果有限,今年“五一档”观影人次为3777万,仅比去年同期的3769万增加8万。
“五一档”各大影片票房相对接近。猫眼/制图
“过度拥挤”
客观上,今年“五一档”重要特点就是中等投资影片密度过高。
具体来看,黄景瑜、王一博、钟楚曦等主演的主旋律电影《维和防暴队》以4.06亿元票房位居第一;贾冰、谭卓、小沈阳等主演的喜剧片《末路狂花钱》以3.92亿元票房排名第二;古天乐、洪金宝、任贤齐、林峯等出演的动作片《九龙城寨之围城》以2.55亿元票房排名第三。
两部日本动漫包揽四、五名。其中,《间谍过家家 代号:白》票房1.96亿元,该动漫改编自远藤达哉于2019年3月25日起连载的漫画作品《间谍×过家家》这是漫画的首部剧场版电影。宫崎骏经典作品《哈尔的移动城堡》票房1.03亿元,该片初映于2004年。
作为对比,2019年“五一档”《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票房达到12.22亿元。
另一方面,今年“五一档”市场战况堪称起伏。一开始,《维和防暴队》起势最好,首日票房接近1.36亿元夺冠,但受口碑等综合因素影响,次日票房环比下降30%,后劲减弱。
喜剧片《末路狂花钱》则抓住下沉市场,从东北开始强势逆袭。5月1日,该片在东北三省、河北等省份占据票房优势,到了5月5日,此种态势扩大到西北地区,甚至在江西也开始拔得头筹。《末路狂花钱》第一出品方为北京超乐无限,这家公司大股东是知名情景剧导演英达。
但总体来看,《维和防暴队》与《末路狂花钱》票房差距并不大,仅一千万元出头。
而在5月5日假期最后一天,悬疑喜剧片《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宣布撤档。该片由杨幂、于谦主演,上映期间总票房仅5365.7万元。作为对比,杨幂在2011年上映的影片《孤岛惊魂》就获得票房8902.7万元。
不能回避的是,撤档似乎在电影市场越来越普遍。在2024年春节档,包括《八戒之天蓬下界》《红毯先生》《黄貔:天降财神猫》《我们一起摇太阳》在内的多片宣布撤档。
而撤档也意味着,此前的宣发费用打了水漂,以及更多的宣发投入。如此抉择有几率加大亏损程度。
譬如,刘德华主演的《红毯先生》最终票房9407.3万元,离盈亏线非常远。据该片出品方欢喜传媒于2022年初发布的公告显示,该片仅摄制经费总额就接近2.61亿元,其中主角片酬达到6070万元,导演费2460万元。
背后是,各个档期正在变得“过度”拥挤。
“五一档作为并不算太大的档期,上映影片数量多达十余部,呈现过度拥挤的状态,导致很多影片排片比例较低,同时营销成本又大幅上升;二是上映时间距《小倩》制作完成的时间比较短,相关营销宣传还未完全展开,市场热度有待提升。”4月末,光线传媒如此解释其出品的动画片《小倩》提前撤档原因。
“片荒依旧”
然而,拥挤“五一档”并未带来票房实质提升,核心原因在于大片缺乏。
在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相关论坛上,博纳影业董事长、创始人兼总经理于冬就强调,2023年影片投产的数量跟大片的规模都欠缺,将直接影响2024年的电影市场的产出。
这与电影公司,特别是头部电影公司的艰难盈利状况相关。2023年,博纳影业净亏损5.53亿元,华谊兄弟净亏损5.39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总体来看,电影内容供给正在回升。电影备案方面,2023年,全国共备案立项影片3007部,同比增长 60.29%,备案数量实现自2019年以来的首次大幅增长。
但基于回报风险,大片依旧开工不足。
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坏猴子影业CEO王易冰坦承,这两年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缺钱。坏猴子影业出品项目包括《我不是药神》《孤注一掷》等头部作品。
导演张末亦有同感。“从去年开始我也有这种感受,就是拍大片的机会少。”她称。张末执导作品《拯救嫌疑人》于2023年年末上映,她的父亲是知名导演张艺谋。
可商业大片依旧是市场恢复主要动力。2023年,经历四年筹备拍摄的《流浪地球2》以40.29亿元票房排名第二;《封神第一部》以26.36亿元票房排名第五。前述两片均经历多年筹拍。
某种程度上,《封神第一部》案例就能很好说明市场的焦虑。该片出品方北京文化公告显示,《封神第一部》归属北京文化营业收入约为5.4至6亿元,营业成本约为6.1至6.7亿元。
《封神》是华语电影史上首部采取三部连拍模式创作的电影作品。对该系列来说,庞大世界尚未来得及展现,出品公司就已陷入资金泥沼。2023年,北京文化净亏损2.8亿元。
当然,也并非没有企业突围。
于冬称,正在拍摄的《蛟龙行动》,是一部很大的电影制作。“在今年肯定是中国电影投资最大电影,也不逊于好莱坞。”他说。
代价则是,紧张现金流。“因为周期过长,拍摄周期、制作周期、需要准备的周期过长,就把一个公司的现金流焊在这了。中小影片可能要停下来,要等这个片子上完。所以这两年博纳影业的片少就是这个原因。”于冬解释。博纳影业年报并未披露《蛟龙行动》项目相关投资细节。
据《蛟龙行动》片方透露,该片为《红海行动》第二部,由林超贤执导并且担任编剧,黄轩、于适、杜江、蒋璐霞等人出演。《红海行动》是由林超贤执导,张译、黄景瑜、海清、杜江、蒋璐霞等主演的动作片。 该片于2022年上映,最终票房36.51亿元。
事实上,“豪赌”一向是于冬选择。
2021年 ,《长津湖》在国庆档期上映,以57.75亿元的票房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及2021年全球票房亚军。受此推动,当年,博纳营收达到31.24亿元,同比增长94%;净利润3.56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长津湖》收入达到10.14亿元,占比69.77%。同时,该影片毛利润达到9.18亿元。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投拍《长津湖》时,博纳现金流也很紧张。
总体来看,还有人愿意尝试大片,或许会给电影市场带来一些新气象。
(作者:贺泓源 编辑:张星)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