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4年年会:美丽先行区建设成焦点,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是关键

21低碳郭晓洁 2024-05-27 10:41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郭晓洁 武汉报道

5月25日,以“打造绿色流域,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4年年会在武汉召开。今年是《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第十个年头。这场院士、专家云集的年会,以水为题,扩展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碳关税和绿色金融等关键领域,深入探讨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多维路径。

论坛发布的《美丽中国在行动2024》报告展示了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的加快建立和“1+N”行动体系的形成,而先行区建设被年会上不少专家视作当前美丽中国建设的着力点。

无论是全国统筹发展还是地方推动先行区建设,解决美丽中国建设所需的巨量资金成为绕不开的话题。现场多位专家认为,如何将生态治理项目,特别是跨行政区域、长周期的流域治理项目的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并有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以市场化手段填补资金缺口,是确保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是着力点

当前,美丽中国建设已超越了单一的环境治理,成为一项涉及全社会各领域的系统性工程。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年会致辞时表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然而,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在这个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期,不少与会专家认为,推动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梯次推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是现阶段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事实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等重要文件和会议均提出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表明了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

据悉,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已在积极行动,其中不少地方自发提出了建设先行区的目标。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美丽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万军在发布《美丽中国在行动2024》报告时介绍,目前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正在加快建立,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等系列行动方案都在制定中,各部门和各地区也在制定实施行动方案,形成美丽中国“1+N”的行动体系。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份出台了美丽省域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同时有超过19个省份正在开展美丽建设相关文件编制研究工作。

然而,在各地积极推进先行区建设的同时,一系列挑战也在实践中逐渐显现。

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名誉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提出,当前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还存在建设路径不够清晰、建设重点不明确、各类示范创建存在交叉、区域性差异化引导有待加强、政策激励不足等问题。

对此,王金南建议,要细化美丽中国建设实施路线图,出台“美丽系列”领域行动方案,以在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等领域提供明确的指导。此外,还要强化目标协同,分阶段有计划地推进先行区建设,并完善管理机制,推广美丽系列建设示范典型,加快出台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目标指标体系。相关部门还要加强政策支持,建立先行示范的经济激励机制。

流域治理要兼顾“地表”和“地下”

今年是我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的第十年。近十年来,在这份治理水环境的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中国水污染治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此次论坛以“打造绿色流域,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探讨了在建设美丽中国关键时期,如何实现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浩认为,当前实行流域综合治理面临新老水问题交织的情况。老问题主要是和自然水循环相关联的洪涝旱灾害,而新问题则包括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水生态系统退化等。

王浩建议,流域综合治理要充分发挥流域的自然调节能力,健全全流域综合服务功能。而“转变”也是治理的关键,包括从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减排,从达标整治转变为提标改造,从平面排水系统转变为立体海绵排水系统,从单纯依赖灰色基础设施到灰色、绿色、蓝色基础设施协同共生,从单一采用工程措施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微生物措施并举,从强调短期见效转变到更强调长远的标本兼治等。

长江和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两大流域治理也是我国流域治理的重要阵地。此次论坛中,不少专家对两大流域的治理实践进行了探讨。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欧阳志云介绍了保护长江流域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国家生态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欧阳志云表示,长江流域有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而点越密的地方保护植物越多,也越需要保护。在水涵养、土壤保持、碳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显示,过去20年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水平总体得到明显提升。

美国环保协会(EDF)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秦虎则以黄河流域为例,从气候韧性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处理“水—能源—粮食—生态系统”的协同关系。    

秦虎表示,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带,不仅是全国关键的农业生产基地,还是不可或缺的能源基地。然而黄河流域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生态农业与能源之间的竞争问题,特别是能源的生产与消费,尤其是煤炭及相关产业对水资源的消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加强黄河流域生态区的生态建设有助于维护生态安全,有效发挥气候减缓的作用,通过调整局部的气候变化可以对区域和流域的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起到辅助的作用。

为此,秦虎建议,未来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应构建具有气候韧性的国土空间开发与功能调整机制,建立具有气候韧性的“水能粮”生态相关联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用途调整机制;开展气候智慧型农业试点,建立健全短中长期的监测和响应机制,应对极端气候条件下不同作物生产管理的预案等。还应加速黄河流域产业低碳转型,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并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关注对农业和生态的影响,减少对粮食生产和生态的负面影响是黄河流域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之一。

事实上,流域治理不仅仅只限于地面“看得见”的江河湖海流域治理,地下水污染由于其不易见性,往往容易被忽视。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介绍,目前我国地下水水质状况令人担忧,存在的问题包括污染底数不清晰、现有的建设体系不完善,无法有效支撑环境管理等,此外地下水污染来源非常复杂,溯源的技术体系和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对此,王焰新建议,下阶段应加强地下水监测工作,全面提升监测能力,大幅度推进新测试分级技术的开发利用,建立地下水污染风险分级分类分区体系,研发绿色低碳的地下水污染防控和修复技术等。

王焰新表示,我们放眼看到的湿地、湖泊经常是地表的水循环,但地下水也是水循环的一部分,因此,探索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保护阈值评估方法体系是非常紧迫的一项工作。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是关键

与推进“双碳”目标实现一样,美丽中国建设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以此次年会主题流域治理为例,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仅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重大工程的资金缺口就达到1000亿元。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认为,流域治理所需的巨量资金不可能仅靠公共资金解决,因此吸引社会资金进入非常重要。

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提出了鼓励推进市场机制补偿,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建立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保护补偿基金。

张洁清认为,这是将生态保护补偿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能够给社会非常稳定的预期,有利于社会资本的投入。此外,各地也在积极出台各种政策,包括引导地方开展生态导向型的项目,让流域治理具备造血功能,从而吸引社会资金的流入。

但社会资金进入流域治理仍面临收益率不足的挑战。张洁清认为,解决收益率不足的根本是如何将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内部化,尤其是流域治理跨越行政边界,可能带来行政、沟通等方面的额外的成本。此外,目前在变生态资源为生态资产方面还缺乏手段,市场尚未真正发挥作用。

对此,张洁清建议,下一步应从政策上进一步扶植市场,给社会稳定的政策导向,同时应能够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把生态资源变现为生态资产,推动交易市场的建设。

事实上,我国在推动长期资本投入环境治理领域已有不少实践。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宋鑫介绍,截至目前,中国节能已累计在长江流域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岸线综合治理、河湖流域治理等各类节能环保项目500余项,投资超过650亿元。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寿伟光介绍,该基金是国内首只聚焦绿色发展领域的国家级股权投资基金,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设立,至今已完成投资签约总计约240亿元。

寿伟光表示,作为绿色发展领域的国家队,绿色基金坚持统筹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目标。当前形势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既要“深入”,也要“可持续”,并致力于实现“产业”与“生态”的有效结合,依托优良生态基底,关注产业带动和资源导入。

在实践中,绿色基金重点关注并支持了一批生态保护与清洁能源、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相结合的项目,与地方政府和产业资本合作,结合生态保护工作,共同谋划导入新质生产力,推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绿色基金的互利共赢,这种模式未来将继续作为基金重点关注的方向。

在推动更多市场化资金进入绿色领域过程中,透明的监管和信息的公开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近年来,在推动透明监管方面,生态环境部出台了大量关于监管信息公开的要求,环境监管和信息公开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在此大背景下,很多企业打开大门,主动承担主体责任。在全球绿色供应链建设和绿色投融资中,这些公开的信息和数据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被大量应用在绿色金融、绿色信贷、证券等投融资活动过程中。

(作者:郭晓洁 编辑:王峰)

郭晓洁

记者

常驻广州,聚焦湾区金融,长期关注绿色金融及可持续发展